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使用时,请参考《竞品分析方法论总结》,并删除“引用”格式的文字。 详细竞品分析是指对竞品进行长期持续地、总体性地、全面性地分享,主要用于1)设计产品功能;2)设计技术方案

一、概要

1.1 背景和目的

背景:

目的:

1.2 竞品信息

竞品的名称:

一句话简介:提供什么样的功能,帮助哪些用户在什么场景下解决哪些问题

版本号:

产品形态:

选择的原因:

1.3 分析简述和总体结论

初步竞品分析从哪些方面进行的分析,简述分析过程。

结论先行,将主题论点阐明出来。

二、竞品分析

2.1 设定目标

设立目标要遵循SMART原则: · S代表具体的(Specific),目标要清晰明确,所有人都能看懂并达成共识 · 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目标是可以验证的 · A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目标不要太高或太低,努努力就能达到最为合适 · R代表相关性(Relevant),要与自身产品契合 · T代表有时限(Time-bound),需要有deadline 比如: 在1周内调研竞品的进销存系统,了解并借鉴他们的业务流程和设计逻辑,输出分析报告; 利用3天时间深入研究竞品有哪些防作弊功能,并与我们进行对比; 花10分钟看看竞品在答题时的保存逻辑,是否可以借鉴; 让开发协助调研一下竞品是采用了什么技术来解决上万人同时发卷造成的高并发问题,并给出我们的技术方案。

2.2 制定计划

为了更好地达成目标,需要提前制定好详细的研究计划和步骤。

2.3 物料准备

根据计划,准备物料

  1. 人员
  2. 资料
  3. 软件
  4. 设备
  5. ……

2.4 功能分析

  1. 体验
  2. 记录
  3. 分析

a. 体验 接下来就是一步一步地实施计划了,这里没有通用的方法可言,需要耐心仔细地围绕分析目的去体验竞品。在体验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原有计划进行新增或调整,有条件的也可以体验多轮,直到搞透业务的流程页面的交互功能的逻辑数据的流转b. 记录 在深入体验竞品的过程中一定要随时记录关键信息,避免事后遗忘,包括流程图、体验结果、关键页面截图等。 c. 分析 设计没有对错,只有适不适合。在详细了解了竞品之后,就要探究竞品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有什么优势和劣势,并结合自身的业务决定哪些地方可以借鉴,哪些地方需要摒弃。比如有的竞品在作答时是一个页面展示一道题,在切换题目时触发自动保存,这种方式就值得借鉴,既能清晰展示每道题又保证保存接口不会被调得太频繁(与每选择一个选项就自动保存的方式进行对比);又如有的竞品在考场开始后,还支持修改试卷,对于已经在作答的同学来说试卷不会变动,对于还未作答的同学来说试卷会显示成最新的,这种方式适用于随来随考的场景,但不适合集中考试。

2.5 技术分析(可选)

不止产品设计,技术方案的设计同样也需要进行详细分析,因为技术方案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产品方案。比如上千人同时发卷,每个考生的试卷都是从题库中随机抽取的,竞品是如何做到在短时间内发完所有人的试卷且不出错的;音视频房间是有路数限制的,竞品是怎样做到同时监考上百人的;录制视频时,是采用本地录制然后上传云端还是直接云端录制,等等。这方面主要由开发人员利用逆向工程进行了解,这里不进行展开。

三、行动计划/方案

再次总结分析结论,并要结合自身产品形成可落地的行动计划,否则就是纸上谈兵。

有了结论还要再进行深化,针对要改进的方向整理出具体的可落地的计划,比如把这些优化点记录到需求池中,根据优先级安排到某一期迭代中,这样也能够提高产品规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