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路由选择
- 由人工配置的网络路由、默认路由、特定主机路由、黑洞路由等路由信息
- 这种人工配置方式简单、开销小。但不能及时适应网络(流量、拓扑等)的变化。
-
动态路由选择
路由器通过路由选择协议,自动获取路由信息
- 比较复杂、开销大。能较好地适应网络状态的变化。
- 使用与大规模网络
因特网采用的路由选择协议
有三个特点:
- 自适应:动态路由选择
- 分布式:因特网中的各路由器通过相互间的信息交互共同完成路由信息的获取和更新。
- 分层次:将整个因特网划分成许多较小的自治系统AS(Autonomous System),在自治系统内部和自治系统外部采用不同类别的路由选择协议,分别进行路由选择。
因特网采用分层次的路由选择协议
- 自治系统内的路由选择简称为域内路由选择
- 自治系统之间的路由选择称为域间路由选择
- 域间路由选择使用外部网关协议EGP这个类别的路由选择协议
- 域内路由选择选用IGP这个类别
- 网关就是路由器,EGP就是ERP,IGP就是IRP
常见路由选择协议
IGP类
路由信息协议RIP
内部网关路由协议IGRP
- 这两个都是基于距离向量
- RIP在因特网上最早使用
- IGRP是思科早期私有的协议,现在已经被EIGRP取代
增强型内部网关路由协议EIGRP
- 思科私有的,用来取代IGRP的混合型路由协议(结合距离向量和链路状态)
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OSPF
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IS-IS
路由器的基本结构
- 路由器分成两大部分,一格式路由选择部分,一个是分组转发部分
- 路由选择部分的核心是路由选择处理机,负责与其他路由器的交互,来更新路由表
- 路由选择处理机出了处理收到的路由报文,还会周期性地给其他路由器发送自己知道的路由信息。
- 分组转发部分分成一组输入端口,一组输出端口,交换结构三部分组成
- 路由表一般仅包含从目的网络到吓一跳的映射
- 路由表需要对网络拓扑变化的计算最优化
- 转发表是由路由表得出的
- 转发表的结构应当使查找过程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