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ango框架项目目录结构
setting.py django的全局配置
url 全局路由表 djano中 一个view对应一个路由
wsgi 对于一个runserver服务器的配置
dbsql3 默认文档数据库
managae.py 默认管理
migrations 存放db迁移文件
app下
admin 往往存放配置信息
models 存放数据库模型
tests 测试代码
view web应用视图改中文,修改默认时区
根路径下的setting.py中进行修改
`LANGUAGE_CODE = 'zh-hans' ``TIME_ZONE = 'Asia/Shanghai'`
- django是可以热更新的
 
django项目中模块是应用,模块之间,应用之间是可以相互隔开的。
子应用
作用
有一些业务功能模块需要做到复用。
将工程项目拆分为不同的子功能模块,
在django中以子应用的形式存在
创建
终端进入manage.py所在目录执行命令
python manage.py startapp 子应用名
使用django工具简化命令执行
菜单栏中
pytharm-tools-run manage.py task    
快捷键为
ctrl + alt +r
之后可以直接省去 pythn manage.py直接在工具内执行命令,
ex
创建子应用
startapp 子应用名即可
注册
在全局配置文件setting.py中的 INSTALLED_APP字段下配置
INSTALLED_APPS = ['django.contrib.admin','django.contrib.auth','django.contrib.contenttypes','django.contrib.sessions','django.contrib.messages','django.contrib.staticfiles',# 注册创建的app'projects.apps.ProjectsConfig','interfaces.apps.InterfaceConfig']
创建视图
在projects(示例中创建的app)/views.py中编写视图代码
# 函数式视图方法编写,有缺陷,当视图量很多的时候非常不方便管理 易混乱def index(request):'''index 视图:param request: 前端发送来的请求信息会放在request中:httprequest对象,包含前端用户的所有请求信息:return: 必须返回一个httpresponse对象或者子对象'''if request.method == "GET":return HttpResponse("Get请求 hello addicated")elif request.method == "POST":return HttpResponse("POST 请求来啦")else:return HttpResponse("是其他请求")# 类视图class IndexView(View):'''index 主页类视图'''def get(self, request):# get请求# 渲染到模板页面上,这种是前后端不分离的模式# return render(request,"demo.html")# request.GET 可以取到前端传来的查询关键字参数# reuqest.GET 返回的事一个字典类对象,支持字典的所有操作return HttpResponse("Get请求 hello addicated")def post(self, request):# 使用request.POST 获取www-form 表单中的内容,同样为DICT# 如果要获取到json格式的请求数据的话,reqeust.body# json格式的数据存放在body中,但是需要先转换为字符串# json.dumps() 转换成json# json.loads() 转换成dict# 前端传来字节类型的文件需要先转换为字符串,# 然后进行字典类型转换## str = request.body.decode('utf-8') # bytes转换为字符串# dict = json.loads(str) # json格式的字符串转换为字典return HttpResponse("POST 请求来啦")def delete(self, request):return HttpResponse("delete 请求来啦")def put(self, request):return HttpResponse("put 请求来啦")
路由注册
在根路径下的url中进行路由注册
from django.contrib import adminfrom django.urls import path# from projects.views import indexfrom django.urls import include# 全局路由配置# 1, urlpatterns 为固定名称的列表# 2, 列表中的一个元素,就代表一条路由 按照顺序去发现# 3,从上到下进行匹配,如果能匹配上,django会导入和调用path函数第二个参数指定的视图# 4,匹配不上会自动抛出一个404页面错误 默认为404页面urlpatterns = [path('admin/', admin.site.urls),# 添加编写好的视图在这里# path('index/', index()),# include 去子应用的路由模块中寻找# web上来一个请求访问 index路由,现在全局路由中匹配# 发现为include ,就会在去子应用的路由中去匹配path('index/',include('projects.urls'))]# app下的子路由,写了include之后会从app目录下去匹配urlfrom . import views# 应用下方的子路由# 1.每一个应用(模块)都会维护一个子路由,当前应用的路由信息# 2. 跟主路由一样,也是从上到下进行匹配# 3. 可以匹配上,则执行path第二个参数指定的视图,匹配不上则报404异常urlpatterns = [# path('',index)# 类视图的注册 类视图后.as_view() 方法# 如果为类视图,path第二个参数一定为as_view()方法的调用path("",views.IndexView.as_view()),# 针对路径传参来进行 int 路径参数类型转换器,只有数字才会被匹配到# :坐标为转换器,右边为参数别名 视图函数类就可以直接在方法上的第三个参数写# def get(self,request,pk): pk就会自动适配前面传来的值# int ,slug 参数的一种类型,uuidpath("<int:pk>/",views.IndexView.as_view())
正则路由匹配
需要使用到re_path模块,本篇暂不记载。可看原码进行学习
流程
创建应用-注册应用-编写视图-注册视图路由-启动查看编写情况
MVT和MVC
M 模型    同    MVC中的M 负责数据库交互,进行数据处理
V  视图    同    MVC中的C  负责接收请求,进行业务处理,返回响应
T   模板   同    MVC中的V  负责构造要返回的html页面
前后端分离 or 不分离
不分离
后端要控制数据的显示
前后端不分离,业务逻辑代码与视图代码耦合严重
返回的是html页面,适应性拓展性很差,举例,如果需要部署在app上呢,html能很好的适应嘛
复用性极差,
前后端开发工作分工不明确
分离
返回的事json格式的数据
当前程序架构主流
后端只对数据进行处理,只提供数据
前端开发效率,页面没关,全由前端负责,前后端完全独立
解耦合
前后端同时开发,缩小业务上线周期
绝大多数情况下,后端发送json格式的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