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组

数组是一种连续存储线性结构,元素类型相同,大小相等,数组是多维的,通过使用整型索引值来访问他们的元素,数组尺寸不能改变

数组的优点
存取速度快
数组的缺点:
事先必须知道数组的长度
插入删除元素很慢
空间通常是有限制的
需要大块连续的内存块
插入删除元素的效率很低


2. 链表


n个节点离散分配,彼此通过指针相连,每个节点只有一个前驱节点,每个节点只有一个后续节点,首节点没有前驱节点,尾节点没有后续节点。
确定一个链表我们只需要头指针,通过头指针就可以把整个链表都能推出来。
image.png


  • 链表优点


空间没有限制
插入删除元素很快


  • 链表缺点


存取速度很慢

  1. 链表又细分了3类:

  • 单向链表
    一个节点指向下一个节点。

  • 双向链表
    一个节点有两个指针域。

  • 循环链表
    能通过任何一个节点找到其他所有的节点,将两种(双向/单向)链表的最后一个结点指向第一个结点从而实现循环。
    操作链表要时刻记住的是:节点中指针域指向的就是另一个节点!

Java实现链表
首先,我们定义一个类作为节点,节点需要有两个属性:

数据域
指针域

  1. public class Node {
  2. //数据域
  3. public int data;
  4. //指针域,指向下一个节点
  5. public Node next;
  6. public Node() {
  7. }
  8. public Node(int data) {
  9. this.data = data;
  10. }
  11. public Node(int data, Node next) {
  12. this.data = data;
  13. this.next = next;
  14. }


如上,一个链表节点对象就创建完成了,但理解链表本身并不难,但做相关的操作却并非易事,其算法包括且不限于:

  • 插入节点
    遍历
    查找
    清空
    销毁
    求长度
    排序
    删除节点
    去重


创建链表&增加节点
创建头节点
Node head = new Node(value);
然后找到尾节点进行插入

  1. /**
  2. * 向链表添加数据
  3. * @param value 要添加的数据
  4. * @param head 头节点
  5. */
  6. public static void addData(int value, Node head) {
  7. //初始化要加入的节点
  8. Node newNode = new Node(value);
  9. //临时节点
  10. Node temp = head;
  11. // 找到尾节点
  12. while (temp.next != null) {
  13. temp = temp.next;
  14. }
  15. // 已经包括了头节点.next为null的情况了~
  16. temp.next = newNode;
  17. }


遍历链表
上面我们已经编写了增加方法,现在遍历一下,从首节点开始,不断往后面找,直到后面的节点没有数据

  1. /**
  2. ● 遍历链表
  3. ● @param head 头节点
  4. */
  5. public static void traverse(Node head) {
  6. //临时节点,从首节点开始
  7. Node temp = head.next;
  8. while (temp != null) {
  9. System.out.println("链表数据:" + temp.data);
  10. //继续下一个
  11. temp = temp.next;
  12. }
  13. }


  1. 栈和队列
    参考什么是堆,栈,堆栈,队列

数组和链表都是线性存储结构的基础,栈和队列都是线性存储结构的应用。


我们将栈可以看成一个放光盘的箱子,箱口与略大与光盘。然后

往箱子里面放东西叫做入栈
往箱子里面取东西叫做出栈
箱子的底部叫做栈底
箱子的顶部叫做栈顶
image.png

说到栈的特性,有一句经典的言语来概括:先进后出,后进先出。

Java实现栈
使用数组实现的叫静态栈
使用链表实现的叫动态栈
沿用上一章节的链表对象Node,创建一个栈对象(栈顶,栈底):

  1. public class Stack {
  2. // 栈顶
  3. public Node stackTop;
  4. // 栈底
  5. public Node stackBottom;
  6. public Stack(Node stackTop, Node stackBottom) {
  7. this.stackTop = stackTop;
  8. this.stackBottom = stackBottom;
  9. }
  10. public Stack() {
  11. }

}
进栈操作
将原本栈顶指向的节点交由新节点来指向,栈顶指向新加入的节点

  1. /**
  2. ● 进栈
  3. ● @param stack 栈
  4. ● @param value 要进栈的元素
  5. */
  6. public static void pushStack(Stack stack, int value) {
  7. // 封装数据成节点
  8. Node newNode = new Node(value);
  9. // 栈顶本来指向的节点交由新节点来指向
  10. newNode.next = stack.stackTop;
  11. // 栈顶指针指向新节点
  12. stack.stackTop = newNode;
  13. }


遍历栈
只要栈顶元素的指针不指向栈底,那么就一直输出遍历结果

  1. /**
  2. ● 遍历栈
  3. ● @param stack
  4. */
  5. public static void traverse(Stack stack) {
  6. Node stackTop = stack.stackTop;
  7. //栈顶元素的指针不指向栈底,那么就一直输出遍历结果
  8. while (stackTop != stack.stackBottom) {
  9. System.out.println("栈数据:" + stackTop.data);
  10. stackTop = stackTop.next;
  11. }


出栈操作
在出栈之前看看该栈是否为空,不为空才出栈
将栈顶的元素的指针(指向下一个节点)赋值给栈顶指针(完成出栈)

  1. /**
  2. ● 出栈(将栈顶的指针指向下一个节点)
  3. ● @param stack
  4. */
  5. public static void popStack(Stack stack) {
  6. // 栈不为空才能出栈
  7. if (stack.stackTop != stack.stackBottom) {
  8. //栈顶元素
  9. Node top = stack.stackTop;
  10. // 栈顶指针指向下一个节点
  11. stack.stackTop = top.next;
  12. System.out.println("栈数据:" + top.data);
  13. }
  14. }


队列


队列非常好理解,我们将队列可以看成我们平时排队打饭。

有新的人加入了 -> 入队
队头的人打饭了 -> 出队
相对于栈而言,队列的特性是:先进先出,后进后出

队列
使用数组实现的叫静态队列
使用链表实现的叫动态队列
这次我就使用数组来实现静态队列。
image.png
Java实现队列

  1. public class Queue {
  2. private Object[] data=null;
  3. private int maxSize; //队列容量
  4. private int front; //队列头,允许删除
  5. private int rear; //队列尾,允许插入
  6. //构造函数
  7. public Queue(){
  8. this(5);
  9. }
  10. public Queue(int initialSize){
  11. if(initialSize >=0){
  12. this.maxSize = initialSize;
  13. data = new Object[initialSize];
  14. front = rear =0;
  15. }else{
  16.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初始化大小不能小于0:" + initialSize);
  17. }
  18. }
  19. //判空
  20. public boolean empty(){
  21. return rear==front?true:false;
  22. }
  23. //入队
  24. public boolean add(E e){
  25. if(rear== maxSize){
  26.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队列已满,无法插入新的元素!");
  27. }else{
  28. data[rear++]=e;
  29. return true;
  30. }
  31. }
  32. //出队
  33. public E poll(){
  34. if(empty()){
  35.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空队列异常!");
  36. }else{
  37. E value = (E) data[front]; //保留队列的front端的元素的值
  38. data[front++] = null; //释放队列的front端的元素
  39. return value;
  40. }
  41. }
  42. //队列长度
  43. public int length(){
  44. return rear-front;
  45. }
  46. /**
  47. * 遍历队列
  48. * @param queue
  49. *
  50. */
  51. public static void traverseQueue(Queue queue) {
  52. // front的位置
  53. int i = queue.front;
  54. while (i != queue.rear) {
  55. System.out.println("队列值:" + queue.data[i]);
  56. //移动front
  57. i = (i + 1) % queue.data.length;
  58. }
  59. }

}
其他队列算法、循环队列、链表结构的队列实现略,读者朋友可自行练习。

二叉树


树是一种非线性的数据结构,相对于线性的数据结构(链表、数组)而言,树的平均运行时间更短(往往与树相关的排序时间复杂度都不会高),
和现实中的树相比,编程的世界中的树一般是“倒”过来看,这样容易我们分析。

image.png

现实中的树是有很多很多个分支的,分支下又有很多很多个分支,如果在程序中实现这个会非常麻烦。因为本来树就是非线性的,而我们计算机的内存是线性存储的,太过复杂的话无法设计出来。
因此,就有了简单又经常用的 -> 二叉树,顾名思义,就是每个分支最多只有两个的树,上图就是二叉树。

一棵树至少会有一个节点(根节点)
树由节点组成,每个节点的数据结构包括一个数据和两个分叉
image.png
a空二叉树, b只有一个根结点, c只有左子树, d只有右子树, e完全二叉树
Java实现二叉树
首先,使用Java类定义节点

  1. public class TreeNode {
  2. // 数据
  3. private int value;
  4. // 左节点
  5. private TreeNode leftNode;
  6. // 右节点
  7. private TreeNode rightNode;
  8. public TreeNode(int value) {
  9. this.value = value;
  10. }
  11. // TODO getter&setter略...


遍历二叉树


二叉树遍历有三种方式:

中序遍历
先访问根节点,然后访问左节点,最后访问右节点(根->左->右)
先序遍历
先访问左节点,然后访问根节点,最后访问右节点(左->根->右)
后序遍历
先访问左节点,然后访问右节点,最后访问根节点(左->右->根)

堆和堆栈


堆内存用来存放由new创建的对象和数组。
在堆中分配的内存,由Java虚拟机的自动垃圾回收器来管理。

‘堆栈’ 就是 ‘栈’,称呼不同而已。

栈的优势是,存取速度比堆要快,仅次于直接位于CPU中的寄存器。但缺点是,存在栈中的数据大小与生存期必须是确定的,缺乏灵活性。另外,栈数据可以共享。
堆的优势是可以动态地分配内存大小,生存期也不必事先告诉编译器,Java的垃圾收集器会自动收走这些不再使用的数据。但缺点是,由于要在运行时动态分配内存,存取速度较慢。

散列表

无论是Set还是Map,我们会发现都会有对应的—>HashSet,HashMap

首先我们也先得回顾一下数据和链表:

链表和数组都可以按照人们的意愿来排列元素的次序,他们可以说是有序的(存储的顺序和取出的顺序是一致的)

这会带来缺点:想要获取某个元素,就要访问所有的元素,直到找到为止,会消耗很多时间。

所以我们需要另外的存储结构:不在意元素顺序,能快速查找元素。其中就有一种常见方式:散列表。

散列表工作原理
散列表为每个对象计算出一个整数,称为散列码。根据这些计算出来的整数(散列码)保存在对应的位置上!即,散列码就是索引。

在Java中,散列表用的是链表数组实现的,每个列表称之为桶。

红黑树


是一种平衡二叉树,TreeSet、TreeMap底层都是红黑树来实现的。
二叉查找树也有个例(最坏)的情况(线性):

线性二叉查找树

上面符合二叉树的特性,但是它是线性的,完全没树的用处,树是要“均衡”才能将它的优点展示出来,比如下面这种:

image.png
因此,就有了平衡树这么一个概念~红黑树就是一种平衡树,它可以保证二叉树基本符合均衡的金字塔结构。
上图就是一个红黑树,红黑树就字面上的意思,有红色的节点,有黑色的节点。

性质1. 节点是红色或黑色。
性质2. 根节点是黑色。
性质3. 每个叶节点(NIL节点,空节点)是黑色的。
性质4. 每个红色节点的两个子节点都是黑色。(从每个叶子到根的所有路径上不能有两个连续的红色节点)
性质5. 从任一节点到其每个叶子的所有路径都包含相同数目的黑色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