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
继承是面向对象的三大特征之一。可以是的子类具有父类的属性和方法,还可以在子类中重新定义,追加属性和方法。
继承的格式
public class 子类名 extends 父类名{}
子类的特点:
子类可以有父类的内容
-
继承的好处和弊端
好处
提高了代码的复用性(多个类相同的成员可以放到同一个类中)
提高了代码的维护性(如果方法的代码需要修改,只修改一触即可)
弊端
继承让类与类之间产生了关系,类的耦合性增强,当父类放生变化时子类实现也不得不跟着变化,消弱了子类的独立性
继承中变量的访问特点
在子类方法中访问一个变量
继承中构造方法的访问特点
子类中所有的构造方法默认都会访问父类中的无参构造方法
- 因为子类会继承父类中的数据,可能还会使用父类的数据。所以,子类初始化之前,一点更要先完成父类数据的初始化
- 每一个子类构造方法的第一条语句默认都是:super()
如果父类中没有无参构造,只有带参构造,该怎么办?
方法重写的应用
当子类需要父类的功能,而主题子类有自己特有的内容时,可以重写父类中的方法,这样既有了父类的功能,有定义了子类特有的内容
方法重写注意事项
私有方法不能被重写(父类私有成员是不能被继承的)
-
Java中继承的注意事项
Java中只支持单继承,不支持多继承
-
状态修饰符
final
final关键字是最终的的意思,可以修饰成员方法,成员变量,类
final修饰的特点
修饰方法:表明该方法是最终方法,不能被重写
- 修饰变量:表明该变量是常量,不能再次被赋值
-
final修饰局部变量
如果变量是基本类型:final修饰指的是基本类型的数据值不能发生改变
如果变量是引用类型:final修饰指的是引用类型的地址值不能发生改变,但是地址值里面的内容可以发生改变
static
static 关键字是静态的意思,可以修饰成员方法,成员变量
static修饰的特点
被类的所有对象共享
这也是我们判断是否使用关键字的条件
静态的成员方法
- 能访问静态的成员变量
- 能访问静态的成员方法
封装
封装概述
是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对客观世界的模拟,客观世界类成员变量都是隐藏在对象内部的,外部无法直接操作封装原则
将类的某些信息隐藏在类的内部,不允许外部程序直接访问,而是通过该类提供的方法来实现随隐藏信息的操作和访问
成员变量private,提供对应的get()、set()方法封装的好处
通过方法来控制成员变量的操作,提高了代码的安全性。把代码
用方法进行封装,提高了代码的复用性
多态
多态概述
同一个对象,在不同时刻表现出来的不同形态
多态的前提和实现
多态的好处和弊端
好处
- 提高了重写的扩展性
具体体现:定义方法的时候,使用父类型作为参数,将来在使用的时候,使用具体的子类型参与操作
弊端
抽象类
在Java中,一个没有方法体的方法一个定义为抽象方法,而类中如果有抽象方法,该类必须定义为抽象类
抽象类的特点
- 抽象类和抽象方法必须使用abstract关键字修饰
- 抽象类中不一定有抽象方法,有抽象方法的类一定是抽象类
- 抽象类不能实例化
- 可以通过多态的方式,通过子类的实例化,这叫抽象类多态
抽象类的子类
成员变量
- 可以是变量
- 也可以是常量
- 构造方法
- 有构造方法,但是不能实例化
- 用于子类访问父类数据的初始化
- 成员方法
- 可以有抽象方法;限定子类必须完成某些动作
- 也可以有非抽象方法;提高代码复用性
接口
接口概述
接口就是一种公共的规范标准,只要符合规范,大家都可以使用
Java中的接口更多的是体现在对行为的抽象
接口的特点
- 接口用关键字interface修饰
- 类实现接口用implements表示
- 接口不能实例化
- 参照多态的方式,通过实现类对象实例化,这叫多态对象
- 多态的形式:具体类多态,抽象类多态,接口多态
- 多态的前提:有继承或者实现关系,有方法重写,有父类/接口引用指向(子/实现)类对象
接口的实现类
成员变量
- 只能是常量
- 默认修饰符:public static final
- 构造方法
- 接口没有构造方法,因为接口主要是对行为进行抽象,是没有具体存在
- 一个类如果没有父类,默认继承自object类
成员方法
类和类的关系
- 继承关系,只能单继承,但是可以多层
- 类和接口的关系
- 实现关系,可以单实现,还可以在继承一个类的同时实现多个接口
接口和接口的关系
成员区别
- 抽象类: 变量,常量;有构造方法;有抽象方法,也有非抽象方法
- 接口: 常量 ,抽象方法
- 关系区别
- 类和类: 继承,单继承
- 类与接口: 实现,可以单实现,也可以多实现
- 接口与接口: 继承,单继承,多继承
- 设计理念
- 抽象类: 对类抽象,包括属性,行为
- 接口: 对行为抽象,主要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