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到六月的高考季节,网上总是会出现层出不穷又老生常谈的关于高考的讨论话题。比如高龄考生连续二十几年参加高考,比如语文作文题该如何理解破题,再比如高考考题泄露,疑似有人作弊。

    每年的话题类型都雷同,但始终有人乐此不疲的讨论。毕竟没有人永远年轻,但永远有人年轻。

    看完今年公布的高考考题,我实在不得不感慨,果真是一年比一年更难了。如果让现在的我去写高考作文,可能连「红楼梦」那半文半白的题目都无法读懂,更别说去破题立意了。

    我关于高考的记忆,一直是沉重且阴郁的。如今回忆起来,第一时间能想到只有从早到晚的孤独和铺天盖地的困意。

    不知道为什么,那个时候的我总是觉得睡不饱。每天都按部就班的起床,晨跑,中午混在拥挤的人潮中奔向食堂打饭,然后上课学习,下课做题,最后熬到晚自习。明明是过着十分有规律的生活,但就是从身体里能产生强大的困意,导致我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就像被豢养在笼子里的牲畜,仅仅依靠着身体的本能在重复着活动。

    那个时候,我对周围的感知是迟钝的,麻木的,甚至连每周仅有的一天放假回家的时间都无法让我感到快乐,取而代之的是虚度时光的罪恶感。

    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只有学习才是正义。做其他任何与学习无关的事情都会被谴责。

    当最后一天高考结束,所有人在教室外的走廊里奔跑吵闹,拥抱着大哭大笑,撕书庆祝,我始终迟钝地没有任何解放的实感。直到某一天,当我终于能够睡到自然醒而没有任何负罪感的时候,我才终于意识到,高三压抑奔忙的生活终于结束了。

    说来可能有点凡尔赛,但我的成绩确实不错,每次模拟考都能排在年纪前50名以内。

    每次公布成绩,如果排名下降,我内心都会失落不已,对自己倒还好说,只是一想到辜负了父母老师的期待就十分内疚。如果排名上升,也要告诫自己千万不能喜形于色,要戒骄戒躁,下次再接再厉,仿佛努力永远没有尽头。所以不管考得好还是不好,喜悦和失望都只是暂时的,最后都会变成高处不胜寒的孤独。

    说不上心态是好还是不好,高考的前一天晚上,我失眠了。

    短暂地睡了几个小时后,我就被同宿舍室友的哭泣声给吵醒了。被她的情绪影响,我也越来越睡不着觉。满脑子想的不是高考结束之后要如何如何放松玩耍,而是如果发挥失常的话,我的人生会有多么失败……我会考不上理想的大学,找不到好的工作,过着凄惨又悔恨的一生……

    当我现在回头看曾经的自己,确实当时是想得太多了。高考确实很重要,但确实没有重要到改变人的一生。

    因为以我们大部分人的努力程度,并不足以跨越出身带来的阶级差距。

    即使我自认为已经足够努力了,现在依然只是踩在父母的肩膀上才能在选择的城市里立足。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也许我还不如高考失败出国留学的同学混得好。

    那你问我后悔吗?我依然会说,不后悔。

    人只能在当下的情景中以有限的学识和眼界做对自己最有利的决定。对于当时的我来说,高考发挥失常后,选择福州大学日语专业就是对我来说的最优解。

    那么你问我记恨当年那个影响你失眠,导致你数学发挥失常的同学吗?

    嗯……其实我连她的名字和长相都已经不记得了,又谈什么记恨呢。只能说命运如此安排吧。

    我从来都不觉得以自己的成绩能够考上清华北大,只是被身边的人给予了过高的期待而已。时至今日,我终于能够坦然承认,我确实不够聪明不够优秀。就算当初发挥正常,也考不上清华北大。

    反而我感到庆幸,正因为我进入了比自己水平低一档的学校,在一群比我更加普通平凡的同学们显得突出,从而享受到了优等生才有的待遇。

    所以你看,人生际遇就是这么奇妙,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谁能知道决定下一步人生的是手中的考题,还是身边某个人不经意说出的某句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