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一)本书是管理学大师 #彼得·德鲁克 的扛鼎之作,亦是“管理学”的入门必读之一。书名虽然叫《XXX 的管理者》但是作者在第一章就开宗明义指出“人人都是管理者”,所管理的第一个员工其实就是每个人自己。因此,此书乃具有相当的普适性,推荐诸君阅读。
(二)作为一个“阅读笔记”,本文并未采用时下流行的思维导图进行总结,盖精彩内容实在太多,导图不易容纳,且有很多小故事,值得阅读品味。而且本书在微信读书阅读,所做笔记📒一键导出,实在方便😃
(三)再次力荐阅读此书。(通读全书 4~6 小时,若干综艺 OR 美剧而已)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珍藏版)》
彼得·德鲁克
184个笔记

图书梗概

卓有成效是管理者必须做到的事,但是在所有的知识组织中,每一位知识工作者其实都是管理者——即使他没有所谓的职权,只要他能为组织做出突出的贡献。
管理者的成效往往是决定组织工作成效的最关键因素;并不是只有高级管理人员才是管理者,所有负责行动和决策而又有助于提高机构工作效能的人,都应该像管理者一样工作和思考。

推荐序三

很多事情都是这样,没有头绪,也就没有成效;理出头绪,事情反而简单。不然,按下葫芦浮起瓢,新的问题、新的麻烦,以及紧急而不重要的事情,会接踵而来,永无宁日。
(尘泥:所谓谋定而后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顺便指出,一个组织可以容忍一个人的短处,但绝不可以容忍一个人的“恶劣品行或腐败”,绝不能任用“缺乏良知和良心”的人。**

像这类基于“事实和认识”进行决策的事项不会太多;组织中大量重复出现的是“例常事件”。对于这类“例常事件”,只需要应用事先制定好的“规则和程序”进行决策;也称“程序性决策”。对有效的管理者来说,真正需要做的决策不会太多,也不可能太多。这里的关键是,要学会区分“例常事件”和“例外事件”,学会制定“原则、政策、制度或规程”,通过授权,让工作者或当事人去处理重复发生的“例常事件”。

对于一项决策来说,真正的困难在于决策者或管理者的见解,尤其是一项具有未来意义的决策,需要独到而充满智慧的见解。管理者的见解,源自实践、学习和修炼,不可能简单获得。
(尘泥:周报中的“个人思考”就是一个很好的不断修炼的机会)

第1章 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

(尘泥:为第一章的标题喝彩!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 为什么需要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我们无法对知识工作者进行严密和细致的督导,我们只能协助他们。知识工作者本人必须自己管理自己,自觉地完成任务,自觉地做出贡献,自觉地追求工作效益。

◆ 谁是管理者

责任虽然在我,但行动的决策却由战场上的每个人自己决定。在游击战中,每一个人都是“管理者”。

在每一个知识型组织中,总有人单独作战,虽然他们没有下属,但他们仍然算是管理者。当然,像上文所举的越南战争的例子,每一个人都必须随时做影响整体存亡的决策,这样的实例毕竟不多。但是实验室里的化学家,当他决定采取甲研究路线而放弃乙研究路线时,他也许是做了极可能大大影响公司前程的重要决策。这样的一位化学家,可能是实验室的主任,也可能是一位根本没有主管职责的研究员,甚至于可能是一位初级研究员。同样地,从财务角度对某种产品进行决策,可能是公司资深副总裁的职责,也可能是由一位普通职员来决定。这种情况在今天的大型组织中,可以说是屡见不鲜的。

>> **在每一个知识型组织中,总有人单独作战,虽然他们没有下属,但他们仍然算是管理者。**

>> **在本书中,“管理者”一词,将泛指知识工作者、经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由于其职位和知识,他们必须在工作中做影响整体绩效和成果的决策。**

那就是计划、组织、整合、激励和考核。

◆ 管理者必须面对的现实

1.管理者的时间往往只属于别人,而不属于自己。如果我们从工作的情形来替管理者下一个定义,我们简直可以说他是组织的囚徒。
>> 2.管理者往往被迫忙于“日常运作”,除非他们敢于采取行动来改变周围的一切。
>> 3.使管理者缺乏有效性的第三项现实因素,是管理者本身处于一个“组织”之中。

组织是能使个人才干得以增值的一种工具。个人的知识一旦被组织吸收,就可以成为其他知识工作者做好工作的动力和资源。然而,知识工作者彼此之间最难协调,其原因正是由于他们是知识工作者。

有效借力
>> 对管理者的有效性而言,最重要的人物,往往并不是管理者直接控制的下属,而是其他部门的人,即所谓“旁系人士”,或是管理者本人的上司。一位管理者如果不能与这些人主动接触,不能使这些人利用他的贡献,他本身就没有有效性可言。
(尘泥:放开眼界,有效借力)

4.最后,管理者是身处一个组织的“内部”,受到组织的局限。

而组织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为外部环境提供良好的服务。

组织是社会的一种器官,只有能为外部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才能算有所成就。
(尘泥:自嗨无价值,个人工作在最根本上是要对组织之外(兄弟部门、合作部门、公司、乃至社会)产生价值)

在我们对其量化之前,必须先掌握一个概念,那就是:必须先从无数现象中抽象出某一具体的特性,并对其命名,然后才能进行计算。

对于外部的情况,真正重要的不是趋势,而是趋势的转变。趋势的转变才是决定一个机构及其努力的成败关键。对这种转变,必须要有所觉察,转变是无法计量,无法界定,无法分类的。

而人的逻辑性虽然不是特别强,但是人能够觉察,这正是人的优点所在。

令人担忧的是,有了电脑,管理者对不能转化成电脑逻辑与语言的资料和刺激,恐怕就会不屑一顾了。管理者可能会因此失去觉察力(对情况的觉察),而仅仅重视事实(即情况发生之后的数字)了。这样一来,大量的电脑信息反而会使他们与外界的实际隔离。

◆ 对有效性的认识

事实上根据我们人类的经验,容易找到的人肯定不会是全才。所以,我们任用的人才,充其量也只能在某一项能力方面比较优秀。而某一项能力较强,自然在其他能力方面就不免平平了。
(尘泥:认清现实,用其所长)

>> **我们必须学会这么一种建立组织的方式:若某人在某一重要领域具有一技之长,就要让他充分发挥这一特长。**

我们只有通过改进工作的手段来充分发挥人的能力,而不应该期望人的能力突然提高。

◆ 卓有成效可以学会吗?

但却有一项共同点:人人都具有做好该做的事情的能力。

换句话说,有效性是一种后天的习惯,是一种实践的综合。既然是一种习惯,便是可以学会的。

>> 1.**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他们的时间用在什么地方。他们所能控制的时间非常有限,他们会有系统地工作,来善用这有限的时间。
(善用时间)**

>> 2.**有效的管理者重视对外界的贡献。他们并非为工作而工作,而是为成果而工作。他们不会一接到工作就一头钻进去,更不会一开头就探究工作的技术和手段,**他们会首先自问:“别人期望我做出什么成果?”
(重视成果)

>> 3.**有效的管理者善于利用长处,包括自己的长处、上司的长处、同事的长处和下属的长处。他们还善于抓住有利形势,做他们想做的事。他们不会把工作建立在自己的短处上,也绝不会去做自己做不了的事。
(扬长避短)**

>> 4.**有效的管理者集中精力于少数重要的领域,在这少数重要的领域中,如果能有优秀的绩效就可以产生卓越的成果。
(集中精力)**

>> 5.**最后,有效的管理者必须善于做有效的决策。他们知道有效的决策事关处事的条理和秩序问题,也就是如何按正确的次序采取正确的步骤。
(善做决策)**

他们需要的是正确的战略,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的战术。

第2章 掌握自己的时间

▪ 记录时间;
▪ 管理时间;
▪ 统一安排时间。

有效的管理者与其他人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非常珍惜自己的时间。

◆ 时间对管理者的压力

管理者经常受到种种压力,迫使他不得不花费一些时间在非生产性的和浪费时间的事务上。
(尘泥:比如开会😭)

每一位管理者的时间,都有很大部分是被浪费掉的。表面上看起来,每件事似乎都非办不可,但实际上却毫无意义。

每一位知识工作者,尤其是每一位管理者,要想有效就必须能将时间做整块的运用。如果将时间分割开来零星使用,纵然总时间相同,结果时间也肯定不够。

知识工作者要想取得成果和绩效,就必须着眼于整个组织的成果和绩效。换句话说,他还得匀出时间来,将目光由自己的工作转到成果上;由他的专业转到外部世界,因为只有外部世界才有绩效可言。

人际关系和工作关系的协调确实很费时间。太匆忙了,恐怕反而造成摩擦。然而任何组织都少不了这种协调。人数越多,协调相互关系所需的时间越长,而真正用于工作的时间便相对地减少了。

同时,组织的人数越多,有关人事的决策也肯定越多。对人事的问题决定得太快,很容易铸成错误。人事决策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因为决策所涉及的一些问题,只有在反复考虑多次之后才能看清楚。

但是,不管他们决策的速度快慢,只要是遇到人事问题,他们总是决定得很慢,而且常常需要经过多次考虑,才能最后定案。

凡是有效的管理者,都知道他们如果想在人事方面做出最佳的决策,总得花费几个小时进行不间断的考虑。

为什么会有这种趋势?原因之一,是今天生活水准之所以提高,是以不断创新和变革的经济为前提的。创新和变革,形成了对管理者时间的过度需求。如果时间短促,一个人就只能考虑他已经熟悉的事,只能做他曾经做过的事。

◆ 如何诊断自己的时间

“授权”这个名词,通常都被人误解了,甚至是被人曲解了。这个名词的意义,应该是把可由别人做的事情交付给别人,这样才能做真正应由自己做的事——这才是有效性的一大改进。
(尘泥:被授权者必须足够胜任,不然授权毫无意义,无异于甩锅,甚至害人害己)

3.还有一项时间浪费的因素,是管理者自己可以控制并且可以消除的,这项因素是:管理者在浪费别人的时间。
(尘泥:浪费别人的时间就是“谋杀”!时刻提醒自己,有没有浪费了别人的时间,比如:没有认真阅读相关文档就要求答疑)

他们怕因小失大,造成错误。殊不知即使有了错误,也能很快弥补。能够大量削减不必要的和非生产性的工作,则工作就进行得快多了。

◆ 消除浪费时间的活动

同一个危机如果重复出现,往往是疏忽和懒散造成的。

同理,一个管理上了轨道的组织,常是一个令人觉得兴味索然的组织。在这样的组织里,所谓“引人注目”的事情大概就是为未来做决策,而不是轰轰烈烈地处理过去的问题。
(尘泥:一个优秀的组织应该花大部精力在为未来决策,还不是为过去或当下救火、擦屁股)

◆ 统一安排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管理者在做过了自己的时间记录和分析后,当然了解究竟有多少时间可用于重要事务了。换句话说,有多少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又有多少时间可以用在确有贡献的大事上。
但是,对于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别存太大奢望。一位管理者无论怎样无情地删掉了浪费的部分,其自由时间仍不会太多。
我曾在某银行担任顾问工作两年,研究该行高层管理的结构。这家银行的总裁,应该是我认识的主管中最善于管理时间的了。

高级主管真能自由运用的时间,大概只有1/4。就是说他只有1/4的时间能用在重大事务上,能用在有所贡献的事务上,能用在他应该做的事务上。这种估计一点不假,任何组织都肯定如此。

有些高层人员,在一星期内,留有一天在家工作。许多杂志主编和主持研究的科学家,就常采用此法。

另一个常见的办法,是每天下午都排定一段时间,在家里办公。

一张是有关紧急事件的,一张是做起来自己并无兴趣但却非做不可的。

>> **“认识你自己”这句充满智慧的哲言,对我们一般人来说,真是太难理解了。可是,“认识你的时间”却是任何人只要肯做就能做到的,这是通向贡献和有效性之路。**

第3章 我能贡献什么


效的管理者一定注重贡献,并懂得将自己的工作与长远目标结合起来。他常自问:“对我服务的机构,在绩效和成果上,我能有什么贡献?”他强调的是责任。
(尘泥:首先是要有“责任感”,随之而来才会有贡献)

重视贡献是有效性的关键。所谓有效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自己的工作,包括工作内容、工作水准及其影响;(2)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包括对上司、对同事和对下属;(3)各项管理手段的运用,例如会议或报告等。
(尘泥:做好自己的工作是本分,在此基础上上要“外溢”、要“增值”自己的工作,就要学会售卖自己的成果)
可是大多数的管理者都做不到这一点。他们重视勤奋,但忽略成果。他们耿耿于怀的是:所服务的组织和上司是否亏待了他们,是否该为他们做些什么。

一个人如果只知道埋头苦干,如果老是强调自己的职权,那不论其职位有多高,也只能算是别人的“下属”。反过来说,一个重视贡献的人,一个注意对成果负责的人,即使他位卑职小,也应该算是“高层管理人员”,因为他能对整个机构的经营绩效负责。
(尘泥:有责任心,有担当力的人,就是一枚“管理者”;反之,缺乏责任与担当的管理者是“伪管理者”)

◆ 管理者的承诺

重视贡献,才能使管理者的注意力不为其本身的专长所限,不为其本身的技术所限,不为其本身所属的部门所限,才能看到整体的绩效,同时也才能使他更加重视外部世界。只有外部世界才是产生成果的地方。因此,他会考虑自己的技能、专长、作用,以及所属的单位与整个组织及组织目标的关系。只有这样,他才会凡事都想到顾客、服务对象和病人。

因此,重视贡献的人,其所作所为可能会与其他人卓然不同。

>> 一般机构对成效的要求往往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直接成果;
  2. 树立新的价值观及对这些价值观的重新确认;
  3. 培养与开发明天所需要的人才。

◆ 如何使专业人员的工作卓有成效

对知识工作者来说,尤其应该重视贡献。唯有如此,才能够使他的工作真正有所贡献。
知识工作者并不生产“实物”,他生产的是构想、信息和观念。知识工作者通常是一位专业人员。原则上,只有当他掌握了某种专门知识后,他的工作才能卓有成效。也就是说,他必须有所专长。但是,所谓专长,本身就是片面的、孤立的。一个专业人员的产出必须与其他人的产出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成果。

这意思是说,知识分子有责任让别人了解自己。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都懂得这一点,因为他们都有想把工作干得更好的心理动力,总想了解别人需要什么、发现了什么以及能理解些什么

所谓“通才”,应该也是一位专家,是一位能将其所专的一个小领域与其他广大知识领域联系的专家。
(尘泥:“通才”必须也有专精!)

◆ 正确的人际关系

>> 而在自己的工作上和人际关系上都比较重视贡献的管理者,往往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他的工作也因此而富有成效,这也许是所谓“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真义所在。在以工作或任务为主的环境下,如果我们不能有所成就,那就算我们能与人和谐相处,愉快交谈,又有什么意义呢?反过来说,如果能在工作上取得成绩,即使偶尔疾言厉色,也不至于影响人际关系的。
(尘泥:和光同尘、一团和气有🐦个意思!)

但这三个人有一项共同点:他们都能忠诚待人,令人乐于亲近。他们三人待人的方式虽各有不同,但都把人际关系建立在“贡献”的基础上。他们能与人密切合作,凡事都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当然,他们也要面临许多严峻的人事决策,但是从来没有受到所谓人际关系的困扰。他们所做的人事决策,人人都视为理所当然。

▪ 互相沟通;
▪ 团队合作;
▪ 自我发展;
▪ 培养他人。

各路英雄的合作,贵在自动自发,贵在能依循情势的逻辑和任务的需要,而非仅依赖正式的组织结构。
(尘泥:多方协作中,如果不是依靠各方自发互相 cover 而是依靠“组织规划”,那其成效实在要打个问号!)

在一个医院里,如果人人都已将重视贡献,养成了一种近乎天性的习惯,则他们的配合和协作肯定不会有困难。反之,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则纵然有最完善的制度、有各式各样的委员会、有会议、有通告、有命令,也仍然不可能有这样的横向沟通,也不可能自然形成一个以正确的任务为中心的工作团队。
(尘泥:某种意义上,团队文化建设、凝聚力建设优先于规章制度建设)

在今天,我们的问题是如何建立最低限度的必要沟通,以使我们能相互了解,能认识彼此的需要、目标、感受和处事方式。而纯信息能告诉我们什么呢?唯有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通过语言或文字,才能达到沟通的目的。
(尘泥:多次遇到这样的场景,钉钉上或者电话里各执一词、自说自话,一旦当面沟通立刻可以 touch 到痛点,问题得以迎刃而解。所以,日常工作中,就我个人而言,我一般都倾向于登门拜访业务方,不就是跑跑腿嘛!就当锻炼了😃)

寻求自我发展。这样的管理者设定的标准,一定不是他个人认定的标准,而是以任务需求为基础的标准。而且,他设定的标准,一般来说要求很高,是高度的期望,是远大的目标,是具有重大冲击力的工作。

>> 关于自我发展,我们所知的还很有限。但是我们可以断言:一般人都是根据自己设定的目标和要求成长起来的,知识工作者更是如此。他们自己认为应有怎样的成就,就会有怎样的成长。如果他们对自己的要求不严,就只能原地踏步,不会有任何发展。反之,如果对自己要求很高,他们就一定能成长为杰出的人物,而所费的工夫也不见得比那些没出息的人更多。

◆ 有效的会议

讨论会、协调会和简报会

有效的管理者在会议开始时,会先说明会议的目的和要求达成的贡献。同时,他还要设法让会议紧紧围绕着主题。他绝不会使会议成为一次摆龙门阵的机会,任大家随便发言。

第4章 如何发挥人的长处


效的管理者能使人发挥其长处。他知道只抓住缺点和短处是干不成任何事的,为实现目标,必须用人所长——用其同事之所长、用其上级之所长和用其本身之所长。利用好这些长处可以给你带来真正的机会。充分发挥人的长处,才是组织存在的唯一目的。要知道任何人都必定有很多缺点和短处,而缺点和短处几乎是不可能改变的。但是我们却可以设法使其不发生作用。管理者的任务,就是要充分运用每一个人的长处,共同完成任务。

◆ 要用人所长

所以,他的用人决策,不在于如何克服人的短处,而在于如何发挥人的长处。

后来的事实,证明了格兰特将军的受命,正是南北战争的转折点。这也说明了林肯的用人政策,是求其人能发挥所长,而不求其人是个“完人”。

所以,在那段时期,林肯麾下每一位“无缺点”的将领,一个一个都被李将军手下拥有“一技之长”的将领击败了。

重视一个人的长处,也就是要对他的工作绩效提出要求。

如果管理者不在用人之前先问自己“他能做些什么”,那可以肯定他的下属绝难有贡献,这就等于他已经事先对下属的不称职采取了宽容的态度。这样的管理者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真正“苛求的上司”(实际上懂得用人的上司大部分都是“苛求”的上司),总是先发掘一个人最擅长做些什么,再来“苛求”他做些什么。

组织有一种特殊的手段,它既可以使人的长处得到发挥,又可以使人的短处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林肯起初也重视亲近的朋友,例如当时的国防部长斯坦顿。但是直到后来与僚属保持距离,林肯才成为一位有效的管理者。

保持一定的距离,他们才能建立起人人各有所长的团队。

1.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不会将职位设计成只有上帝才能胜任。

所以,有效的管理者,第一项任务就是要将自己管辖下的职位都设置得合情合理。

知识工作者职位的设计,还应该能够使人及早发现自己是否适合该职位。

因此,知识工作者是否适合某一职位,便只有靠实际的工作绩效才能印证了。

可是知识工作者则大不相同:某人在某一组织能有什么贡献,他本身的知识和技能是一个因素,组织的价值观和目标也是同样重要的因素。一位年轻人在某一组织也许颇有贡献,而换到另一组织后,说不定完全不行了。而前后两个组织,表面上看来也许完全相同。

一个人在年轻时,要调动工作并不难。至少在西方国家,年轻人转换行业司空见惯。但是,如果某人在同一组织里干了十年以上,再想动就难了,尤其是那些工作缺乏成效的人,就更为困难。所以,一位年轻的知识工作者,应该趁早做自我检讨:“就我的能力来看,我在这个组织中担任这个工作,是不是最适合?”

但是,如果他初任的职位涵盖太小,工作太简单,同时这职位又正是不需要经验,不能考验他能做什么的,那么他根本就无法做这样的自我检讨了,当然也更无从回答了。

所有的调查,几乎都得到同样的结论:凡是最能充分发挥其长处,而且最受到挑战的人,他的工作肯定最起劲,也肯定最能有所成就。而对工作不满的人,大都是异口同声地埋怨:“他们没有让我充分发挥所长!”
(尘泥:不拘一格降人才,敢于加压,敢挑重担!)

年轻的知识工作者的职位涵盖范围太窄,不足以向他的能力挑战,其结果不是他自请离职,便是很快地变成了“老油条”。我们常听到许多主管感慨地说:想不到满怀壮志的年轻人,会一个接一个消沉下去。其实这不怪别人,只能怪这些主管,是他们自己冻结了年轻人的热情,他们将职位设计得涵盖范围太窄了。

换言之,有效的管理者在决定将某人安置于某职位之前,会先仔细考虑这个人的条件,而且他考虑时绝不会只局限于这个职位。
(尘泥:就好比晋升,推荐某人晋升,一定要规划好其未来的发展之路并加以引导、协助,而绝不仅仅是将其 PUSH 上去而已)

如果一位主管专找下属的缺点——例如我们的考评制度,这必将破坏主管与下属之间的团结。许多管理者虽然实际上已把考评制度束之高阁,但是他们仍然有敏锐的直觉。他们认为面谈考评是找下属的错误和缺点,因此对这种制度索然寡味。这看法的确情有可原。病人找医生,医生的责任当然是找出病人的毛病,这原是自古以来医生和病人之间天经地义的关系。可是,将这层关系用到主管和下属之间,就有不伦不类之嫌,会造成双方无法合作。所以,管理者不肯运用考评制度是不足为奇的。考评制度的确是一种错误的工具,用错了地方,也弄错了目标。

因此,有效的管理者,通常总有他自己的一套与众不同的考评方式。这套方式,第一步是列出对某人过去职务和现任职务所期望的贡献,再把某人的实际绩效记录与这项期望贡献相对照,然后检讨下面的四个问题:
(1)哪方面的工作他确实做得很好?
(2)因此,哪方面的工作他可能会做得更好?
(3)为了充分发挥他的长处,他还应该再学习或获得哪些知识?
(4)如果我有个儿子或女儿,我愿意让我的子女在他的指导下工作吗?
a.如果愿意,理由是什么?
b.如果不愿意,理由是什么?

身为他人下属者,尤其是年轻、聪明和有志向的人,通常都会以一位有魄力的上司为楷模而塑造自己。

正直的品格本身并不一定能成就什么,但是一个人如果缺乏正直和诚实,则足以败事。所以人在这方面的缺点,不能仅视为绩效的限制。有这种缺点的人,没有资格做管理者。
(尘泥:不正直者,直接 OUT!)

4.第四个原则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知道在用人之所长的同时,必须容忍人之所短。

人要向上,必须有大志,自视甚高,以天下为己任(同样地,反之也未必尽然)

西方谚语说:“仆从眼中无英雄。与英雄接近的人,总能发现英雄的缺点。但仆从眼中所见英雄的缺点,无害其为英雄,更无害于他们在历史舞台上呼风唤雨。”

所以,有效的管理者会问:“这个人在某方面是否确有长处?他的长处,是否确为某一任务所需?这个人如果担当这项任务,是否确能表现得与众不同?”如果答案为“是”,那就不必犹豫,而沿用此人。

俗语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但是有效的管理者却不这样想。他知道,三个臭皮匠,往往还比不上一个臭皮匠,因为他们会各行其是。有效的管理者知道,要说人的能力,就必须具体到能不能完成任务。他们不喜欢笼统地说某人是个“能人”,而只会说某人在完成某项任务方面是个“能人”。这些管理者总是结合具体任务来寻找别人的长处,以达用人之长的目的。

那位总经理还有一套手法:只要一位主管说起“少不了某人”,他便立刻将那位“少不了的某人”调职。他说:“一位主管如果说少不了某人,那么不是主管不行,就肯定是那位少不了的某人不行,甚至于两人都不行。所以,我每次听到这句话,就会设法尽快找出答案来。”
(尘泥:哈哈哈哈😃)

反过来说,对一个没有突出表现的人,尤其是一个没有突出表现的主管,应该无情地调职,这是管理者的责任。任他留下来,必将影响全体人员,而且对于整个组织也是不公平的。对他的下属,则尤为不公平,因为主管无能,则不啻剥夺了下属发挥长处的机会。而且,对于他本身,也是一种残忍。不管是否承认,他肯定自知能力不够。结果此人不是饱受压力和痛苦的煎熬,就必是默默祈求早日脱离苦海。
(尘泥:心要慈,手要快)

但是马歇尔将军还认为,将一位不称职人员调职,与其说是反映了对这个人的看法,倒不如说是对任命他的人有看法。他说:“某人不称职,只是不称’此’职,并不是说他也肯定不能胜任别的职务。所以,选派某人出任这个职务,是我的错误,我应该负责再给他找到适合的工作。”

到了1942年,由于马歇尔将军的用人得当,已替美国造就了一大批有史以来最能干的将领。经他提拔的将领,几乎无人失败,而且他们都是第一流的人才。

总结一句:用人所长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是一个组织工作是否有效的关键,也是知识工作者和社会不可或缺的素质。

◆ 如何管理上司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还要设法充分发挥上司的长处,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我却很少看见哪位管理者注意如何管理上司的课题。他们也许会说:“管理下属,我没有什么困难。但是我如何能管理我的上司呢?”管理上司其实不难,但只有有效的管理者才能了解其中的奥妙,就在于运用上司的长处。
在具体做法上当然应该谨慎小心。实际上,如果上级主管的能力不够,下属通常是无法爬升上去的。

上司既然是人,所以肯定有其长处,也肯定有其短处。若能在上司的长处上下工夫,协助他做好想做的工作,便能使上司有效,下属也才能有效。反之,如果下属总强调上司的短处,那就像上司强调下属的短处一样,结果将一无所成。

所以,有效的管理者常问:“我的上司究竟能做些什么?他曾有过什么成就?要使他发挥他的长处,他还需要知道些什么?他需要我完成什么?”

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他的上司是人,所以也知道他的上司一定自有一套有效的方式,他会设法探寻出上司的这套方式。所谓方式,也许只是某种态度和某种习惯,但这些态度和习惯却是客观存在的。

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读者型”和“听者型”。

◆ 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

>> 这样看来,所谓“别人不让我干”,恐怕是惰性和没有勇气的借口吧。就算是客观条件真有限制(事实上任何人做任何事均免不了有限制),也一定仍然可以做出许多有意义的重要工作来。有效的管理者会发掘机会。他只要先问:“我到底能做些什么?”他准能找出许许多多重大的工作,就只怕他的时间和资源不够而已。
(尘泥:只有自己才可以给自己设限,真正有主动性的同学,无时不刻不在思索如何达成目标)

我们只要注意认识我们的下属,观察我们的上司,多问“此人能做些什么”,而不必问“此人不能做些什么”,最后我们肯定能养成重视人之所长及善用人之所长的态度。久而久之,我们也能以同样的问题来问自己了。

第5章 要事优先


有成效如果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就是善于集中精力。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总是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先做(first things first),而且一次只做好一件事(do one thing at a time)。
为什么需要集中精力?这不但是管理者工作性质的需要,也是由人的特点决定的。至少有几项因素是尽人皆知的:首先,我们要做的贡献太多,而时间有限。任何一项有关管理者贡献的分析,都显示出管理者的重要工作非常多。任何一项有关管理者时间的分析,都显示出管理者的时间实在少得可怜。不管一位管理者如何善于管理其时间,总有绝大部分时间非他本人所能控制。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总是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先做(first things first),而且一次只做好一件事(do one thing at a time)。

同样地,一位管理者越想发挥长处,就越感到应在重大的机会上,集中一切可用的长处。这是获得成果的唯一办法。
(尘泥: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越能集中我们的时间、努力和资源,我们所能完成的工作也就越多。

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就是因为他能每次专心只做好一件事。

◆ 摆脱昨天

所有的组织都很容易染上这种毛病,即不能正确地看待过去的成功和失败,在政府机构中这种情况更为常见。

奉劝各大公司的企业家在抱怨政府官僚习气的同时,也检讨自己的公司是否充满了形形色色的“控制机制”,其实却什么也控制不了。自己的公司是否在进行种种研究,其实只是用来掩饰自己缺乏果断?自己的公司是否拥有各方面的人才,其实只是为了表示你们“有”各种研究和“有”各种关系?自己的公司是否沉湎于昨天的过时产品,浪费自己的主要智囊人物的时间,也扼杀了明天的产品?再奉劝各学术机构,也请别再谴责大型企业里惊人的浪费现象了,在会议上,他们同样会为已过时的学科列入必修课而力争。

社会组织恰如生物有机体,必须保持小而精的状态。

要准备克服重大困难的手段,唯一靠得住的办法只有靠最有才干的人来主持。但是最有才干的人,通常总是太忙了。如果不把他原有的负荷减轻,怎能期望他再承担新的工作?

当然,有人会想到另聘新人来负责新工作,但这太冒险了。我们增添新人,大部分是增添在已有成规可循的工作上。而对于新工作,我们应责成确能证明有能力的人来担任。老实说,做一项新工作,本身就是一场赌博;倘若再另聘新人来做,就更是赌上加赌了。我们都亲眼见过许多人在其他单位工作成绩非常卓越,而转到我们的单位工作时却一败涂地。这类教训实在应该记取。

任用新人,可用在“比高层略低”的职位上,用在已有成规或目标明确的职位上。

所以,严格说来,我们的问题不是缺乏“创意”,所缺乏的只是创意的执行。

推陈才能出新,这是放诸四海皆准的原则。

◆ 先后次序的考虑

在管理者面前,摆着许多值得去做的工作,但管理者的时间却非常有限。未来的机会也很多,但能抓得住机会的能人却太少。而且,管理者还难免会遇到不少问题和危机。
因此,这就涉及哪些事情需要优先处理,而哪些事情可以缓一缓再办的决策了。那么,到底根据什么来做这一决策呢?是由管理者来决定,还是由压力来决定?但是,不论如何决定,工作量总得配合我们可用时间的多寡;也只有在我们确有足够的人力去做时,才能为我们带来机会。

按压力来决定优先,还会产生另一种后果:组织中的高层,必将不肯做任何决定。一般来说一件新任务肯定不是为了解决昨天的困难,而是为了一个新的明天,所以总是可以缓办的。而且说到压力,往往总是为了昨天。高层既然让压力来决定优先,那么对于非现有人力所能做的任务,自然会不免忽略。高层必然会疏于注意组织之“外”,必将与组织的外界现实脱节。而只有外部世界,才可能产生成果。

很多管理者不能做到集中精力于某项工作,其主要困难在于他们确定不了哪些事情可以缓一缓,就是说要能确定哪些事情可以暂时不去做,并且能把这一决定坚持到底。
(尘泥:要会“舍”,敢于“舍”,稳妥“舍”。“舍”是撤退,不是溃退。)

由于被搁置实际上等于被取消,所以管理者都不敢轻易地延缓任何工作。

列举一份第一优先的工作单,事事都办,但均浅尝辄止,显然容易得多。这样经常能使人人皆大欢喜,然而结果却是一事无成。

>> **以下是几条可帮助确定优先次序的重要原则,每条都与勇气密切相关:
** 重将来而不重过去;
▪** 重视机会,不能只看到困难;
** 选择自己的方向,而不盲从;
▪** 目标要高,要有新意,不能只求安全和方便。**
(尘泥:首先要用“勇气”!)

大凡从事研究的科学家选择研究课题时,如果着眼于易于成功而非着眼于接受挑战,那他们纵然能够成功,其成功也相当有限。他们的成功,也许可以使他们的名字在别人的论文中出现,但却不能创造出一条以他们的姓名命名的“某某氏定律”来。所以真正的成就,只属于那些善于抓住机会选定研究课题的人,属于那些能把别人确立的准则只当做制约因素,而不当做决定因素的人。

同样的道理,在企业经营方面,成功的事业,不是迁就现有产品线来开发新产品的事业,而是以开发新技术或开发新事业为宗旨的事业。当然,如果说创新有风险、有艰辛、有不确定性,那么不管创新是大是小,同样是有风险、艰辛和不确定性。化机会为成果,肯定比解决旧问题更有生产性。解决旧问题,总不过是恢复昨天的平衡而已。

要想集中精力,全神贯注于一项工作,首先要有足够的勇气,要敢于决定真正该做和真正先做的工作。只有这样,管理者才能成为时间和任务的“主宰”,而不会成为它们的奴隶。

第6章 决策的要素

有效的管理者不做太多的决策。他们所做的,都是重大的决策。他们重视的,是分辨什么问题为例行性的,什么问题为策略性的,而不重视“解决问题”。

他们知道在整个决策过程中,最费时的不是决策的本身,而是决策的推行。一项决策如果不能付诸行动,就称不上是真正的决策,最多只是一种良好的意愿。

也就是说,有效的决策虽然是以高层次的理性认识为基础,但决策的推行却必须尽可能地接近工作层面,必须力求简单。

◆ 有关决策的案例研究

因此,费尔有了第一个重要观念:贝尔公司虽是民营企业,但是应该比任何政府机关都更加照顾社会大众的利益,而且更为积极。

所以,费尔担任公司总裁后,提出了“为社会提供服务是公司的根本目标”的口号。

费尔先生的第三个大决策,是为公司建立了贝尔研究所,并成为企业界最成功的科学研究机构之一。

费尔的构想,是发行一种AT&T(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普通股。但他设计的这种股票,与当时的投机性股票完全不同。他的设计着眼于社会大众,尤其是当时新兴的所谓“莎莉姑妈”的中产阶层的主妇。“莎莉姑妈”手头拥有游资,想投资,但却担不起风险。

直到今天,AT&T普通股仍旧是美国和加拿大中产阶层投资的对象。

通用公司原是由几个企业合并而成,但是在合并后,各部门的主管,都像是独立部落的酋长,完全不听“王命”。

他们解决问题,都着眼于最高层次的观念性的认识。他们先透彻地思考该决定的是什么,然后研究制定决策应采用的原则。换句话说,他们的决策,不是为了适应当时的临时需要,而是战略性的考虑。所以,他们做了创新性的重大决策。

◆ 决策的五个要素

>>
▪ 要确实了解问题的性质,如果问题是经常性的,那就只能通过一项建立规则或原则的决策才能解决。
▪ 要确实找出解决问题时必须满足的界限,换言之,应找出问题的“边界条件”。
▪ 仔细思考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是什么,以及这些方案必须满足哪些条件,然后再考虑必要的妥协、适应及让步事项,以期该决策能被接受。
▪ 决策方案要同时兼顾执行措施,让决策变成可以被贯彻的行动。
▪ 在执行的过程中重视反馈,以印证决策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这就是有效决策的五个要素。以下我们一一予以较详细的说明。

真正偶然性的例外事件实在少之又少。但是,一旦发生时,我们必须自问:这究竟是一次“真正的偶发事件”,还是另一种“经常事件”的首次出现?
这也就是我们要介绍的第四类问题:首次出现的“经常事件”。

一位有效的决策者碰到问题,总是先假定该问题为“经常性质”。他总是先假定该问题是一种表面现象,另有根本性的问题存在。他要找出真正的问题,不会只满足于解决表面现象这类问题。
即使问题确实是偶发性的,有经验的决策者也会先怀疑这是不是另一项新的经常问题的首次出现。

社会生活及政治生活中最显著的一项事实是:暂时性的事物往往具有永久性。这类的例子很多,比如英国的旅馆登记制、法国的房屋租赁管制,以及美国政府中的许多“临时建筑”,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草草创设的。

西方有一句谚语说:“法律越复杂,律师越无能。”

同样的道理,一位管理者如果天天要做决策,时时要做决策,那恰恰说明他是个疏懒和无效的人。

用科学的术语来说,这就是所谓“边界条件”。一项有效的决策必须符合边界条件,必须足以达成目的。

在各种不同的可能决策中要识别出哪项决策最危险(所谓最危险的决策,就是勉强可行的决策,唯有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才可能达成的决策),也必须了解边界条件。
(尘泥:研发项目排期时,若处处依赖各方的“正常发挥”才可恰好完成目标,那这个计划本身就是高风险的)

决策的第三个要素,是研究“正确”的决策是什么,而不是研究“能为人接受”的决策是什么。

人总有采取折中办法的倾向,如果我们不知道符合规范及边界条件的“正确”决策是什么,就无法辨别正确的折中和错误的折中之间的区别,最终不免走到错误的折中的方向去。

>> **你当然可以折中,不过你必须先告诉我们什么是正确的,我们才能有正确的折中。”**

决策的第四个要素,是化决策为行动。

边界条件

(尘泥:边界条件可以构成一个封闭决策区域,类似于射箭的箭靶,由不同的得分环组成。首先要知道箭靶所在,其次再努力射中靶心)

事实上,一项决策如果没有列举一条一条的行动步骤,并指派为某某人的工作和责任,那便不能算是一项决策,最多只是一种意愿而已。

(尘泥:就好比系分评审,条条理理,罗列清晰,不是走过场,是要真·可执行结果)

决策中没有行动的承诺,没有指定何人负责执行。所以,组织的成员看到颁布的政策时,总不免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以为上级只不过是说说罢了。

若要化决策为行动,首先必须明确无误地回答下面几个问题:谁应该了解这项决策?应该采取什么行动?谁采取行动?这些行动应如何进行,才能使执行的人有所遵循?特别是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问题,通常最容易被人忽略,以至于即使有了结果,也是灾难性的。

经过一番努力,两个国家的工厂都经营得非常成功。但是其中一个厂的厂长过于卖力,设定了过高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结果在当地找不到适当人选来接管。

(尘泥:好比写代码,必须考虑接锅侠(外包、全栈、新手、未来的自己,等)🤣 写得“高端”的代码未必是好代码)

所以,如果某一新计划应有某项行为,实际上却在鼓励另一类行为的话,则人人都会明白:原来高层的期望不过如此,所谓变革只是空口说说而已。

决策的最后一个要素,是应在决策中建立一项信息反馈制度,以便经常对决策所预期的成果做实际的印证。

我们需要组织化的信息作为反馈。我们需要数字,也需要报告,可是如果反馈不能反映实际情况,我们又不肯亲自察看,那么我们缺乏有效性也就不该怨谁了。

第7章 有效的决策

本章内容不是在微信读书上阅读的,而是在前端十组的读书会上现场阅读的,记录要点就一个。

有效的决策要有“不一样的声音”
(一)如果一项决策在审议时,没有反对的声音,那么往往是有害的。辟如进行需求评审、设计评审,如果会议平淡如水,势必成为走过场,会给后续的实际开发带来很多的变数与痛苦。我相信人无完人,需求稿、设计稿一定有不少漏洞和缺失,不发出不一样的声音,最后害了大家和自己,不能达成目标,徒劳无功。
(二)一项决策在审议时,如果有 A、B 两方,即便最后是 A 方得胜,一般 A 方方案也会吸收一部分 B 方内容,使得自己更加完善。
(三)B 方案即便落败,也可以成为 Plan B,一旦形势有变,Plan A 无法顺利实施,立刻抛出 Plan B 而不至于束手无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