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昊·TDD项目实战70讲》

    Test-Driven Development,TDD

    TDD 的基本原则:

    • 当且仅当存在失败的自动化测试时,才开始编写生产代码;
    • 消除重复。

    第二条应该改为 “消除坏味道(Bad Smell)”。毕竟重复仅仅是一种坏味道,还有很多不是重复的坏味道。

    那么根据 TDD 的基本原则,Kent Beck 将开发工作分成了三步,也就是后世广为流传的测试驱动开发咒语——红 / 绿 / 重构(Red/Green/Refactoring):

    • 红:编写一个失败的小测试,甚至可以是无法编译的测试;
    • 绿:让这个测试快速通过,甚至不惜犯下任何罪恶;
    • 重构:消除上一步中产生的所有重复(坏味道)。

    任务分解法的步骤如下:

    • 大致构思软件被使用的方式,把握对外接口API的方向;
    • 大致构思功能的实现方式,划分所需的组件(Component)以及组件间的关系(所谓的架构)。当然,如果没思路,也可以不划分;
    • 根据需求的功能描述拆分功能点,功能点要考虑正确路径(Happy Path)和边界条件(Sad Path);
    • 依照组件以及组件间的关系,将功能拆分到对应组件;
    • 针对拆分的结果编写测试,进入红 / 绿 / 重构循环。

    image.png

    在红 / 绿阶段,我们不关心代码结构,只关注功能的累积。而在重构的过程中,因为测试的存在,我们可以时刻检查功能是否依旧正确,同时将关注点转移到“怎么让代码变得更好”上去。

    (Courage)作为极限编程的第一原则,提出编程的第一大敌是恐惧(Fear),实在是有非凡的洞见。同时,他也花了极大的篇幅,说明为什么 TDD 可以让我们免于恐惧:重构使得我们在实现功能时,不恐惧于烂代码;测试使得我们在重构时,不恐惧于功能破坏。

    不难发现,任务列表是一个随代码结构(重构)、测试策略(在哪个范围内测试)、代码实现情况(存在哪些缺陷)等因素而动态调整的列表。

    TDD 这三个特点

    • 将要完成的功能分解成一系列任务,再将任务转化为测试,以测试体现研发进度,将整个开发过程变成有序的流程,以减少无效劳动。
    • 在修改代码的时候,随时执行测试以验证功能,及时发现错误,降低发现、定位错误的成本,降低修改错误的难度。
    • 时刻感受到认知的提升,增强自信降低恐惧。在针对列表参数使用任务分解法时,你明显可以感觉到,我们无论是对需求的把握性,还是对最终实现的可预见性,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甚至,如果更进一步要求,我们可以较有把握地评估(误差在 15% 以内)实现列表参数解析需要多长时间。这就是我们认知提升的具体体现。
    • 我将这样的工作状态称为 “职业程序工作状态”:有序、可控、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