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概念,功能,组成,分类

1.1 概念:

计算机网络: 是将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与线路连接起来, 有功能完善的软件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互联的, 自治的计算机集合;

1.2 功能:

  1. 数据通信 (连通性)
  2. 资源共享 (硬件,软件,数据)
  3. 分布式处理 (多台计算机各自承担统一工作的不同部分)
  4. 提高可靠性 (代替机)
  5. 负载均衡

    1.3 组成

    1.3.1 组成部分:硬件,软件,协议

    1.3.4 工作方式:

    边缘部分:用户直接使用; C/S方式;P2P方式
    核心部分:为边缘部分服务;
    功能组成:

  6. 通信子网: 实现数据通信

  7. 资源子网: 实现资源共享, 数据处理
  8. image.png

    1.4 分类

    按分部范围分类: 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网WAN;个人区域网PAN
    按使用者分类: 公用网;专用网
    按交换技术分类: 电路交换; 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按拓扑结构分类: 总线型;星形;环形;网状型
    按传输技术分类:广播式网络(共享共同通信);点对点网络(使用分组存储转发和路由选择机制)
    image.png

    二. 标准化工作及相关组织

    2.1 标准化工作

    2.1.1 标准的分类:

    法定标准: 由权威机构指定的正式的,合法的标准 OSI
    事实标准: 某些公司的产品在竞争中占据了主流, 时间长了, 这些产品中的协议和技术就成了标准 TCP/IP

    2.2 相关组织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OSI参考模型, HDLC协议
    国际电信联盟 ITU: 指定通信规则
    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 IEEE: 学术机构, IEEE802系列标准, 5G
    internet工程任务组 IETF: 负责因特网相关标准的制定
    image.png

三. 性能指标

3.1速率,带宽,吞吐量

3.1.1 速率

速率即数据率, 数据传输率, 比特率
比特: 1/0 位
连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输数据位数的速率
单位: b/s,kb/s,Mb/s,Gb/s,Tb/s

3.1.2 带宽

(1) “带宽”原本指某个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 即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之差, 单位是Hz(赫兹)
(2) 计算机网络中, 带宽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传输数据的能力, 通常是指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 单位b/s,kb/s,Mb/s,Gb/s,Tb/s
网络设备锁支持的最高速度

3.1.3 吞吐量

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 单位b/s,kb/s,Mb/s,Gb/s,Tb/s
吞吐量受网络带宽或网络的额定速率的限制

3.2 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RTT,利用率

3.2.1 时延

(1) 时延指数据(报文/分组/比特流从网络(或链路)的一端到另一端所需要的时间, 也叫延迟
(2) 时延由 发送时延;传播时延;排队时延; 处理时延 组成

  1. 发送时延(传输时延)=数据长度/信道带宽(发送速率)
  2.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度; (取决于电磁波传播速度和信道长度)
  3. 排队时延: 等待输入或输出和链路可用的时间
  4. 处理时延:检错,找出口

    3.2.2 时延带宽积

    时延带框积=传播时延*带宽;
    又称为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

    3.2.3 往返时延RTT

    (1) 从发送放发送第一个比特开始, 到发送方收到接收方的确认(接收方收到数据后立即发送确认)总共经历的时延
    (2) RTT越大,在收到确认之前可发送的数据就越多
    (3) RTT包括: 往返传播时延=传播时延*2; 末端处理时间

    3.2.4 利用率

    利用率分为信道利用率, 网络利用率
    信道利用率=有数据通过时间/(有+无)数据通过的时间
    网络利用率=信道利用率加权平均值
    image.png

image.png

四. 分层结构

为什么要分层

发送文件前要完成的工作
(1) 发起通信的计算机必须将数据通信的通路进行激活
(2) 要告诉网络如何识别目标主机
(3) 发起通信的主机必须要查明目的主机是否开机, 并与网络连接正常
(4) 发起通信的计算机要弄清楚, 对方计算机中的文件管理程序是否已经做好准备工作
(5) 确保差错和意外可以解决

分层的基本原则

  1. 各层之间相互独立, 每层只实现一种相对独立的功能
  2. 每层之间界面自然清晰, 易于理解, 相互交流尽可能少
  3. 结构上可分割开, 每层都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
  4. 保持下层对上层的独立性, 上层单向使用下层提供而服务
  5. 整个分层结构应该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正式认识分层

    image.png

    4.1 实体

    第n层中的活动元素称为n层实体, 同一层的实体叫做对等实体

    4.2协议

    协议: 为进行网络中对等实体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 标准或约定叫做网络协议[水平]
    协议有三大要素: 语法,语义,同步;

  6. 语法: 规定传输数据的格式

  7. 语义: 规定所要完成的功能
  8. 同步: 规定各种操作的顺序

    4.3 接口(访问服务点SAP)

    上层使用下层的入口

    4.4 服务

    下层为相邻上层提供的功能调用(垂直)
    image.png
    SDU 服务数据单元: 为完成用户所需要的功能而因传送的数据
    PIC协议控制信息: 控制协议操作的信息
    PDU: 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单位

    4.5 概念总结

    网络体系结构是从功能上描述计算机网络结构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简称网络体系结构是分层结构
    每层遵循某个/些网络协议以完成本层功能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
    第n层在想第n+1层提供服务时, 此服务不仅包括第n层的本身的功能, 还包含第n层以下服务提供的功能
    仅仅在相邻层间有接口, 且所提供服务的具体细节对上一层完全屏蔽
    体系结构是抽象的, 而实现是指能运行的一些软件和硬件
    image.png

    五. OSI参考模型

    (一)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二)

  1. 应用层:

用户和网络交互的页面; 所有能和用户交互产生网络流量的程序
典型应用层服务:
文件传输(FTP)
电子邮件(SMTP)
万维网(HTTP) 也就是www.xxx

  1. 表示层

用于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语法和语义)
功能1: 数据格式变换(不同系统的编码格式可能不一样,用来对数据编码格式的转换)
功能2: 数据加密解密
功能3: 数据压缩和恢复

  1. 会话层

向表示层 实体/用户 进程提供建立连接并在连接上有序的进行数据传输
这是会话也是建立同步(SYN)
功能1: 建立,管理,终止会话
功能2: 使用校验点可使会话在通信失效时从校验点/同步点继续通信, 实现数据同步
校验点: 当我们发送一个比较长的数据流的时候, 会在数据流的各个位置 插入一些校验点/同步点, 当通信出现问题的时候, 就可以在校验点处恢复通信,保持数据的同步
主要协议: ADSP, ASP

  1. 传输层

负责主机中两个进程的通信, 即端到端的通信; 传输单位是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
功能1: 可靠传输(确认机制,没收到确认信息就再次发送), 不可靠传输(直接发送)
功能2: 差错控制(如果报文段等顺序错误,丢失,传输层就会将其修复)
功能3: 流量控制(接收端的接收速度是有限的, 传输层需要将控制发送端发送的速率)
功能4: 复用分用
复用: 每个应用进程都可以使用传输层的服务
分用: 传输层将收到的信息分别交付给上面应用层中相应的进程
可差留用???
主要协议: TCP, UDP

  1. 网络层

主要任务是 把分组从源端传到目的端, 为 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 提供通信服务
网络层传输单位是数据报
分组是 数据报过长的时候对其切割成一个个的分组, 使传输过程更加灵活, 损失也更小
功能1: 路由选择(最佳路劲)
功能2: 流量控制(同传输层)
功能3: 差错控制(根据校验规则检查收到的分组有没有差错,并对其进行纠错或丢弃)
功能4: 拥塞控制(如果网络上所有节点都来不及接收分组, 而要丢弃大量分组的话, 网络就处于拥塞状态,因此要采取一定的措施缓解这种拥塞)
主要协议: IP; IPX; ICMP; IGMP; ARP; RARP; OSPF;

  1. 数据链路层

主要任务是将网络层传输过来的数据报组装成帧
数据链路层的传输单位是帧
功能1: 成帧(定义帧的开始和结束)
功能2: 差错控制 (帧错 + 位错)
功能3: 流量控制(同传输层和网络层)
功能4: 访问(接入)控制 (控制对信道的访问)
主要协议: SDLC;HDLC;PPP;STP;

  1. 物理层

主要任务是在物理媒体上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
物理层的传输单位是比特
透明传输: 指不管传输的数据是什么样的比特组合, 都应当能在链路上传送
功能1: 定义接口特性
功能2: 定义传输模式
单工:只有一个发送方和接收方
半双工:都能作为发送方和接收方,但是同时只能有一个发送信息
双工: 都是发送方和接收方, 能同时发送信息
功能3: 定义传输速率
功能4: 比特同步
功能5:比特编码
主要协议: Rj45; 802.3
image.png

六 TCP/IP参考模型和五层参考模型

TCP/IP参考模型

image.png

TCP/IP参考模型和OSI参考模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1. 都分层
  2. 基于独立的协议栈的概念
  3. 可以实现异构网络互联
    不同点
    image.png

    五层参考模型

    image.png

    五层参考模型的数据分装与解分装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