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Android 工程师进阶 34 讲:第01讲:程序运行时,内存到底是如何进行分配的?

java 文件被 JVM 加载到内存的过程

🎤 JVM 运行时内存结构 - 图1

  1. HelloWorld.java 文件首先需要经过编译器编译,生成 HelloWorld.class 字节码文件。

  2. Java 程序中访问 HelloWorld 这个类时,需要通过 ClassLoader (类加载器)将 HelloWorld.class 加载到 JVM 的内存中。

  3. JVM 中的内存可以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数据区域,主要分为:程序计数器、虚拟机栈、本地方法栈、堆、方法区

模型

🎤 JVM 运行时内存结构 - 图2

其中线程共享的数据区为 方法区堆;线程私有的数据区为 虚拟机栈本地方法栈程序计数器。
**

Java 堆(Heap)是 JVM 所管理的内存中 最大的一块,该区域唯一目的就是 存放对象实例,几乎所有对象的实例都在堆里面分配,因此它也是 Java 垃圾收集器(GC)管理的主要区域,有时候也叫作「GC 堆」。同时它也是所有线程共享的内存区域,因此被分配在此区域的对象如果被多个线程访问的话,需要考虑线程安全问题。

按照对象存储时间的不同,堆中的内存可以划分为 新生代(Young)和 老年代(Old),其中新生代又被划分为 Eden 和 Survivor 区。具体如下图所示:

🎤 JVM 运行时内存结构 - 图3

图中不同的区域存放具有不同生命周期的对象。这样可以根据 不同的区域使用不同的垃圾回收算法,从而更具有针对性,进而提高垃圾回收效率。

方法区

方法区(Method Area)也是 JVM 规范里规定的一块运行时数据区。方法区主要是存储已经被 JVM 加载的类信息(版本、字段、方法、接口)、常量、静态变量、即时编译器编译后的代码和数据。该区域同堆一样,也是被各个线程共享的内存区域。
方法区是规范层面的东西,规定了这一个区域要存放哪些数据。
永久区元空间(metaspace) 是对方法区的不同 实现,是实现层面的东西。

虚拟机栈

虚拟机栈也是线程私有的,与线程的生命周期同步。在 Java 虚拟机规范中,对这个区域规定了两种异常状况:

  1. StackOverflowError:当线程请求栈深度超出虚拟机栈所允许的深度时抛出。
  2. OutOfMemoryError:当 Java 虚拟机动态扩展到无法申请足够内存时抛出。

虚拟机栈的初衷是用来描述 Java 方法执行的内存模型,每个方法被执行的时候,JVM 都会在虚拟机栈中创建一个栈帧。

栈帧

栈帧(Stack Frame)是用于支持虚拟机进行方法调用和方法执行的数据结构,每一个线程在执行某个方法时,都会为这个方法创建一个栈帧。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一个线程包含多个栈帧,而每个栈帧内部包含 局部变量表、操作数栈、动态连接、返回地址等。如下图所示:

🎤 JVM 运行时内存结构 - 图4

局部变量表

局部变量表是变量值的存储空间,我们调用方法时传递的参数,以及在方法内部创建的局部变量都保存在 局部变量表 中。在 Java 编译成 class 文件的时候,就会在方法的 Code 属性表中的 max_locals 数据项中,确定该方法需要分配的最大局部变量表的容量。如下代码所示:

  1. public static int add(int k) {
  2. int i = 1;
  3. int j = 2;
  4. return i + j + k;
  5. }

使用 javap -v 反编译之后,得到如下字节码指令:

  1. public static int add(int);
  2. descriptor: (I)I
  3. flags: ACC_PUBLIC, ACC_STATIC
  4. Code:
  5. stack=2, locals=3, args_size=1
  6. 0: iconst_1
  7. 1: istore_1
  8. 2: iconst_2
  9. 3: istore_2
  10. 4: iload_1
  11. 5: iload_2
  12. 6: iadd
  13. 7: iload_0
  14. 8: iadd
  15. 9: ireturn

上面的 locals=3 就是代表局部变量表长度是 3,也就是说经过编译之后,局部变量表的长度已经确定为3,分别保存:参数 k 和局部变量 i、j。

注意系统不会为局部变量赋予初始值(实例变量和类变量都会被赋予初始值),也就是说不存在类变量那样的准备阶段。


操作数栈

操作数栈(Operand Stack)也常称为操作栈,它是一个后入先出栈(LIFO)。

同局部变量表一样,操作数栈的最大深度也在编译的时候写入方法的 Code 属性表中的 max_stacks 数据项中。栈中的元素可以是任意 Java 数据类型,包括 long 和 double。

当一个方法刚刚开始执行的时候,这个方法的操作数栈是空的。在方法执行的过程中,会有各种字节码指令被压入和弹出操作数栈(比如:iadd 指令就是将操作数栈中栈顶的两个元素弹出,执行加法运算,并将结果重新压回到操作数栈中)。

动态链接

动态链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支持方法调用过程中的动态连接(Dynamic Linking)。

在一个 class 文件中,一个方法要调用其他方法,需要将这些方法的符号引用转化为其所在内存地址中的直接引用,而符号引用存在于 方法区 中。

Java 虚拟机栈中,每个栈帧都包含一个指向运行时常量池中该栈所属方法的符号引用,持有这个引用的目的就是为了支持方法调用过程中的动态连接(Dynamic Linking)。

返回地址

当一个方法开始执行后,只有两种方式可以退出这个方法:

  • 正常退出:指方法中的代码正常完成,或者遇到任意一个方法返回的字节码指令(如 return)并退出,没有抛出任何异常。
  • 异常退出:指方法执行过程中遇到异常,并且这个异常在方法体内部没有得到处理,导致方法退出。

无论当前方法采用何种方式退出,在方法退出后都需要返回到方法被调用的位置,程序才能继续执行。而虚拟机栈中的「返回地址」就是用来帮助当前方法恢复它的上层方法执行状态。

一般来说,方法正常退出时,调用者的 PC 计数值可以作为返回地址,栈帧中可能保存此计数值。而方法异常退出时,返回地址是通过异常处理器表确定的,栈帧中一般不会保存此部分信息。

本地方法栈

本地方法栈和上面介绍的虚拟栈基本相同,只不过是针对本地(native)方法。在开发中如果涉及 JNI 可能接触本地方法栈多一些,在有些虚拟机的实现中已经将两个合二为一了(比如 HotSpot)。

程序计数器(Program Counter Register)

Java 程序是多线程的,CPU 可以在多个线程中分配执行时间片段。当某一个线程被 CPU 挂起时,需要记录代码已经执行到的位置,方便 CPU 重新执行此线程时,知道从哪行指令开始执行。这就是 程序计数器 的作用。

程序计数器 是虚拟机中一块较小的内存空间,主要用于记录当前线程执行的位置。

🎤 JVM 运行时内存结构 - 图5

实际上除了上图演示的恢复线程操作之外,其它一些我们熟悉的分支操作、循环操作、跳转、异常处理等也都需要依赖这个计数器来完成。

注意要点

  1. 在 Java 虚拟机规范中,对程序计数器这一区域没有规定任何 OutOfMemoryError 情况
  2. 线程私有的,每条线程内部都有一个私有程序计数器。它的生命周期随着线程的创建而创建,随着线程的结束而死亡
  3. 当一个线程正在执行一个 Java 方法的时候,这个计数器记录的是正在执行的虚拟机字节码指令的地址。如果正在执行的是 Native 方法,这个计数器值则为空(Undef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