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测试的流程

首先,我会从产品那里拿到原型图,需求文档等文件,然后自己查看,有什么疑问的地方记录下来,然后在需求评审会的时候提出问题,然后进行需求的整改。整改之后复评审,复评审完毕之后确定需求定稿,通过以后,我们来制定一个完整的测试计划。
Ok,第一行我们测试的工作内容定义完成之后,我们会基于这个需求文档来执行我们的测试点的编写,一般会叫上我们的开发进行评审,评审完毕后就是测试用例的的编写。
编写完测试用例之后,我们会参与到我们会发起一个用例评审
测试评审的过程中,我们会叫上产品经理,会叫上开发的相关人员以及测试的每个个参与人员,我们会一起来做这个测试评审。
由各方维度来评估我们的测试覆盖面是否完整,以及说业务流程是否能够很好的覆盖。
Ok,覆盖完了。接着我们会等待到开发,同时再看看用例有什么补充的
当开发后端设计完,利用工具进行接口的调优,
前后端整合完毕后进行冒烟测试,看看软件是否具有可测性
他的这个基本功能是否实现它的正常流程,是否能够实现。如果说能够实现,我们就进入系统测试。如果说冒烟测试不通过,我们就会返回给开发,要求他们自行的修改,让它们提升它们的代码质量。
唉,我们会走到这样一步, ok,进入到系统测试之后,我们结合到之前所定义的测试用例,对我们的系统进行完整的一个版本内容的测试。
测试完成以后,我们再遇到了缺陷,我们会把它进入到缺陷管理工具里面去记录。进去之后呢,然后会追踪开发督促。修改和跟进跟进缺陷的修复进度。
就完成之后,然后对于新版本在做迭代,在做迭代,在做迭代,我们不停的做这个迭代。
Ok,基于这个最终的测试结果,我们会生成一个测试报告。
生成测试报告之后,,我们就会来评估这个系统是否能够达到一个发布的标准。
如果说达到了我们的发布标准,测试通过,唉,ok,我们的系统就上线。

性能测试

  1. 如何选择性能测试工具(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工具,这个工具有什么好处)

这个工具是否支持分布式的部署
这个工具是否主流和满足基本的需求
熟悉的工具

  1. 性能测试的流程
    1. 性能需求分析(了解业务,场景)定义完整的性能测试指标,同步设计性能场景设计
    2. 搭建性能测试环境
    3. 基于场景实现测试脚本
    4. 基于性能需求准备测试数据
    5. 执行测试并采集数据
    6. 性能诊断与分析
    7. 提出性能调优意见(代码问题:开发 数据库:)
    8. 输出报告
  2. 如果在测试过程中,发现响应时间太长了,应该怎么进行下一步分析?

    ui自动化

    seleniu+webdriver

  3. 八大元素定位

  4. 动态元素如何定位

属性会发生变化 id会变化
父级定位子级

  1. 常见的异常解决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