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

子网划分

2.一个 C 类地址,采用了 255.255.255.240 作为子网掩码,那么这个 C 类地址可以划分为( )个子网。 A.16 B.32 C.64 D.128 【答案】A 【解析】先将子网掩码转换成二进制得到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C 类地址的主机号是 8 位的,子网掩码最后 8 位中高 4 位为 1,说明现在用高 4 位来表示子网,因此可以得到 16 个子网。

3.下列地址中,不属于多播地址的是( )。 A.225.189.123.43 B.239.14.68.89 C.240.32.22.12 D.224.0.0.255 【答案】C 【解析】用二进制表示时,多播地址必定以 1110 开头,剩下 28 位用来表示多播地址。用点分十进制法表示是 224.0.0.0 到 239.255.255.255,240.32.22.12 不在这个范围之内。 多播地址让源设备能够将分组发送给一组设备。属于多播组的设备将被分配一个多播组IP地址,多播地址范围为224.0.0.0~239.255.255.255。由于多播地址表示一组设备(有时被称为主机组),因此只能用作分组的目标地址。源地址总是为单播地址。 广播地址:“.255”(子网的最后一个地址),则也“不是指向”255主机,而是表示了“该子网下的所有主机”。从而引出了广播地址。 组播地址(组播。。):组播IP地址使用的是D类网。使用组播IP地址作为目的地址,已加入“组”的所有主机都将接收发送到该组的任何数据报。

  • A类为:点分四组中的第一组地址范围为0~127的IP地址。已二进制来看就是“首位为0”
  • B类:128~191.二进制首位为10
  • C类:192~223.二进制首位为110
  • D类(组播地址(组播)):224~239.二进制首位为1110
  • E类:240~255.二进制首位为1111

受限广播地址的网络号与主机号都为 l,即 255.255.235.255,用来将一个分组以广播的方式发送给本物理网络中的所有主机。

B 项,在网络中划分子网就是将一个大的网络划分成为几个较小的规模相同的子网。
C 项,IP 协议标准允许子网掩码中的 0 和 1 不一定连续;但在实际应用中,子网掩码中不连续的 0 和 1 会给IP 地址分配与理解路由选择表带来困难,因此建议不使用。

路由器

1.路由器连接的异构网络指的是( )。 A.网络的拓扑结构不同 B.网络中计算机操作系统不同 C.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均不同 D.数据链路层协议相同,物理层协议不同 【答案】C 【解析】网络的异构性指的是传输介质、数据编码方式、链路控制协议以及不同的数据单元格式和转发机制, 这些特点分别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协议中定义。

11.在路由器进行互联的多个局域网的结构中,要求每个局域网( )。 A.物理层协议可以不同,而数据链路层及其以上的高层协议必须相同 B.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协议可以不同,而数据链路层以上的高层协议必须相同 C.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协议可以不同,而网络层以上的高层协议必须相同 D.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及高层协议都可以不同 【答案】C 【解析】路由器是第三层设备,向传输层及以上层次隐藏下层的具体实现,所以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协议可以不同。而网络层之上的协议数据是路由器所不能处理的,因此网络层以上的高层协议必须相同。本题容易误选 B。主要原因是在目前的互联网广泛使用的是 TCP/IP 协议族,在网络层用的多是 IPv4,所以误认为网络层协议必须相同。而实际上,使用特定的路由器连接 IPv4 与 IPv6 网络,就是典型的网络层协议不同而实现互联的例子。

8.路由器采用( )方式来发送 IP 分组。 A.存储转发机制 B.直通交换机制 C.分组交换机制 D.分组检测机制 【答案】A 【解析】路由器在向输出链路转发分组的第一个比特之前,必须先接收并存储整个分组,这种方式称为存储转发机制。

9.路由器中计算路由信息的是( )。 A.输入队列 B.输出队列 C.交换结构 D.路由选择处理机 【答案】D 【解析】路由选择处理机的任务是根据所选定的路由选择协议构造出路由表,同时经常或定期地和相邻路由器交换路由信息而不断地更新和维护路由表。

10.路由表的分组转发部分由( )部分组成。 A.交换结构 B.输入端口 C.输出端口 D.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分组转发部分包括 3 部分: (1)交换结构,根据转发表对分组进行处理,将某个输入端口进入的分组从一个合适的输出端口转发出去。 (2)输入端口,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的处理模块。 (3)输出端口,负责从交换结构接收分组,再将其发送到路由器外面的线路上。

23.假如用 5 个路由器将 6 个网络互连,使用链路状态路由算法,需要( )个路由表。
A.1 B.5 C.6 D.11
【答案】B
【解析】路由表是路由器进行转发的依据,每一个路由器上需要一个路由表,因此路由表的个数应与路由器的个数相同
28.一个路由器有两个端口,分别接到两个网络,两个网络各有一个主机,IP 地址分别为 110.25.53.1 和 110.24.52.6,子网掩码均为 255.255.255.0,可分配给路由器两个端口的两个 IP 地址分别是( )。 A.110.25.52.1 和 110.24.52.6 B.111.25.53.1 和 111.25.53.6 C.110.25.53.6 和 110.24.52.1 D.110.25.53.1 和 110.24.53.6 【答案】C 【解析】路由器每个端口的地址必须是分别属于不同的网段,同时每个端口地址必须和该端口连接的网段处于同一个网络中,只有C 选项的地址分配是合理的。

路由汇聚

32.设有下面 4 条路由:170.18.129.0/24、170.18.130.0/24、170.18.132.0/24 和 170.18.133.0/24,如果进行路由汇聚,能覆盖这 4 条路由的地址是( )。 A.170.18.128.0/21 B.170.18.128.0/22 C.170.18.130.0/22 D.170.18.132.0/23 【答案】A 【解析】为了进行路由聚合,必须找出每个网段中网络地址中最大相同前缀,本题中,4 条路由的网络地址的前两个字节都是一样的,第三个字节的二进制表示分别为: 10000001;10000010;10000100;10000101,前五位都相同,再加上前两个字节,最大相同前缀为 2*8+5=21,因此能够包含这 4 条路由的网络地址是172.18.10000000.0/21,即 172.18.128.0/21。

默认路由

44.一台主机的 IP 地址为 11.1.1.100,子网掩码为 255.0.0.0。现在用户需要配置该主机的默认路由。经过观察发现,与该主机直接相连的路由器具有如下 4 个 IP 地址和子网掩码: Ⅰ.IP 地址:11.1.1.1,子网掩码:255,0.0.0; Ⅱ.IP 地址:11.1.2.1,子网掩码:255.0.0.0; Ⅲ.IP 地址:12.1.1.1,子网掩码:255.0.0.0; Ⅳ.IP 地址:13.1.2.1,子网掩码:255.0.0.0。 请问 IP 地址和子网掩码可能是该主机的默认路由的是( )。 A.Ⅰ 和 Ⅱ B.Ⅰ 和 Ⅲ C.Ⅰ、Ⅲ和Ⅳ D.Ⅲ和Ⅳ 【答案】A 【解析】主机地址是一个标准的 A 类地址,其网络地址为 11.0.0.0。 而根据 IP 地址和子网掩码可以得到与主机相连的路由器所属的网络,选项 I 的网络地址为 11.0.0.0,选项Ⅱ的网络地址为 11.0.0.0,选项Ⅲ的网络地址为 12.0.0.0,选项Ⅳ的网络地址为 13.0.0.0,因此和主机在同一个网络是选项Ⅰ和Ⅱ,主机可能会将Ⅰ或 Ⅱ设置为默认路由。

分片

12.一个 UDP 用户的数据报的数据部分长为 8192 字节。那么通过以太网来传播该 UDF 数据报时,最后一个 IP 分片的数据长度是( )。 A.1500 B.1480 C.800 D.600 【答案】C 【解析】UDP 头部长为 8 字节,因此该 UDP 数据报总长度为 8192+8=8200 字节,该数据报交付给网络层时,如果不需要分片,8200 字节的 UDP 数据报将作为 IP 分组的数据部分封装起来,但以太网帧的最大数据域为 1500 字节,因此 IP 分组需要分片,IP 头部占 20 字节,得到每个 IP 分片的最大数据域长度应该是 1500-20=1480 字节,则最后一个分片的数据长度应该是(8200-5*1480)=800 字节。

47.对分片后的数据报进行重组的是( )。
A.目的端系统
B.中间主机
C.核心路由器
D.下一跳路由器 【答案】A
【解析】数据报分组从源端发送到目的端的过程中,期间可能会经过不同的路径,只有目的端系统能够收到一个数据报的所有分组,因此,分片的重组工作只能在目的端系统进行

NAT

13.根据NAT 协议,下列 IP 地址中( )不允许出现在因特网上. A.192.172.56.23 B.172.15.34.128 C.192.168.32.17 D.172.128.45.34 【答案】C 【解析】NAT 协议保留了 3 段 IP 地址供内部使用,这 3 段地址如下: A 类:l 个A 类网段,即 l0.0.0.O~10.255.255.255,主机数 16777216 B 类:l6 个B 类网段,即 172.16.0.0~172.31.255.255,主机数 1048576 C 类:256 个C 类网段,即 192.168.0.0~192.168.255.255,主机数 65536 所以只有C 选项是内部地址,不允许出现在因特网上。

14.假定一个NAT 路由器的公网地址为 205.56.79.35,并且有如下表项。且有如下表项。 image.png 它收到一个源 IP 地址为 192.168.32.56,源端口为 80 的分组,其动作是( )。 A.转换地址,将源 IP 变为 205.56.79.35,端口变为 2056,然后发送到公网 B.添加一个新的条目,转换 IP 地址以及端口然后发送到公网 C.不转发,丢弃该分组 D.直接将分组转发到公网上 【答案】C
【解析】NAT 的表项需要管理员添加,这样可以控制一个内网到外网的网络连接。 题目中主机发送的分组在 NAT 表项中找不到(端口 80 是从源端口找,而不是转换端口),所以服务器就不转发该分组。

35.下列关于地址转换技术(NAT)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址转换技术可以使使用私有 IP 地址的内部主机访问 Internet B.地址转换技术能够确保内部主机正常使用所有Internet 服务 C.地址转换技术能够对内部主机起到一定的安全保护作用 D.以上均不正确 【答案】D 【解析】地址转换技术采用端口映射的方式是内部主机可以访问外部的服务,由于内部主机对外部是不可见的,因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前三个选项中关于NAT 的描述是正确的。

IP报文

15.IP 分组头部中有两个有关长度的字段,一个是头部长度字段,另一个是总长度字段,其中( )。 A.头部长度字段和总长度字段都是以 8bit 为计数单位 B.头部长度字段以 8bit 为计数单位,总长度字段以 32bit 为计数单位 C.头部长度字段以 32bit 为计数单位,总长度字段以 8bit 为计数单位 D.头部长度字段和总长度字段都是以 32bit 为计数单位 【答案】C 【解析】IP 数据报的头部长度字段占 4bit,可表示的最大数值为 15 个单位,一个单位为 4 字节。 当 IP 分组的头部长度不是 4 字节的整数倍时,必须利用最后一个填充字段加以填充,以保证数据部分永远为 4 字节的整数倍,这样在实现 IP 协议时较为方便。 故 IP 数据报的头部长度限制在 60 字节以内,通常取头部长度为 20 字节(TCP也是20bytes)。 IP 数据报的总长度指包括头部和数据部分的长度,单位为字节。 总长度字段占 16bit,所以数据报的最大长度为65535 字节,即 64KB。

41.IP 数据报的报文格式如下图所示。在没有选项和填充的情况下,报头长度域的值为( )。 A.3 B.5 C.10 D.20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 IP 数据报的格式,计算报文头长度时,以 4 字节为单位,不含选项和填充的报文正好是 IP 数据报的固定部分,共 20 个字节,因此,报头长度为 20/4=5。
21.假设一个应用每秒产生 60 bytes 的数据块,每个数据块被封装在一个 TCP segment 中,然后再封装到一个 IP datagram 中。那么最后每个 datagram 包含的应用数据所占的百分比是:( )。 A.20% B.40% C.60% D.80% 【答案】C 【解析】TCP 头 20bytes,IP 头 20bytes,datagram 共 60+20+20=100bytes,应用数据 60bytes,因此应用数据所占的百分比为:60%。

54.在以太网上传输的 IP 数据报,最大长度为( )。 A.1500 字节 B.1518 字节 C.65535 字节 D.任意长度 【答案】C 【解析】IP 数据报总长度指首部和数据之和的长度,单位为字节。总长度字段为 16 位,因此数据报的最大长度为 216-1=65535 字节

60.当发送站和目的站具有相同的( )时,IP 分组就会进行直接交付。 A.IP 地址 B.主机号 C.网络号 D.子网地址 【答案】D 【解析】判断一个 IP 分组的交付方式是直接交付还是间接交付,可以根据路由器分组的目的 IP 地址和源 IP 地址是否属于同一个子网来判断。 具体而言,将一个分组的源 IP 地址和目的 IP 地址分别与子网掩码进行“与” 操作。如果得到的子网地址相同,该分组就使用直接交付的方式,否则进行间接交付。

网关协议

16.内部网关协议包括:( )。
A.OSPF 和 IGP
B.OSPF 和 EGP
C.RIP 和 BGP
D.OSPF 和 RIP
【答案】D
【解析】要区分外部网关协议(EGP)和内部网关协议(IGP),OSPF、RIP 属于内部网关协议,BGP 则属于外部网关协议

52.RIP 协议和 OSPF 协议分别使用( )协议进行传输。 A.UDP 和 IP B.TCP 和 UDP C.TCP 和 IP D.都是用 IP 【答案】A 【解析】RIP 通过广播 UDP 报文来交换路由信息。每 30 秒发送一次路由信息更新。OSPF 不使用 UDP 而是直接用 IP 数据报来传送

DHCP

30.关于DHCP 的工作过程,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新入网的计算机一般可以从 DHCP 服务器取得 IP 地址,获得租约 B.若新入网的计算机找不到 DHCP 服务器,则该计算机无法取得 IP 地址 C.在租期内计算机重新启动,而且没有改变与网络的连接,允许该计算机维持原租约 D.当租约执行到 50%时,允许该计算机申请续约 【答案】B 【解析】DHCP 可以动态的为新入网的计算机分配 IP 地址,但不是计算机获取 IP 地址的唯一方式,比如还可以手动设置静态 IP 地址。

IP数据报传输

33.在因特网中,IP 数据报的传输需要经由源主机和中途路由器到达目的主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源主机和中途路由器都知道 IP 数据报到达目的主机需要经过的完整路径 B.源主机知道 IP 数据报到达目的主机需要经过的完整路径,而中途路由器不知道 C.源主机不知道 IP 报到达目的主机需要经过的完整路径,而中途路由器知道 D.源主机和中途路由器都不知道 IP 数据报到达目的主机需要经过的完整路径 【答案】D 【解析】对于 IP 网络,是采用数据报方式,因此对于源主机和中途路由器都不会知道数据报经过的完整路径,路由器仅知道到达目的地址的下一跳地址主机仅知道到达本地网络的路径,到达其他网络的数据报均转发到网关的地址,也就是路由器,因此源主机和中途路由器都不知道 IP 数据报到达目的主机需要经过的完整路径。

50.网络层传输的数据单元称为( )。 A.帧 B.分组 C.报文 D.信元 【答案】C 【解析】报文是网络中交换与传输的数据单元。报文包含了将要发送的完整的数据信,其长短不一致(可分为自由报文和数字报文)。报文也是网络传输的单位,传输过程中会不断地封装成分组、包、帧来传输,封装的方式就是添加一些信息段,从而成为报文头。

34.在 IP 数据报的传递过程中,IP 数据报报头中保持不变的域是( )。 A.标识和片偏移 B.标志和头部校验和 C.标识和目的地址 D.标志和生存周期 【答案】C 【解析】在 IP 数据报传递过程中,如果数据报长度超过网络 MTU 的时候,必须分片,此时片偏移和标志会发生变化;生存时间是随着数据报传递发生变化的; 对于校验和,每经过一个结点都要进行重新计算; 因此只有目的地址和标识是不变的,标识是一个计算器,即使发生分片的情况下,其会把这个值复制到分片后的标识字段,而不发生改变,在数据报的整个传输过程中,目的地址一直为目的端的 IP 地址。

48.路由表错误和软件故障都可能使得网络中形成数据传输环路,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是( )。 A.报文分片 B.增加校验和 C.设定生命期 D.增加选项字段 【答案】C 【解析】路由回路即数据报在网络上传输时形成环路,会导致数据报无法到达目的地,并在回路中循环传输, 占用了网络资源,为了解决该问题,在 IP 首部中设有生命期字段,数据报每经过一个路由器,路由器会将其生命期减 1,当生命期为 0 时,路由器将不再转发并丢弃该数据报。

ARP

42.对地址转换协议(ARP)描述正确的是( )。 A.ARP 封装在 IP 数据报的数据部分 B.ARP 是采用广播方式发送的 C.ARP 是用于 IP 地址到域名的转换 D.发送ARP 包需要知道对方的 MAC 地址 【答案】B 【解析】ARP 位于网络层,但并没有像 ICMP 一样封装在 IP 数据报的数据部分。 ARP 协议主要实现 IP 地址和物理地址的转换,因此 ARP 报文在发送的时候并不知道对方的 MAC 地址,为了得到物理地址,ARP 分组采用广播方式发送。

拥塞

46.下列能反映出是网络中发生了拥塞的现象是( )。 A.网络结点接收和发出的分组越来越少 B.网络结点接收和发出的分组越来越多 C.随着网络负载的增加,吞吐量也增加 D.随着网络负载的增加,吞吐量反而降低 【答案】D 【解析】拥塞是指在某段时问内,如果对网络中某一资源的需求超过了该资源提供的可用部分,网络的性能将明显变差。 当网络中发生拥塞时,网络的性能将会急剧下降,整个网络的吞吐量就会随着网络负载的增加反而不断下降。 而在网络正常运行时,网络的吞吐量将随网络负载的增加而线性增加。 因此,判断网络是否出现拥塞的依据是网络的吞吐量是否随负载的增加而不断下降

虚电路交换

51.虚电路属于( )。
A.电路交换
B.报文交换
C.分组交换
D.混合交换
【答案】C
【解析】虚电路是分组交换传输方式中的一种,虚电路交换会在两个端点之间建立起一个逻辑上的连接。从而为两个端点间提供临时或专用面向连接的会话。

63.虚电路服务是网络层向传输层提供的一种服务,在进行数据交换的两个端系统之间( )。 A.只能有一条虚电路。但能够为不同的进程服务 B.可以有多条虚电路为不同的进程服务 C.只能有一条虚电路为一个进程服务 D.可以有多条虚电路为一个进程服务 【答案】B 【解析】虚电路采用连接标识符进行标识,主机内部每个连接标识符对应地标识一个虚电路,同时两台主机可以存在多条虚电路为不同的进程服务。

路由算法

从路由算法能否随网络的通信量或拓扑自适应地进行调整变化来划分,可分为两类:静态路由选择策略和动态路由选择策略。 前者使用手动配置的路由信息,不能及时适应网络状态的变化。 后者通过路由选择协议自动发现并维护路由信息,能及时适应网络状态的变化。

53.( )不是静态路由算法。 A.最短路径路由选择 B.扩散法 C.链路状态路由选择 D.基于流量的路由选择 【答案】C 【解析】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属于动态路由算法。 与距离矢量路由选择算法不同,在链路状态路由选择算法中, 每个路由器在自己的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都将链路状态信息用洪泛传送给网络中的所有其他路由器。 一个路由器发送的链路状态信息包括该路由器的相邻路由器以及所有相邻链路的状态。 在链路状态路由算法中,路由器通过交换每个结点到邻居结点的延迟或开销来构建一个完整的网络拓扑结构。得到了完整的拓扑结构后,路由器就使用 Dijkstra 最短路径算法(RIP是最小生成树),来计算到所有结点的最短路径。

61.使用距离矢量路由选择协议。路由器将通过( )获得最佳路径。 A.通过向相邻路由器发送一次广播以询问最佳路径 B.运行最短路径优先(SPF)算法 C.将接收的路径度量增加 1 D.测试每条路径 【答案】C 【解析】采用距离矢量路由选择协议(例如 RIP 协议)的路由器通过将从相邻路由器接收表的路径度量增加1 并进行一定的判断以决定最佳路径

71.路由信息协议RIP 是内部网关协议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基于( B.距离向量路由算法)的协议,其最大优点是(A.简单 )。RIP 规定分组每经过一个路由器,跳数加 1,在实际使用中,一条路径上最多可包含的路由器数量为(C.15 个 )。RIP 协议更新路由表的原则是选择到各目的网络(A.距离最短 )的路由信息。现在假设路由器 X 和路由器 K 是两个相邻的路由器,X 向 K 说:“我到目的网络 Y 的距离为 N”,则收到此信息的 K 就知道:“若将到网络 Y 的下一个路由器选为 X,则我到网络Y 的距离为( D.N+1)。”

IPV6

56.IP 协议正在由IPv4 向 IPv6 转变,下列不是IPv6 带来的主要优点是( )。 A.灵活的首部格式 B.强大的流量控制功能 C.简化了协议 D.允许对网络资源进行预分配 【答案】B 【解析】与 IPv4 相比。IPv6 的主要优点是: (1)IPv6 具有更大的地址空间。IPv6 中 IP 地址的长度为 128,即有 2^128-1 个地址; (2)IPv6 使用更小的路由表; (3)IPv6 增加了增强的组播(Multicast)支持以及对流的支持(Flow Control); (4)IPv6 加入了对自动配置(Auto Configuration)功能的支持; (5)IPv6 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57.关于 IPv6 数据报分片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IPv6 数据报分片由源站和中间路由来完成 B.如果不改变路由,IPv6 在传输过程中不需要分片 C.IPv6 允许中间路由器采用隧道技术来传送太长的数据报 D.IPv6 不允许中间路由器对数据报进行分片处理 【答案】D 【解析】当路径途中的路由器需要对 IPv6 数据报进行分片时,就创建一个全新的数据报,然后将这个新的数据报分片,并在各个数据报分片中插入扩展首部和新的基本首部。路由器将每个数据报分片发送给最终的目的站,而在目的站将收到的各个数据报分片收集起来,组装成原来的数据报,再从中抽取出数据部分。

应用题

1、假设计算机A 工作在令牌环网中,该令牌环网通过一个路由器与一个以太网相连接。这个以太网又通过一个网桥与另一个令牌环网相连接。计算机 B 工作在第二个令牌环网上。试说明从计算机 A 发送到计算机B 的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

答:
在计算机 A 中

  1. - 数据由应用进程产生并传送到应用层
  2. - 再逐层传送到网络,网络层将数据封装成分组,然后传送至数据链路层,在数据链路层,分组被封装在一个令牌环帧中
  3. - 这个帧然后转换成电信号并发送到传输介质上。

由于第一个令牌环网和以太网由路由器进行连接,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所以路由器在接收到该令牌环帧时, 必须丢弃该令牌环帧的头部和尾部,然后读取分组的头部,一旦计算机 B 的位置确定,路由器就把分组和以太网帧的头部和尾部加上去,然后再转换成电信号发送出去。
该以太网帧到达网桥时,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由于以太网帧不能在令牌环网上传输,网桥必须去掉该帧的头部和尾部,重新构成一个令牌环帧再转发出去。最后,该帧到达计算机B,并逐层上传,最终将数据上交给应用进程。

2、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0 代表什么意思?

255.255.255.0 可代表 C 类地址对应的子网掩码默认值;也可代表 A 类或 B 类地址的掩码,即主机号由最后 8bit 决定,而路由器寻找目的网络的下一跳地址由前 24bit 决定。
某A 类网络和某 B 类网络的子网号 subnet-id 分别为 16 个 1 和 8 个 1,问这两个网络的子网掩码有何不同?
这两个网络的子网掩码是一样的,均为 255.255.255.0,但子网数不同,子网号为 16bit 的A 类网络的子网数有 216-2 个,而子网号为 8bit 的B 类网络的子网数有 28-2 个。
某 A 类网络的子网掩码为 255.255.0.255,它是否是一个有效的子网掩码?
有效,因RFC 文档中没有规定子网掩码中的一串 1 必须是连续的,但不建议这样使用。

3.有如下的四个/24 地址块,试进行最大可能的聚合。

212.56.132.0/24,212.56.133.0/24,212.56.134.0/24,212.56.135.0/24。
答:已知有 212.56.132.0/24,212.56.133.0/24,212.56.134.0/24,212.56.135.0/24 地址块。
212=(11010100)2,56=(00111000)2,
由于这 4 个地址块的第 1、2 字节相同,下面考虑它们的第 3 字节:
132=(10000100)2,
133=(10000101)2
134=(10000110)2,
135=(10000111)2
所以共同的前缀有 22 位,即 11010100 00111000 100001,聚合的 CIDR 地址块是:212.56.132.0/22。

网络层向上提供的服务有哪两种

IMG_1202(20220616-210258).JPG
IMG_1203(20220616-210533).JPG
IMG_1204(20220616-210638).JPG
IMG_1205(20220616-210933).JPG
IMG_1206(20220616-211256).JPG
IMG_1208(20220616-212117).JPG
IMG_1209(20220616-212656).JPG
IMG_1210(20220616-213037).JPG
IMG_1207(20220616-211359).JPG
IMG_1211(20220616-213108).JPG
IMG_1212(20220616-213344).JPG
IMG_1213(20220616-213537).PNG
IMG_1214(20220616-213759).JPG
IMG_1215(20220616-214035).JPG
IMG_1216(20220616-214155).JPG
IMG_1217(20220616-21440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