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工作的基本

:搞清需求,找刚需

什么是好功能?
:增加用户价值,且能拉动业务指标。

运营在做什么

根据项目所处不同阶段,用不同方式,解决核心资源问题,将业务价值最大化。

用户运营、内容运营、活动运营、社群运营、渠道运营、新媒体运营…
(工作的方式,手段以及职能)
拉新、留存、促活、召回、转化、成交、复购…
(工作的阶段、节奏,对应用户在使用产品周期中所处的位置)

什么是运营?

  • 在产品的空架子上填充有价值的内容
  • 刺激用户更活跃地消费内容
  • 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与应用产品场景
  • 让产品被更多新用户获知
  • 提升用户对产品的品牌忠诚度

《我思考产品&运营的基本》- By 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0xnG-kCOQVPf4faU5r8xSA


思维

产品本质上是trade-off

用户价值和商业机制在「可持续」这个意义上是统一的,所以当我们在回答用户价值的时候,隐含的第一个前提是如何通过用户价值创造商业价值,或说用户价值带来的收益是什么;第二个前提是我们愿意为了用户价值而放弃什么。

商业思维

优化业务策略、成本分摊模式
平衡投入产出比、单位成本

用户思维

行业层面

  1. 「市场规模」有多少人需要解决这个问题呢?
  2. 行业内上下游是什么角色?
  3. 彼此之间的关系?
  4. 这些角色通过什么方式盈利?

产品层面

  1. 我的产品解决了什么问题?是痛点、痒点,还是爽点?
  2. 我在为谁解决这个问题?他得到即刻满足了吗?这是「用户画像」的问题。
  3. 用户会在什么样的场景触发情绪?需要马上去解决问题,这是「场景」问题。
  4. 通常具有哪些功能,使用流程是什么样的?
  5. 当用户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会想到哪个名字呢?「品牌」
  6. 目前人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这是「竞争分析」的问题。
  7. 我的竞争方案为什么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胜出?不要简单地看单点的竞争力,而是要看点线面体,谁给你赋能。

供 & 需

PMF( Product / Market Fit,产品市场匹配)
我们能提供什么,用户到底想要什么

AARRR漏斗模型

用户生命周期模型,对应用户增长的5个环节:拉新,激活,留存,转化,自传播
AARRR.jpg

RFM模型

用户精细化运营—-提高不同类型的用户在产品中的活跃度、留存率和付费率。而如何将用户从一个整体拆分成特征明显的群体决定了运营的成败。这里介绍一个最经典的用户分群工具就是RFM模型

R(Recency)最近一次消费时间:表示用户最近一次消费距离现在的时间。消费时间越近的客户价值越大。1年前消费过的用户肯定没有1周前消费过的用户价值大。
F(Frequency)消费频率:消费频率是指用户在统计周期内购买商品的次数,经常购买的用户也就是熟客,价值肯定比偶尔来一次的客户价值大。
M(Monetary)消费金额:消费金额是指用户在统计周期内消费的总金额,体现了消费者为企业创利的多少,自然是消费越多的用户价值越大。

产品思维 - 图2

KANO模型

评估用户满意度: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兴奋型需求
需求优先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