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程序中要求参与的计算的数据,必须要保证数据类型的一致性,如果数据类型不一致将发生类型的转换。

一、 自动转换(隐式)

1.1 定义

自动转换:取值范围小的类型自动提升为取值范围大的类型

  • 特点: 代码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自动完成。
  • 规则: 取值范围从小到大。(注意,这里说的是取值范围,并不是字节数,字节数大不一定取值范围就大,比如float的取值范围大于long)
  1. public class Demo01DataType {
  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3. System.out.println(1024); // 这就是一个整数,默认就是int类型
  4. System.out.println(3.14); // 这就是一个浮点数,默认就是double类型
  5. // 左边是long类型,右边是默认的int类型,左右不一样
  6. // 一个等号代表赋值,将右侧的int常量,交给左侧的long变量进行存储
  7. // int --> long,符合了数据范围从小到大的要求
  8. // 这一行代码发生了自动类型转换。
  9. long num1 = 100;
  10. System.out.println(num1); // 100
  11. // 左边是double类型,右边是float类型,左右不一样
  12. // float --> double,符合从小到大的规则
  13. // 也发生了自动类型转换
  14. double num2 = 2.5F;
  15. System.out.println(num2); // 2.5
  16. // 左边是float类型,右边是long类型,左右不一样
  17. // long --> float,范围是float更大一些,符合从小到大的规则
  18. // 也发生了自动类型转换
  19. float num3 = 30L;
  20. System.out.println(num3); // 30.0
  21. }
  22. }

二、强制转换(显式)

2.1 定义

强制类型转换:取值范围大的类型 强制转换成 取值范围小的类型

  • 特点: 代码需要进行特殊的格式处理,不能自动完成。
  • 格式: 范围小的类型 范围小的变量名 = (范围小的类型) 原本范围大的数据。

2.2 转换原理图解

数据类型转换与编码表 - 图1

2.3 注意事项

① 强制类型转换一般不推荐使用,因为有可能发生精度损失(当浮点型转换成整数型时)和数据溢出(当数值不在左侧类型的取值范围内时)。

② 当浮点型转换成整数型时,直接去掉小数位。

③ byte/short/char这三种类型都可以发生数学运算,例如加法“+”。

④ byte/short/char这三种类型在运算的时候,都会被首先提升成为int类型,然后再计算。

⑤ boolean类型不能发生数据类型转换。

  1. public class Demo02DataType {
  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3. // 左边是int类型,右边是long类型,不一样
  4. // long --> int,不是从小到大
  5. // 不能发生自动类型转换!
  6. // 格式:范围小的类型 范围小的变量名 = (范围小的类型) 原本范围大的数据;
  7. int num = (int) 100L;
  8. System.out.println(num);
  9. // long强制转换成为int类型
  10. int num2 = (int) 6000000000L;
  11. System.out.println(num2); // 1705032704
  12. // double --> int,强制类型转换
  13. int num3 = (int) 3.99;
  14. System.out.println(num3); // 3,这并不是四舍五入,所有的小数位都会被舍弃掉
  15. char zifu1 = 'A'; // 这是一个字符型变量,里面是大写字母A
  16. System.out.println(zifu1 + 1); // 66,也就是大写字母A被当做65进行处理
  17. // 计算机的底层会用一个数字(二进制)来代表字符A,就是65
  18. // 一旦char类型进行了数学运算,那么字符就会按照一定的规则翻译成为一个数字
  19. byte num4 = 40; // 注意!右侧的数值大小不能超过左侧的类型范围
  20. byte num5 = 50;
  21. // byte + byte --> int + int --> int
  22. int result1 = num4 + num5;
  23. System.out.println(result1); // 90
  24. short num6 = 60;
  25. // byte + short --> int + int --> int
  26. // int强制转换为short:注意必须保证逻辑上真实大小本来就没有超过short范围,否则会发生数据溢出
  27. short result2 = (short) (num4 + num6);
  28. System.out.println(result2); // 100
  29. }
  30. }

三、编码表

在计算机的内部都是二进制的0、1数据,如何让计算机可以直接识别人类文字的问题呢?就产生出了编码表的概念。

编码表 :就是将人类的文字和一个十进制数进行对应起来组成一张表格。

3.1 ASCII编码表

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

数据类型转换与编码表 - 图2

特别注意如下字符-数值对:

字符 数值
‘0’ 48
‘9’ 57
‘A’ 65
‘Z’ 90
‘a’ 97
‘z’ 122

3.2 Unicode码表

Unicode码表:万国码。也是数字和符号的对照关系,开头0-127部分和ASCII完全一样,但是从128开始包含有更多字符(包括中文等语言)。

  1. public class Demo03DataTypeChar {
  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3. char zifu1 = '1';
  4. System.out.println(zifu1 + 0); // 49
  5. char zifu2 = 'A'; // 其实底层保存的是65数字
  6. char zifu3 = 'c';
  7. // 左侧是int类型,右边是char类型,
  8. // char --> int,确实是从小到大
  9. // 发生了自动类型转换
  10. int num = zifu3;
  11. System.out.println(num); // 99
  12. char zifu4 = '中'; // 正确写法
  13. System.out.println(zifu4 + 0); // 20013
  14. }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