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引言
    正如我们根据过去的经验来判断明天的天气,吃货们希望从购买经验中挑选一个好瓜,那能不能让计算机帮助人类来实现这个呢?机器学习正是这样的一门学科,人的“经验”对应计算机中的“数据”,让计算机来学习这些经验数据,生成一个算法模型,在面对新的情况中,计算机便能作出有效的判断,这便是机器学习。

    [Mitchell, 1997]
    另一本经典教材的作者Mitchell给出了一个形式化的定义,假设:

    • P:计算机程序在某任务类T上的性能。
    • T:计算机程序希望实现的任务类。
    • E:表示经验,即历史的数据集。

    若该计算机程序通过利用经验E在任务T上获得了性能P的改善,则称该程序对E进行了学习。

    1.2 基本术语
    假设我们收集了一批西瓜的数据,例如:(色泽=青绿;根蒂=蜷缩;敲声=浊响), (色泽=乌黑;根蒂=稍蜷;敲声=沉闷), (色泽=浅自;根蒂=硬挺;敲声=清脆)……每对括号内是一个西瓜的记录,定义:

    数据集:

    • 所有记录的集合为:数据集。
    • 所有训练样本的集合为:训练集(trainning set),[特殊]。
    • 所有测试样本的集合为:测试集(test set),[一般]。

    样本、属性、维数:

    • 每一条记录为:一个实例(instance)或样本(sample)。
    • 例如:色泽或敲声,单个的特点为特征(feature)或属性(attribute)。
    • 对于一条记录,如果在坐标轴上表示,每个西瓜都可以用坐标轴中的一个点表示,一个点也是一个向量,例如(青绿,蜷缩,浊响),即每个西瓜为:一个特征向量(feature vector)。
    • 一个样本的特征数为:维数(dimensionality),该西瓜的例子维数为3,当维数非常大时,也就是现在说的“维数灾难”。

    • 机器学习出来的模型适用于新样本的能力为:泛化能力(generalization),即从特殊到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