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总结一些基于408计算机网络考研中的重点,难点题目的解题思路,同样适用于一些考察网络安全或其他计算机网络自命题考研的专业,对于简单的题目不在此赘述。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1 计算机网络概述

考点一 各种性能的计算题

1. 计算信道利用率

  1. 概念与公式:实际发送信道时间/传送周期(时间/时间的关系)
  2. 二级考点
    1. 信道利用率高
      1. 就是要发送的帧的数量多,即每个帧越短越好(但不能小于最短帧长)
    2. 信道利用率计算(核心:有效发送时间/总时间)
      1. 停等协议 = 计算机网络解题方法论【考研向】 - 图1
      2. 滑动窗口 = 计算机网络解题方法论【考研向】 - 图2 (n 是发送帧的个数数量)

💡 总时间 = 有效发送时间+往返时延(通常题目默认不计算确认帧的发送时间)

2. 信道带宽与请求重传或者后退n帧)

💡 MAX 的值取二者的最小值

3. 各种时延的计算

比如计算分组交换的总时延 = 第一个结点是以总比特数/发送速率 + 传播时延 + 最后一个比特走过的非第一个结点的传输时延(因为此时之前的比特正在链路上,所以时间上计算最后一个比特走过的时间即可),参考《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六版》P36 1-10

💡 应该完全理解各种时延的含义,尤其是传输时延,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含义的区别,其中特别指出,发送时延就是传输时延

4. 吞吐量

  1. 概念与公式:有效数据/单位时间(数据量/时间的关系,本质上吞吐量可以理解为速度,只不过此处的路程变成了数据量),此外,单位时间根据题意取值,通常是一个传输周期。
  2. image.png

5. 时延带宽积

  1. 计算公式 = 时延*带宽,它表示当前一段时间内,通信信道中比特的数量

6. 有效数据率

有效数据率 = 有效数据量 / 总的数据量

考点二 交换技术

熟悉各种交换技术,了解它们的区别,一般在选择题和计算题中均可能出现,计算题通常结合考点一进行考察

1.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参考模型

考点一 网络分层结构

  1. 熟悉 ISO/OSI 和 TCP/IP 体系结构,要求掌握二者的结构图,以及每一层的作用。如,常考的问进行格式转换与加密的是哪一层,能够断点重传的是哪一层,哪几层有差错控制
  2. 协议,接口和服务的区别,以及作用

第二章 物理层

2.1 通信基础

考点一 波特率,比特率

熟悉波特率和比特率的概念和相互间的转换

考点二 奈奎斯特公式和香农公式

  1. 背住这两个公式
  2. 熟悉两个公式的使用条件,对香农公式还要知道分贝和信噪比的转换

考点三 编码与调制

  1. 熟悉三种常见的数字数据编码方式,特别是曼切斯特编码,比如题目中常出现“以太网”为条件,这时要知道题目隐含了以太网就是使用曼切斯特编码,题目中往往并不直接给出这样的条件。
  2. 对于三种编码的跳变方式要熟悉

2.2. 传输介质

考点一 接口特性

熟悉四个接口特性,特别是功能特性和电气特性不要混淆

考点二 传输介质

了解各种传输介质的基本特点,特别是光纤,同轴电缆和双绞线

2.3 物理层设备

  1. 熟悉物理层各个设备的作用和特点,了解放大器,中继器和集线器之间的区别,特别是放大器是放大衰减信号,而中继器是再生信号,二者的不同之处常作为选择题的选项
  2. 熟悉不同设备和层次的冲突域和广播域的划分

易错点:本图片的冲突域个数为 7 个,均用红色圆圈标识,易错点在于忽略了路由器和交换机之间的信道也是一个独立的冲突域,冲突域和主机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只要存在信道都可能存在冲突,路由器和交换机也不过是特殊的主机。
image.png

第三章 链路层

3.1 链路层功能

考点一 链路层的三大基本功能

透明传输,流量控制,差错控制

3.2 组帧

考点一 各种组帧方式

  1. 重点掌握:HDLC 使用0比特填充,PPP 在异步状态下采用字符填充,在同步状态下采用 0 比特填充

3.3. 差错控制

考点一 各种差错控制

  1. 重点掌握奇偶校验(奇偶校验只能检查奇数位的错误)和循环冗余校验,循环冗余校验还要掌握通过接收序列验证传输过程是否出错
  2. 至于海明码(海明码可以纠正一位错误)基本上 408 历年试卷中没有考察过,我做过的其他两个自命题的学校的试卷也几乎没有考察过

3.4 滑动窗口机制

考点一 三种滑动窗口机制

  1. 数量掌握三种滑动窗口机制的工作原理
  2. 尤其注意拥塞窗口,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三者的关系(不同机制下不同)
  3. 掌握三种机制在 TCP 下的工作流程(见 TCP 的滑动窗口机制部分)
  4. 掌握其与网络性能,如信道吞吐率(本质是速率),信道利用率(时间:时间)等知识的综合考察
  5. 【常考题型】计算帧的编号长度
    1. 这种题型无非就是计算发送帧的长度,然后由二进制位确认其编号长度
    2. 💡 要注意,周期 = 一个帧的发送时延+RTT(不是所有帧的发送时延)

3.5 介值访问控制

考点一 静态介质访问控制

  1. 了解TDM,FDM WDM 的基本原理
  2. 熟悉 CDM 的基本原理及响应的计算题

考点二 随机访问介质访问控制

  1. 408 不怎么考,但自命题高校会考察
  2. 熟悉 CSMA,CSMA/CD,CSMA/CA 三大协议
  3. 了解令牌传递协议,没见到考过

3.6 局域网

考点一 IEEE802.3

  1. 一些非 408 的院校比较重 IEEE802.3 这个协议的考察,而 408 在本节的着墨点不多,了解即可

3.7 广域网

考点一 PPP 与 HDLC

  1. 熟悉 PPP 协议的工作原理
  2. 了解 HDLC 协议的工作原理

    第四章 网络层

    4.1 网络层功能

    考点一 路由器连接异构网络的含义

    路由器的功能

4.3 IPv4

考点一 分片问题

  1. 熟练掌握分片的题目,区分最大有效载荷和最大帧长的区别
  2. 分片每片需要是 8 的倍数(除最后一片外),且片偏移是分片后有效载荷部分/8(此处有效载荷是IP数据报的有效载荷)

考点二 特定路由和默认路由

  1. 特定路由和默认路由的IP地址格式

考点三 划分子网

  1. 熟练掌握在CIDR和分类地址下划分子网(分类地址下划分子网一定是8位8位的作为子网掩码,而CIDR就很灵活)的区别,这是很多人容易搞混的地方
  2. 给出两个CIDR地址,问两者是否存在包含,就是写作二进制,观察两者在题目中的前缀是否相同
  3. 非定长子网的划分问题,这个属于比较难的题目
  4. 子网汇聚问题

考点四 ARP协议和DHCP协议

  1. 重点掌握ARP协议工作原理,了解DHCP协议,比如其发现报文的格式

4.5 路由协议

  1. 熟练掌握 OSPF ,RIP 协议的区别,了解 BGP 协议与两外两个的区别
  2. 了解它们各自底层的协议,以及它们所在层次

4.8 网络层设备

  1. 重点掌握路由器的书本上的相关知识

第五章 传输层

5.1 传输层的功能

考点一 常见端口号

常见端口号

5.2 UDP 数据报

考点一 UDP 与 TCP 的区别

熟悉 UDP 和 TCP 各自的特点,列一张表来对比其不同之处

考点二 UDP 的数据报格式

考点三 UDP 检验和

  1. 伪首部的格式
  2. 伪首部的作用:仅在校验的时候使用
  3. UDP 校验的范围:UDP 数据报+源目 IP 地址
  4. 与 IP 数据报校验的区别

5.3 TCP 协议

考点一 三次握手协议

  1. 熟悉整个三次握手的流程,能够自己写出这个流程
  2. 重点关注:SYN,ACK,ack和seq字段的变化,注意不要混淆ACK和ack
  3. 常考

    1. 【大题】给出一个截获的16进制报文,问哪几个分组完成了 TCP 建立
    2. 【大题】问哪些分组进行了填充
    3. 【大题】已发送的字节数

      考点二 流量控制

  4. 流量控制是接收方返回的确认帧抑制发送方的发送速率

  5. 流量控制是两个主机之间,而拥塞控制是对整个网络


考点三 拥塞控制

  1. 熟悉两种拥塞控制算法(慢开始+拥塞避免,快重传和快恢复),能够区分什么时候使用哪一种
  2. 经常和最大段以及累计确认放在一起考察
  3. 能够自己画出整个算法实现的过程
  4. 发送方的窗口大小 = min{接收窗口,拥塞窗口}
  5. 经常考的是
    1. 到达某个窗口值需要几个 RTT

第六章 应用层

6.1 网络应用模型

考点一 CS 模型和 P2P 模型

熟悉这两个模型和它们的区别

6.2 域名服务器

考点一 域名服务器的两种解析过程

  1. 递归查询,迭代查询的区别和各自的执行过程
  2. 常考题型:关于执行几次查询

6.4 电子邮件

考点一 SMTP和POP3

  1. 熟悉 SMTP和 POP3 的所有的特点,工作方式
  2. 了解在浏览器下的邮件发送过程和传统电子邮件发送过程的区别

6.5 万维网

考点一 HTTP 中状态,持续和流水线

  1. 无状态和有状态各自的含义
  2. 持续性与非持续性的概念和版本的支持
  3. 流水线与非流水线的区别
  4. 能够计算以上不同情况下的数据传播的实践

考点二 HTTP 请求报文中的几个方法

get,head,post,connect

第七章 网络安全

  1. 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威胁,主动与被动攻击
  2. 公钥加密体制与私钥加密体制
  3. 数字签名与鉴别
  4. 重放攻击
  5. kerberos 原理
  6. IPsec 基本工作原理
  7. 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