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虽然协议族被称为“TCP/IP”,但除了TCPIP这两个主要协议外,还有许多其他成员。所有网际协议由一个或多个称为请求评注(Request for CommentsRFC)的文档定义,这些RFC就是它们的正式规范。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1. UDP不保证UDP数据报会到达其最终目的地,不保证各个数据报的先后顺序跨网络后保持不变,也不保证每个数据报只到达一次。UDP是一个简单、不可靠、无连接的协议,而TCP是一个复杂、可靠、面向连接的协议。

传输控制协议(TCP)

  1. TCP提供确认、序列号、RTT估算、超时、流量控制和重传等机制。TCP使用三路握手建立连接,使用四分组交换序列终止连接。当一个TCP连接被建立时,它从CLOSED状态转换到ESTABLISHED状态;当该连接被终止时,它又回到CLOSED状态。一个TCP连接可处于11种状态之一,其状态转换图给出了从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的规则。理解状态转换图是使用netstat命令诊断网络问题的基础,也是理解当某个应用进程调用诸如connectacceptclose等函数时所发生过程的关键。TCPTIME_WAIT状态一直是一个造成网络编程人员混淆的来源。**存在这一状态是为了实现TCP的全双工连接终止(即处理最终那个ACK丢失的情形),并允许老的重复分节从网络中消逝。**

1·三路握手

2.传输层:TCP、UDP和SCTP - 图1
ACK中的确认号是发送这个ACK的一端所期待的下一个序列号。因为SYN占据一个字节的序列号空间,所以每一个SYN的ACK中的确认号就是该SYN的初始序列号加1。类似地,每一个FIN(表示结束)的ACK中的确认号为该FIN的序列号加1。

2.Time_wait状态

TIME_WAIT状态有两个存在的理由:
(1)可靠地实现TCP全双工连接的终止第一个理由可以通过查看上图并假设最终的ACK丢失了来解释。服务器将重新发送它的最终那个FIN,因此客户必须维护状态信息,以允许它重新发送最终那个ACK。要是客户不维护状态信息,它将响应以一个RST(另外一种类型的TCP分节),该分节将被服务器解释成一个错误。如果TCP打算执行所有必要的工作以彻底终止某个连接上两个方向的数据流(即全双工关闭),那么它必须正确处理连接终止序列4个分节中任何一个分节丢失的情况。本例子也说明了为什么执行主动关闭的那一端是处于TIME_WAIT状态的那一端:因为可能不得不重传最终那个ACK的就是那一端。
(2)允许老的重复分节在网络中消逝。为理解存在TIME_WAIT状态的第二个理由,我们假设在12.106.32.254的1500端口和206.168.112.219的21端口之间有一个TCP连接。我们关闭这个连接,过一段时间后在相同的IP地址和端口之间建立另一个连接。后一个连接称为前一个连接的化身(incarnation),因为它们的IP地址和端口号都相同。TCP必须防止来自某个连接的老的重复分组在该连接已终止后再现,从而被误解成属于同一连接的某个新的化身。为做到这一点,TCP将不给处于TIME_WAIT状态的连接发起新的化身。既然TIME_WAIT状态的持续时间是MSL的2倍,这就足以让某个方向上的分组最多存活MSL秒即被丢弃,另一个方向上的应答最多存活MSL秒也被丢弃。通过实施这个规则,我们就能保证每成功建立一个TCP连接时,来自该连接先前化身的老的重复分组都已在网络中消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