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是在大量的实践中总结和理论化之后优选的代码结构、编程风格、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就像是经典的棋谱,不同的棋局,我们用不同的棋谱,”套路”

模板

模板

模板

模板

MVC

定义

MVC是常用的设计模式之一,将整个程序分为三个层次:视图模型层,控制器层,数据模型层。这种将程序输入输出、数据处理、数据的展示分离开来的设计模式使程序结构变得灵活而且清晰,同时描述了程序各个对象间的通信方式,降低了程序的耦合性

实现

模型层(model 主要处理数据)
>数据对象封装:model.bean/domain
>数据库操作类:model.dao
>数据库:model.db

视图层(view 显示数据)
>相关工具类:view.utils
>自定义view:view.ui

控制层(controller 处理业务逻辑)
>应用界面相关:controller.activity
>存放fragment:controller.fragment
>显示列表的适配器:controller.adapter
>服务相关:controller.service
>抽取的基类:controller.base

单例模式(singleton)

定义

所谓类的单例设计模式,就是采取一定的方法保证在整个的软件系统中,对某个类只能存在一个对象实例,并且该类只提供一个取得其对象实例的方法

实现

饿汉式

HungryManSingleton.java

懒汉式

LazyManSingleton.java

区分

饿汉式

优点:线程安全
缺点:对象加载时间过长

懒汉式

优点:延迟对象的创建,减少了系统性能开销
缺点:线程不安全(多线程内容时再修改)

使用场景

java.lang.Runtime
网站的计数器
应用程序的日志应用
数据库连接池
读取配置文件的类
Application
windows的任务管理器(Task Manager)
windows的回收站(Recycle Bin)

模板方法设计模式(TemplateMethod)

定义

抽象类体现的就是一种模板模式的设计,抽象类作为多个子类的通用模板,子类在抽象类的基础上进行扩展、改造,但子类总体上会保留抽象类的行为方式

解决的问题

当功能内部一部分实现是确定的,一部分实现是不确定的。这时可以把不确定的部分暴露出去,让子类去实现

换句话说,在软件开发中实现一个算法时,整体步骤很固定、通用,这些步骤已经在父类中写好了。但是某些部分易变,易变部分可以抽象出来,供不同子类实现。这就是一种模板模式

实现

TemplateTest.java

实例

  1. - 数据库访问的封装
  2. - Junit单元测试
  3. - JavaWebServlet中关于doGet/doPost方法调用
  4. - Hibernate中模板程序
  5. - SpringJDBCTemplateHibernateTemplate

代理模式(Proxy)

概述

代理模式是Java开发中使用较多的一种设计模式。代理设计就是为替其他 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

明星与代理人的关系

实现

NetworkTest.java

应用场景

安全代理:屏蔽对真实角色的直接访问
远程代理:通过代理类处理远程方法的调用(RMI)
延迟加载:先加载轻量级的代理对象,真正需要再加载真实对象

比如要打开一个大文档查看软件,大文档中有大的图片,有可能一个图片有100MB,再打开文件时,不可能将所有的图片都显示出来,这样就可以使用代理模式,当需要查看图片时,用proxy来进行大图片的打开

分类

静态代理(静态定义代理类)
动态代理(动态生成代理类)

JDK自带的动态代理,需要反射等知识

工厂模式

定义

实现了创建者与调用者的分离,即将创建对象的具体过程屏蔽隔离起来,达到提高灵活性的目的

分类

简单工厂模式
工厂方法模式
抽象工厂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