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方式,当然就是超链接的加强版,双向链接嘛,这篇笔记提到之前笔记的某个内容,引用一下。或者把双链当作汇总话题的链接。但这只是把链接由单向变成了双向,但是这样并没有感觉双向链接到底好在哪。😑

    第二种方式,在dailynote使用。简单说就是当你想要创建一个笔记写一点内容时,正确方法不是先到一个笔记本找一个类别,然后新建笔记,很累,每创建一篇都要想它要放在哪里,而且久了,层级越深越难找。正确方法是以日记为核心进行记录,直接选中文字按下ctrl+【利用块引创建一个笔记,这样笔记就默认在这篇日记下了,或者【【引用之前的笔记。此时双链的意义在于,以后整理时有需要再进行移动,原有的块引信息也不会丢失,就算不移动,也可以建立一个这个话题的页面,然后引用这篇笔记就好了😎。

    但这还没完😏。如果你在大纲的某一级列表放一篇文章的块引,然后在子级列表写补充的内容、更新的内容,当你再打开这篇笔记,查看反链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反链竟然成了你这篇文章的历史idea记录。你还可以直接从反链面板拖动之前记录内容到当前文章,从而不断完善你的笔记,又有迹可循,知道哪天记录了关于这篇笔记的什么!真正让笔记自由生长。

    :::info “笔记是一个持续演进的系统,花园则是很好的隐喻,把每个想法,每则信息看作一颗种子,悉心照料它们,有的还能开花结果,与人分享” :::
    另一方面这样的好处是你只要复习dailynote,就可以完全不漏的复习自己的笔记。而不是像原来一样一个类别一个类别的复习,复习压力大,最终只能积灰。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也就自然的养成了无压写日记,回顾日记的习惯了。

    想了解更多见

    我个人对双链接触不久,也在学习改进流程ing。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2022年4月17日:
    目前对双链的看法,不要盲目为了用双链而添加很多的信息,有意把信息碎片化。
    平时的积累是很重要,但也一定少不了最后总结输出的部分,如果一类知识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是有必要进行整理,把之前积累的而现在已经掌握的内容删除掉的。如果一味增加链接,最终不可避免走向chaos。

    2022.04.23
    思源笔记第一次双链实践交流会议,主持人:fly
    学习:之前我用文档树来管理双链的,这次听了fly大佬的讲解之后就打算重构下笔记,只保留Main笔记和Inbox笔记,把块引新建文档的位置设置到Main笔记本的Notes文档树下,即以后只用块引来新建文档,用MOC来管理文档,而抛弃以前用文档树来管理文档的做法,这样更加统一、有体系,以后重构笔记也不需要移动文档了只需要改动双链就可以了。还有之前的笔记本是按PARA来分的,可是看大佬是把文档加PARA的块引就很棒,之前如果一个project做完要归档,需要进行要跨文档移动的操作,就需要等思源重建索引很麻烦,现在用MOC来管理PARA就更加便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