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药的使用的同时,需要同时检查凝血功能

    指标 参考值范围 单位 备注
    正常对照PT值 11.3 S pt就是凝血酶原时间,是反应人体外源性凝血途径的指标,正常范围是11-13秒,超过正常对照3秒以上有临床意义。
    凝血酶原时间(PT) 9.4-12.5 S 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导致血浆凝固所需要的时间[4]

    凝血酶原时间简称PT,是在缺乏血小板的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因子后,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导致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6] | | 活动度 | 70.0-150.0 | % | (正常人凝血酶原时间-8.7)/(患者凝血酶原时间-8.7)×100% | |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 0.87-1.15 | | 应用法华林时控制在2-3 | |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 25.1-36.5 | S | 是在受检血浆中加入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试剂和钙离子后,观察血浆凝固所需要的时间[7] | | 凝血酶时间(TT) | 10.3-16.6 | S | 凝血酶时间简称TT,是在血浆中加入标准化的凝血酶原后血液凝固的时间。正常范围 16~18s;超过正常对照3s以上为异常。[6] | | 纤维蛋白原(FIB) | 2.000-4.000 | g/L | 纤维蛋白原是纤维蛋白的前体, 在凝血的最后阶段,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纤维蛋白,使血液凝固 | | D-二聚体 | <500 | ug/L FEU | 急性血栓形成的一个敏感的标记物,代表血块在血液血管循环中形成[2]

    最常见的原因就是人体内有新鲜的血栓形成[3] |

    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是检测身体凝血机制,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升高见于高凝状态,容易发生血栓。
    反之,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缩短,说明凝血功能差,容易导致出血。
    前者应抗凝治疗,后者应该应用止血药物或应用凝血因子治疗。[1]

    image.png

    image.png

    复查的时候,需要查血小板,以及D-二聚体。
    ################################################################################
    根据[8]
    观察组服用1年
    对照组服用1个月
    image.png
    image.png

    该研究结果显示,脑出血概率4/99。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二次脑梗复发概率为6/80=7.5%,短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二次脑梗复发概率为18/99。

    该论文的引文中提到:
    但近年研究表明,服用阿司匹林抗凝治疗的脑梗 死患者中,出血风险逐渐增加,这使得阿司匹林在脑 梗死二级预防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评估,目前对其疗 效与安全性也仍存在较多争议∞J。为此,本研究对长 期服用阿司匹林抗凝治疗的脑梗死患者进行随访观 察,并与短期服用的患者对比分析,旨在更加全面的 了解阿司匹林的抗凝效果及所带来的出血风险,为实 际选择提供更多临床数据支持。在阿司匹林的剂量 选择中,目前医学界普遍将75—150 mg作为老年患 者长期服用的合适剂量范围,多种数据均表明将剂量 控制在该范围内时,药物疗效与不良反应可达到有效 平衡,因此本组研究选择100 mg/d作为El服剂量。 对比结果显示,在两组凝血指标的检查中,表明长期 服用阿司匹林可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 本组研究中,两组虽然在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 出血的发生率上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上消化道出血 的发生率却可达21.25%,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表明长 期服用阿司匹林会增加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另在 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对比中,可发现两组均出现胃肠道 反应、皮疹、白细胞下降的常见不良反应,但发生率均 ·673· 处同一水平,提示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是否长期服 用无明显相关性,可能与患者体质、胃粘膜防御机制 有一定关系”]。本研究还经随访统计了两组脑梗死 复发率,结果显示观察组疾病复发率仅为7.50%,与 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也直接证实长期使用阿司匹林 抗凝治疗对脑梗死二级预防的有效性,这与孙毅鸿旧。 等的研究结果一致。
    ########################################################################################
    Reference:
    [1]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是检测身体什么?
    [2]血浆d二聚体高什么意思
    [3]d二聚体偏高怎么回事
    [4]凝血酶时间多少是正常
    [5]pt正常对照值?
    [6]凝血酶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区别
    [7]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是什么意思
    [8] 长期阿司匹林抗凝治疗脑梗死的凝血指标变化及出血风险- 涂隽(TU Jun)。徐依成(xu Yi-cheng) (航天中心医院,北京,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