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研究各大厂牌购物流程,在试玩淘宝,京东,拼多多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比较细节的东西,就是拼多多是没有购物车的,相比其他的平台,会在购物车里为了促进用户进行快速消费,平台会在购物车的页面做很多细节化的处理

    比如京东会在购物车页面重点提示商品在参与的活动信息,造成紧迫感促使用户快速下单,以及在加购时到现在商品出现的差价,提高用户在购物时占到便宜的心理活动

    不得不说京东真的是在购物车功能投入了不小的精力

    image.png

    淘宝会在购物车页面添加店铺活动相关信息,如果消费不够将引导其凑单,以及跨店满减;商品现在所处的活动专区优惠提示;快速领取相关店铺满减优惠券;整体页面也比较简洁

    image.png

    而拼多多则是直接跨过了购物车这一步,也可能是因为用户拼单这个概念在购物车不太友好,毕竟如果加购物车的话用户行为路径就会变长[用户选择商品-加购-前往购物车-拼单-拼单成功-商家发货],

    而在这里需要一个操作就是必须得拼单成功,而且如果用户觉得慢不想拼单的话需要取消订单还必须在拼单成功的情况下才能取消订单,对于用户来说这个操作很不友好;

    目前这种[用户选择商品-立即拼单-结账-拼单成功-商家发货]这种快速简洁的方式,既不需要考虑是否拼单成功,取消拼单也不需要过多的去等待,因为如果用户先加购的话,那拼单成功肯定是需要等待的,而让用户等待的这个情景很可能就会给用户造成不好的心理反馈,很可能就会流失一些用户;

    而如果用户直接在详情页进行拼单的话,是可以直接选择跟其他用户直接拼单的,况且在详情页页面是会有一些[xx刚刚进行了拼单]等等一系列的刺激性场景促使用户拼单,也最大限度的解决了犹豫不觉的这个问题,况且加入购物车本身就延长了用户的行为路径,可能刚刚是因为冲动所以加购了,等去购物车的时候发现自己突然不想要了,这就对用户而言可能{突然自己又省了一个亿},但对于平台以及店铺来说就减少了转化率

    决策时间问题:这样一来用户的决策路径变短了,毕竟早期最早期的拼多多依赖的是微信群还有公众号等的一些单品分享来引流的;而用来引流的一些单品大部分都是一些低价的单品,没有去购物车的路径,用户的决策就少了一步,而这一步恰恰容易引发用户冲动消费

    再者就是可以让用户忘记总价,为什么说这个很重要呢,大家可以想想我们在线下购物的时候,总是觉得这个也想要,这个计划也买,但是结账的时候一看到总价,就很可能出现,算了 这个也没那么需要的局面,但拼多多就直接不给你冷静的机会,买就完了,你消费完看账单再懵逼就会想,买都买了 懒得继续操作了 反正总有机会用到

    这些呢可能就是没有购物车的原因,虽然只是小小的一步优化,但是引发的蝴蝶效应却铸就了商业模式重要的一环以至于淘宝京东都扛不住这波截杀

    相对于我们做设计的时候肯定最大程度的想让用户以最快的方式最短的操作路径下单,包括从众心理学(群体动物是没有智商的,你总需要一个领头人来引发这场战(消)争(费)),所以才会出现各种在详情页的各种小提示,比如[某某刚才拼单成功啦][几个人几秒钟前下单了]等一系列促使用户下单的细节设计

    拼多多也算是近几年来比较特别的一个存在,营销方面可以说是业界无人能敌,野蛮增长令人恐惧,甚至连马爸爸都说了,后悔当时没把拼多多截杀才导致现在成为了一个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