拆解与整合都是什么

拆解—-拆分了解,将大段带有修饰类内容拆分结构,分离肉体保留骨架
整合—-整理合并,将拆开的骨架重新梳理,合并成自己能看懂的结构
整个过程其实是对大家的结构感与逻辑感两种感觉的训练,毕竟职场中,大家更希望做个有逻辑的小星星,而不是啰里啰嗦八百字流水账找不到重点的小迷糊

为什么要进行拆解内容,进而整合结构?

大家一定见过收藏过浏览过这样状态下的消息
image.pngimage.pngimage.png
那这里想问一下大家。。还记得这些合集背后的加餐主题是什么吗?
再问个问题,大家现在还有印象这些合集里具体部分的内容吗?
再来最后一个问题,加餐中的方法你用起来了吗?

灵魂三问,不要被神兽太扎心嗷~
其实以上这个消息变合集的操作是必要的并且是一定要有的,但它更重要的是要为后续的动作做铺垫,没有后续的动作,单纯这样罗列消息记录,嗯,可能最后也就是消息记录了~
正如你看到一篇文章觉得不错随手点了收藏再也没打开一样:去吧皮卡丘,去我的收藏夹里吃灰吧~

这里其实也是针对大家选择线上学习的一种思维打底:
线上学习,遇见此类加餐,符合自己的状态或自己在查阅时觉得有收获,请一定再单独整合一下,不要让它看过了就是过了~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做拆解与整合
——
为了让你有系统的消息框架
为了让你真正对这部分内容有认知
为了让你的大脑有一个初始印象
为了让你自己成长的更好
为了让你多一层见闻
为了你自己能够真正的输入且输出
为了你不白花钱不白来
——为了让你明白一些道理,尽可能将此生过的好一些

怎样实操这一思维与社群加持?

直接使用10月8日晚年级群长信主任的加餐给大家做拆解
还有记得这晚长信大大分享了啥内容的崽崽吗?
image.png

使用工具:电脑或ipad,一个你习惯的笔记软件或导图软件(手机端,分屏的话太小,来回切换会疯)

首先是前期准备阶段

第一步:建立一个一人群
微信右上角—+号—添加朋友—面对面建群—随便输入数字-建立一人群—改名并置顶
(我很推荐大家使用一人群,①专属群专属名称,对应你容易分辨里面内容②就你一个人,不会打扰别人③比小号比文件传输助手方便很多啊还没有上限!)
image.png
第二步:整合消息
通篇浏览信息,整合成消息记录—-选中第一条—多选—向下滚动选择完整的57条分享消息—转发—到一人群
image.png
第三步:将你的电脑分成“两半”,一半放消息记录,一半放软件
image.png

然后是重心实操阶段

第一步:通篇浏览信息,梳理大概框架
一般来讲,群内分享出来的稿件都会经过前期准备,那经过准备的稿件,势必会存在它的逻辑(要是遇见没逻辑的稿件…..亲爱的辛苦你了咱们给加个逻辑吧)
拆一下长信大大分享内容的框架
NO.1 找主题
没有主题的分享….安装一个主题!
image.png
确定主题,再次明确内容—离钱很近的分享—-用啥能离钱很近?后面肯定会有内容进行解释,这里存住,一定会有引申标题—-我们就记成 【离钱很近—】
NO.2 盘内容框架
这里强调一下,框架,也就是脉络。一般来讲,加餐的脉络在无形之中都会遵循这种方式
用拆解思维助你整合知识结构,告别信息焦虑(装修类社群) - 图9
那如果是你的笔记之类的,会在冥冥之中遵循这种感觉
用拆解思维助你整合知识结构,告别信息焦虑(装修类社群) - 图10
实在不知道框架是什么,没事,咱们自己整理~~
主题我们知道了—【离钱很近—】-咋能离钱很近—肯定是有操作了-操作方向的分享,然后填充内容
1、主题+前景(背景)
看内容,从第二条到第九条,都是属于“引文”内容,也就是一个前提
image.png
引文部分能摘取出什么?
情况—给社群运营贴标签—岗位独特—有哪些标签—分享自己经历—长信主任对社群运营这个岗位标签的转变
这里出现了啥!
image.png
image.png
是不是弥补了主题!
那对应,这里就能摘出来两部分内容
一个是对主题的补全【离钱很近—社群运营岗的赚钱之旅】
一个是前景的概要
image.png

2、内容
结束引文,自然而然你会想到什么?—-引出主题,为什么会这个标签?—-延伸顺应到正式分享
image.png
所以这里,顺势就进入到了上面框架里的第三部分也就是内容
用拆解思维助你整合知识结构,告别信息焦虑(装修类社群) - 图16
框架是啥?框架在这里~~
那对应,从长信大大给出的信号就能看出来,加餐的内容,是三个阶段
image.png
那对应,这个阶段,适合什么样的人?
image.png
三种人~
是不是这里也对应上了?
那这个时候,我们就能补充出来【适合人群】这类对不对
image.png
之后,再回到信号上,你是不是能直接摘出三个阶段?
image.png
那我们再调整一下上面的框架
image.png
这里是不是就能承接的更顺了
image.png
然后我们把阶段添加进去做标题

image.png
之后,就要正经的往里面填内容了!
这里记得,填内容的注意点是:
1、删掉各类语气词、过度修饰词、链接句,只抓状态与方式
2、人称删掉
3、找动词,然后加针对这个动词的修饰词,明白这个动作是什么,就可!
神兽直接给大家看这部分的类型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这样,第一阶段的重点内容,现在有没有一个大致的框架?

阶段:初始阶段
状态:社群运营三无产品-没流量 没产品 没群
方式:社群兼职
重点:做社群兼职的计费方式(以及对应内容)

这部分是不是就梳理出来了?然后对应填到你的笔记中
image.png
这样,第一阶段的内容是不是就梳理出来了?很干货对吧~~

然后我们继续,按照这种拆段方式来拆后面的两个阶段
第二阶段,混群阶段

神兽直接给大家对应图~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然后,注意这里!
image.png
长信主任自带了总结!
那这部分就更好处理了是不~

阶段:混群阶段
状态:有了一定的社群运营能力,自己能够在社群领域发光
意识:koc意识
方式:找到产品-找到目标客户-建立话语权-顺势种草
案例:小区装修群

是吧~那对应再承接到你的笔记里~
image.png
然后就进入最后一个阶段了~
还是,用上面的方式,找关键部分
image.png

image.png
第三个阶段,其实更简单
阶段:流量阶段
状态:自己有流量
方式:展示流量价值—说服品牌方—降低获客成本—形成合作闭环
意识:自己有流量的时候,就是有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东西,自己的群就是钱包
image.png
这个时候,你再整体的去看你拆解出来的笔记
1.png
是不是一个很清晰的脉络就被你摘出来了!

最后是调整输出

因为我用的是Xmind,这个时候就会调整成便于查看的竖版图状态
2.png
当然如果你输出的话,除了单纯用这种框架,还可以直接使用文字稿

image.png

你看,57条消息,最后可以很快整理出这样的一个脉络,是不是比上下滑动记录要来的直观~

那整个过程,就是抓脉络找框架,然后反馈成你能够看明白的笔记
这个能力,需要大家先抓住这样做的动力—-将分享真正内化成自己能用的部分,再去坚持这个快速整合的操作,进而形成习惯,最后都能成为社群里最快反馈的那个小星星

用拆解思维助你整合知识结构,告别信息焦虑(装修类社群) - 图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