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在思考一些有关自己的脑子的事情,着实费脑。重新读了许多文章,和许多人做了交流,也还有许多尚未明晰的板图。在这里我记录了我的整个思考过程,它还非常粗糙,但如我一直相信的,「完成比完美重要」。我还会继续研究这块,也希望能抛砖引玉,和大家交流 :)

一. SOUL 和我无处安放的 gossip

我一直习惯在 SOUL 上发一些感sao想hua(哈哈虽然很多人觉得这是款约炮软件,但我觉得作为半开放式的日记也不错)。我记的东西很杂,实习感悟、即时灵感、文章摘录、影视点评… 于我而言,SOUL 首先是一个收藏无处安放的 gossip 的垃圾桶,其次是一个漂流瓶。前者让我得以留下类似「今生今世的证据」之类的东西,后者让我得以释放情绪并收获超预期的「远方回音」。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一些碎片(真的很零碎)

但是,SOUL 之类的平台人群过杂,且往往得不到真诚的回响,加之 SOUL 记录的能力囿于手机,使我不得不考虑换一个更纯粹,更干净,更触手可及的碎片笔记工具

二. 碎片笔记「FLOMO」和「思维流」

我一直坚持用语雀,搭配剪藏可以很好地将外部「信息粉尘」进一步收敛,提取有意义的「知识晶体」,搭建树状的知识结构。但是,语雀文档、印象笔记、Notion等等,它们给我的感觉太严肃了,且篇章之间是互相割裂的,仿佛提醒我,面对任何一页空白我都需要全神贯注,精心措辞。

我想要的,是“思维流”,脑子里蹦出什么,丢进流中,不必过于在意想法的分类、定义,而后溯流而上,拣拾「晶体」,再行梳理。

考虑过用语雀小记,但小记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它没有移动端,我也无法通过常用平台发送到小记(比如微信)。考虑过手机上的日记/备忘应用,但作为电脑工作族,PC端的媒体文件、链接不便转移到这些平台进行记录是一个巨大痛点。

综上,碎片笔记的基本需求是「低使用摩擦」。入口要足够短,短到我在手机上碎片化阅读、聊天时灵感乍现,能像发消息一样快速发给笔记;记录要足够轻,轻到我完全不用考虑排版形式,且可以快捷转移media或摘录。

然后我就看到了「Flomo」的公众号,兴奋地遍历了一遍它们的文章,共鸣强烈。如它的 SLOGAN「记录你的想法川流」所说,Flomo 核心功能是基于 FLOW 的 MEMO。每条记录就是一张便利贴,写了,扔进去,按照时间线呈现;它是触手可及的,发消息给微信公众号,或在网页上选择文本「Send to Flomo」即可存储;此外遵循思维自由生长的特性,它不存在树状的传统文档分类结构,以标签归类,且可将标签作为内容的一部分,由内容本身编码这则碎片的归属,以便追溯,信息自然地成为了网状结构。image.png
Flomo

三. 「碎片思维流」和三个大脑

工具的迁移是需要下很大的决心的。我决定再做一番调研。我开始重新思考「碎片化记录」在我三个大脑(即任务大脑、知识大脑、思维大脑)中的位置,从哪来,到哪去,中间怎么转化。这个困扰我许久的问题我也在 Flomo 的共建者群里提出,希望能听听大家的建议。原话如下:

简单来说,我的困扰就是知识 / 任务的输入(记录信息源、文摘、记事…) -> 思维加工(信息源注释、文章评论、事后感想…) -> 输出(成体系、篇章的思考) 整个链路一体化

我一直觉得每一个环节间的转化是任意时刻都可能发生的,且非线性。举个例子,我用airtable搭建了自己的omnifocus,进行任务管理(见下图一);我也用airtable搭建资源库,存下工具、网站链接,还有简短的quote,tips(见下图二);我甚至还用airtable记录自己的推演过程(依赖它的链接能力,我可以把思路 / 行动 / 问题全链接起来)。资源库里我可以添加评论,这些是对信息的思考沿伸待办项也可能添加注释,这些是我做了对经历的思考沿伸推演过程整体就是一个思考记录。利用 airtable,在我的个人数据库中,思维、知识、任务/行动 全是网中节点,可相互关联。如果缺乏了这种关联,就像大脑中的神经元断了连结,导致我在面对一条数据(思维、知识、任务其实都是我们要处理的数据)的时候,都需要先思考一下我该使用哪个平台记录。这个摩擦太大了。

image.pngimage.png image.pngimage.png 一. 任务管理 image.png 二. 资源管理

image.pngimage.png 三. 推演过程记录 (本质是行动点 问题 到 信息源 / 解决思路之间的映射,参考空谷的「问题解决工具」

我目前利用airtable打造个人数据库的体验很不错,因为它让信息元完全链接起来了。但它着实不适合用于思维碎片的记录 or 文摘,一是产品输入形式有点“重”,二是对于大段文本的呈现能力太弱。如我前面所说,我又实在不希望思维记录脱离了其他两种数据,增大几个大脑间切来切去的摩擦

我在考虑Flomo,把公众号文章通读了一遍,感悟很多,也强烈感受到团队面对思维记录、管理问题的真诚求索态度,但始终觉得,如果思维和知识和任务管理之间,依然有摩擦,我就很难去做这个迁移

PS:我真的是一个话多又会将自己绕入形而上的人

事实上,我只试用了 Flomo 一天,就能明显感受到这种别扭感。我的思维碎片,和我接触到的知识/资源/工具,以及我的TODO,实在难分割开。下图为证,我一条记录可能既有信息源(链接 & 文摘),又有我的思考,还有未来待办... 按「流」的思路只好全丢进 Flomo,但后续显然没法很好地提取不同类的数据插入各自的表中,从而针对性整理/透视,更别提 Airtable 的诸多优势(检索,透视,自定义脚本,视图切换等)都无法发挥。

image.png

围绕「三个大脑的数据链接」和「思维流的定位」问题,我和朋友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抛一下我的结论:各类数据(待办、文摘、混合体、资源…)应当可以被拆分为最小的「元」,可被标签化,可互相链接,成为「网」,这是其一;思维的发生过程应当可以自由关联「元」,并汇聚成为「流」,这是其二。

在这里我想说,我并没有试图追求“大而全”,我只是觉得,Tools for thought,它应该尽可能地适应我们大脑的自然特性

  • 特性一,有机生长性。神经元我们的大脑并不会按照分类来工作,至少一开始不会。知识增长时,我们所知道的事物构成的网络会有机生长,信息根据主观理解,被贴上标签,也就是编码,是随着内容不断调整的。因此,系统要满足编码生长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网」而非传统的「树」结构笔记。

image.png

  • 特性二,自分解性。我觉得这个特性的本质是碎片的记忆钩子。我想大家都感受到了,我们经历了一些事,或者我们看到了一段话,或者我们记录了一些思考过程,他们在我们大脑中可被任意分解,在下一次融入新的思考过程中去。这就是为什么我希望记录系统是一个能以「元信息」存储的database,不只是单纯的不可拆分和降解的信息流。
  • 特性三,对临时索引的依赖性。我们的大脑并不善于长期记住大段的内容,但是,我们总会说「有点印象」。这个「印象」就是我们的主观标签,我们善于基于个人标签建立信息的「链接」,进而索引我们需要的信息。而我们日常从碎片化的思考到体系化的思考,都是大脑基于「索引」的加工。如果要让「思维流」畅通无阻,就得让索引尽可能地快、短。举个例子,假设我想对三个大脑体系进行分析,我每一条思考可能都涉及一些预输入知识,在心流中,我只想快速调用这些知识,譬如我打出「任务大脑」「omnifocus」「GTD」几个字,就能调用相关的「信息卡片」,而我得以沉浸在「流」中继续写作。这是最自然的思考,否则人就会陷入不断跳转信息源的「层级迷失」之中,并因为思考力的「磨损」丢失了最珍贵的闪念。我始终觉得,我们现在的工具,语雀也好,notion也好,记忆钩子调取起来依然是有较大摩擦的,因为现在的检索器(导航、搜索、筛选、排序等等)迫使我们跳出了流,去寻找网里的「元信息」,这个过程又往往涉及到将信息流重新拆分提取,再次返回思维流。

四. 回到原点:如何改善工具链**

说了这么多,那么工具层面应该怎么做呢?还是那句话,Tools For Thought. 工具的特性依附于大脑的特性。我认为它同时兼具卡片流形式和 table 形式的优点。前者是「流」,适用于心流模式,比如文章的摘录、评论,事后的总结等等,形式随意,重在让思考自然发生;后者是「表」,适用于收纳模式,比如工具收集、任务清单、推演过程,重在以多样的结构化形式直观展示「网」中的「元」,和「元」之间关系,帮助回顾梳理;此外,从「流」到「表」和从「表」到「流」都得足够聪明、自然、灵活、便利。我希望在保全流的同时,可快速完成对流内「元」拆分和分类,为「元」的二次加工和关联提供便利;我也希望在思维流中,记忆钩子的使用「零磨损」,检索、调用「元」或「元的集合」一气呵成,触手可及。

想清楚了这些,我尝试改造自己在任务管理、知识管理、思考管理的整个 workflow。目前是希望基于 Airtable 改造输入、存储、输出全流程,从而实现三个大脑的统一,实现我所说的「零磨损」思维流(因为不论怎么设计这个系统,我都需要依赖数据库的能力)。这个改造我尚在摸索,如果有了进展,会同步分享在这个知识库。

五. 效率工具的未来

其实说了这么多,我始终没有说到信息的最终的走向。到这里,这个系统都只是一个个人的效率工具,它如何去促进产出?如何融入创作者网络?如何分享,甚至成为一种身份资产,进一步强化我们的原始积累动机、生产动机,强化对这个效率工具的依赖。如我最近看到的一篇公众号「工具的社会化和创作者的网络效应」所说,个人效率工具到社会化网络的象限跨越,也应该尽可能降低成本。

这一块我尚未做很多研究,对这篇文章的观点比较赞同,就贴一段文章里的原话来结尾吧:

面向未来的生产工具:

  • 用户可以通过工具持续获得更极致的信息格式与性能体验。
  • 用户有能力以极低的成本在象限中移动。
  • 用户可以使用枢纽性创作格式做身份转换,参与网络效应。
  • 用户可以方便的参与创作者网络并获得相应的身份与资产。

最后一点感受: 👈向左的极致就是我们的Ego😈 👉向右的极致是永远到不了的乌托邦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