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使用时,请参考《竞品分析方法论总结》,并删除“引用”格式的文字。 初步竞品分析是指对竞品进行长期持续地、总体性地、全面性地分享,主要用于1)规划产品战略;2)借鉴功能迭代;3)分析收费方式
一、概要
1.1 背景和目的
背景:
1.2 竞品信息
竞品的名称:
一句话简介:提供什么样的功能,帮助哪些用户在什么场景下解决哪些问题
版本号:
产品形态:
1.3 分析简述和总体结论
初步竞品分析从哪些方面进行的分析,简述分析过程。
结论先行,将主题论点阐明出来。
二、竞品分析
请根据实际,选择合适的竞品方面进行分析
做好资料留存:按时间/版本整理好留存好有关竞品的所有资料,包括竞品原始资料、分析资料。
2.1 产品功能方面
结论:
分析:
功能清单:
** | 模块 | 一级功能 | 二级功能 | 三级功能 | 四级功能 | 备注说明 |
---|---|---|---|---|---|---|
更新记录:
- 研究今天:通过功能列表了解功能全貌,记录缺陷和亮点。如果没法体验到竞品,可以通过使用手册、操作视频等资料倒推产品功能
- 了解昨天:通过更新记录了解功能变迁,以更新频率为切入点寻找原因
- 预测明天:通过竞品功能迭代画布预测其下一步方向
2.2 用户体验方面
结论:
分析:
- 研究今天:通过本能层、行为层、反思层分析竞品体验上的优缺点
- 本能层:本能层上的情感是产品给用户留下的初次印象
- 行为层:行为层是用户和产品交互时所体验到的可用性和满足感
- 功能性:竞品满足用户需求的程度
- 易理解性:竞品对同一个使用的描述或操作,是否容易被用户理解。
- 易用性: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感到舒适好用。
- 真实感受:互联网产品大多是虚拟的,如果能在用户使用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真实的体验,会使用户感受到亲切,比如网易云音乐的播放器就做成了唱片机的样子。
- 反思层:反思层是人通过对产品包含的信息、内容、文化和含义的理解与体会而产生的更深层次的反应,类似触景生情。在这方面可以关注竞品中是否有情景故事和人文关怀的元素。
- 情景故事:包括产品本身的故事,也包括产品和用户的故事,还包括用户和用户的故事,如”网愈云“的评论。
- 人文关怀:表现在对用户的尊重和关爱。
- 了解昨天:通过持续跟踪了解体验变化并分析原因
- 预测明天:针对现有缺陷预测优化方案
2.3 产品结构方面
结论:
- 研究今天:通过竞品的功能逆推出产品架构
- 了解昨天:思考竞品架构升级的WHY、HOW、WHAT
- 预测明天:通过角色扮演预测架构发展
2.4 收费方式方面
结论:
分析:
功能收费画布:
** | 模块 | 一级功能 | 二级功能 | 三级功能 | 四级功能 | 备注说明 | 收费方式 | 限制 |
---|---|---|---|---|---|---|---|---|
- 研究今天:收集信息了解各竞品收费方式(产品、服务、内容、硬件等),完善竞品功能迭代画布深入研究产品功能层面的收费差异
- 了解昨天:通过比对收费方式的更新内容分析竞品的价值、能力、收入、成本、用户和竞争策略的变化
对比昨天和今天,
- 价值主张:商业价值/用户价值
- 核心能力:围绕产品核心竞争力发展更多收费项目
- 收入来源:改变用户的付费方式
- 成本结构:根据成本变化调整价格
- 用户细分:根据不同的用户群调整收费方案
- 竞争策略:为了在直接竞争中获得优势而进行的临时性调整
- 预测明天:结合内外部因素综合考虑未来收费方式的变化
预测竞品的收费方式:
- 内部因素
- 企业能力:判断企业是否能长期运营下去
- 技术实力:技术实力强的团队可以达到降本增效,提高核心竞争力
- 产品定位:针对目标用户不同的需求搭配合理的收费方式
- 运营活动:节日折扣、运营活动
- 功能迭代:功能迭代与收费项目息息相关,如我们上线了一些竞品没有的功能,可以用于收费
- 外部因素
- 市场环境:包括政策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等,如双减
- 竞对动态:其他竞争对手的动态,如其他竞品普遍降价了5%,预计该竞品也会降价
2.5 产品定位方面
结论:
分析:
XXX(竞品1):帮助哪些用户在什么场景下解决哪些问题,产品差异化核心是XXX
XXX(竞品2):帮助哪些用户在什么场景下解决哪些问题,产品差异化核心是XXX
XXX(竞品3):帮助哪些用户在什么场景下解决哪些问题,产品差异化核心是XXX
- 研究今天:找到竞品的差异化定位
- 了解昨天:找到定位升级的原因
- 预测明天:根据竞品不同的地位采取相应的定位策略
- 领先者:一方面要巩固现有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要向客户的潜在需求深入,拓展更多业务场景,比如360导航针对儿童用户推出了少年版,同时还要预防竞争对手的挑战
- 追随者:寻找市场、用户、服务、价格等空位切入,利用差异化深入人心,比如拼多多之于淘宝、WPS之于office、去哪儿之于携程……
三、行动计划/方案
再次总结分析结论,并要结合自身产品形成可落地的行动计划,否则就是纸上谈兵。
有了结论还要再进行深化,针对要改进的方向整理出具体的可落地的计划,比如把这些优化点记录到需求池中,根据优先级安排到某一期迭代中,这样也能够提高产品规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