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堂主-如何在初级到专家的路上打破成长瓶颈

认知改变行为,行为影响结果

关于层级

  1. P4-初级-点:应届或一年左右,独立执行、快速成长(做完)
  2. P5-高级-线:1-3 年,主动协调、独当一面(做好)
  3. P6-资深-面:2-5 年,主动出击、自有一套(影响带动他人)
  4. P7-专家-体:3-8 年,破而后立、卓有成效(成就)
  5. P8-高级专家-体系:6-10 年,专业独到、策略系统(成就)

瓶颈与破局

P4 => P5
瓶颈:业务没意思,都是零散需求,需求不明白的地方直接问产品(被动执行,做完就好)
破局:从做完到做好,积累解决方案,发现通用性问题(直指架构)
思考
1.png
破局:由点到线,解决问题,把手头的事做到极致

P5 => P6
瓶颈:做自己的事,潜意识设界
破局:资深之前是汲取,资深之后是反哺;资深之前,是叫你去做,资深之后,是你要去做(由线到面,专项能力)

P6 => P7
瓶颈:认知维度,一人解决问题,解决眼前问题
破局:从影响到改变,定方向,团队、业务因自己而不同,前置的做一些事解决问题(面到立体,系统能力)

P7 => P8
瓶颈:跨业务,跨部门
思考:P7、P8 不写代码,在更深度方向思考问题,体系化方向的解决方案和落地标准和能力

感悟

  1. 业务与技术:业务支撑是活在当下,技术基建是活好未来
  2. 关于成长:从场景出发找方案,事半功倍
  3. 关于晋升:晋升是结果而不是目标
  4. 关于离职:离职是匹配行为而非冲动
  5. 身价,取决于解决问题的能力

QA

Q:小公司如果 1-2 年达到 P6
A:培养好的职业习惯,多积累方案性的问题

Q:工作 4 年,基本都懂,原理不解
A:看源码不是目的,目的是解决问题;了解产品、运营、团队的目标与痛点,推动解决问题从解决方案中获得成长

篇二:远舟-如何做出专家级别的技术与技术产品规划

为什么要做规划

从小白到专家的捷径:好好写代码?

从代码到产品

  1. DPL(工具化阶段):基本代码复用 => 从样式复用到功能复用 => 从功能复用到页面/场景复用
  2. DesignSysterm(产品化、平台化、生态化):设计/开发爽 => 用的爽 => 体系自运行/物料自生产

不同阶段解决的问题不只是量的区别,问题的类型也随之变化,那么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要随之改变

捷径 = 少走弯路(知道下一阶段要做什么,有规划的写代码)
2.png

怎么做规划

做规划是思维从发散到收敛具象的过程
3.png

4.png

怎么定目标

  1. 什么时候把某件事做到什么程度
  2. 目标分为定性和定量,定量就是用确切数字描述
  3. 目标拆解:里程碑目标、子目标

篇三:城池-如何对 P5_P6_P7 做职业规划和技术培养

技术层级

P5/P6/P7的Job Model

  1. P5:1-3 年;基础扎实;独立负责单技术模块
  2. P6:2-5 年;基础落地到实践并辅导他人;负责多个/全部子模块且具备一定复用性
  3. P7:5 年+;子领域负责人影响决策;解决方案具备系统性并复用;考虑投入产出比

P5/P6/P7核心关注的点(有效的安排)
5.png

阶段性感悟

  1. 摒弃浮躁,看长远(种因、蓄势、看长期)
  2. 聚焦技术,提升核心竞争力
  3. 提前准备,抓住机会

总结启发

6.png

QA

Q:已在管理岗,技术一般,如何破局
A:花时间在技术上,技术为先

Q:面试 P8 需要具备什么能力
A:技术敏感度,是否尝试落地相关技术 serverless;业务背景行业理解需要有足够深入的剖析理解

前端规划关注点

体验、稳定性、提效

篇四:贵重-如何在团队中培养出更多的前端技术专家

TL的职责和突破

  1. 业务:深度了解用户的痛点和客户价值,业务机会和挑战,技术与业务同行
  2. 团队:团队的梯队建设、文化建设、排兵布阵、成长体系升级和技术影响力
  3. 个人:激发善意、挖掘潜力、赋能带来认知提升,放大结果价值

TL要成为团队CEO(首席解释官),是组织氛围的缔造者,要使众人行,让团队成长速度匹配乃至超越业务的发展速度

晋升:晋升不是目标,是能力匹配

成长是自己的事;感知差距在哪;借事修人、因事成人、刻意练习

过程跟进,做好正面反馈和负面反馈
负面反馈的原则是对事不对人:将事实产生的影响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阐述清楚

述职报告

  1. 报告的内容思路是从结果到能力的体现
  2. 成果可量化,数据要准确
  3. 不贪大求全,点-线-面的结构化思维,要以面收尾,提炼方法论
  4. 训练演讲能力

QA

Q:技术与管理上时间如何平衡
A:技术为本,即使不能写代码,但技术不能丢,codeReview 等过程也是对技术的关注

Q:公司没有大牛,如何成长或培养
A:从业务触发,高效解决问题。eg:搭建、工程化等层面

小结

技术为本,作为技术人,不管是否做管理,技术能力是核心,需要时刻保持技术敏感度

P7 及其以下,对于技术的深度和广度需要不断积累,多加涉猎,特别是技术深度方面要有专长

打好一副烂牌,在现有环境下做到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