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说是看源码,其实应该叫看和想。Spring源码很复杂,我觉得花在思考上的时间至少要和看的时间对等。看了,如果没有花时间想明白,等于白看。
    2. 理解重于记忆。Spring的流程很长,东西很多,如果单纯靠记忆肯定记不过来的,知道每个组件的大体作用以及作用的节点就够了,源码就在那里,又不会跑,记不清了翻翻就看到了,多翻几次就能够慢慢记住了,最开始看的时候不要执着于记忆。
    3. 多做笔记。Spring组件很多,在最开始看的时候,推荐做些笔记,将每个重要接口的作用及关键代码记录下,有时间就看看,最先了解的组件是你切入Spring源码的切口,借助他们能关联到其他的组件。
    4. 多百度。在看一些关键接口或者类时,如果其代码很复杂,先百度下吧,先对其功能有个了解,然后对照着功能看代码会有很大的帮助。
    5. 要多遍地看,反复地看。别想着看一遍就能看明白,在最开始的几次跟着初始化流程看源码时,不要执着于某个细节。先对Spring所有的组件功能有个大体了解,对初始化流程有个大体的了解,这是深入的基础。
    6. 多看日志,多DEBUG。多看日志能够提高你对Spring流程的了解程度,而且在排错时能有效提高效率;DEBUG是看源码最好的一种方式,是解疑的最直接途径,对于有些运行时难以触及的代码,需要你手动创造条件让流程走入此处。
    7. 多总结,多动手。不要仅局限于看和思考,要动手。源码看的仔细,基本能从源码上看出很多Spring组件的使用方式,总结各种组件的使用方法,然后自己定义相应的组件,将其引入Spring中,查看其作用流程,这是你拓展Spring的第一步,既能增强对Spring的理解,也能提高你对Spring的拓展能力。
    8. 不断完善框架。每熟悉一种组件的使用,就添加到自己的 框架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框架,到最后你的框架能够整合Spring大部分好用组件,也是你以后回顾Spring框架的最大助力。
    9. 多看注释,看方法的名称,参数和返回值。看注释,理解类,属性和方法的作用,着重第一段注释;看方法的名称,参数和返回值能对方法的作用有很明显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