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注释:
    //单行注释,简单的解释语句含义

    /
    多行注释,用来说明更多的内容,包括算法等。
    ……
    /

    /*java文档注释,可以通过javdoc生成
    类和接口的HTML格式的帮助文档
    这种注释有其特殊的格式(这种注释可以用来自动地生成文档。在JDK中有个javadoc的工具,可以由源文件生成一个HTML文档。使用这种方式注释源文件的内容,显得很专业,并且可以随着源文件的保存而保存起来。也就是说,当修改源文件时,也可能对这个源代码的需求等一些注释性的文字进行修改,那么,这时候可以将源代码和文档一同保存,而不用再另外创建一个文档。)
    /

    文档注释位置:

    (1)类注释。类注释用于说明整个类的功能、特性等,它应该放在所有的“import”语句之后,在class定义之前。这个规则也适用于接口(interface)注释。

    (2)方法注释。方法注释用来说明方法的定义,比如,方法的参数、返回值及说明方法的作用等。方法注释应该放在它所描述的方法定义前面。

    (3)属性注释。默认情况下,javadoc只对公有(public)属性和受保护属性(protected)产生文档——通常是静态常量。

    (4)包注释。类、方法、属性的注释都直接放到Java的源文件中,而对于包的注释,无法放到Java文件中去,只能通过在包对应的目录中添加一个package.html的文件来达到这个目的。当生成HTML文件时,package.html文件的和部分的内容将会被提取出来当做包的说明。关于包注释,后面还会有更进一步的解释。

    (5)概要注释。除了包注释外,还有一种类型的文档无法从Java源文件中提取,就是对所有类文件提供概要说明的文件。同样的,也可以为这类注释单独新建一个HTML文件,这个文件的名字为“overview.html”,它的和标记之间的内容都会被提取。
    image.png
    Java除了提供基本的代码注释以外,还提供一种功能更加强大的注释形式:文档注释。如果编写java源代码时添加了合适的文档注释,然后通过JDK提供的Javadoc工具可以直接将源代码里的文档注释提取成一份系统的API文档。

    文档注释的作用
    当开发一个大型软件时,需要定义成千上万个类,而且需要很多人参与开发。每个人都会开发一些类,并在类里定义一些方法和域提供给其他人使用,但其他人怎么知道如何使用这些类和方法呢?

    这时就需要提供一份说明文档,用于说明每个类、每个方法的用途。当其他人使用一个类或者一个方法时,他无需关心这个类或这个方法的具体实现,他只要知道这个类或这个方法的功能即可,然后使用这个类或方法来实现具体的目的,也就是通过调用应用程序接口(API)来编程。

    API文档就是用来说明这些应用程序接口的文档。对于java语言而言,API文档通常详细的说明了每个类、每个方法的功能及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