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为什么要对高程数据进行控制点纠正
1.经常因为拿到的地形数据非当前坐标系,高程基准也不一样,需要进行投影转换调整高程基准
此情况一般一个控制点就够了,对地形进行整体的抬升或者下降。
2.实测数据和基于卫星、航测等生成的数据因为分辨率精度等问题不一致,导致控制点出的高程有上下波动
此种情况下需要对地形数据进行多点大范围纠正,控制点越多纠正的结果越准确。
一、打开待纠正地形数据
直接拖拽打开对应的tif数据就可
二、导入控制点数据
控制点数据如图,本示例,共计14个控制点
GM可以直接导入文本格式的坐标数据,自动生成对应的点矢量,本示例因为点数不多,而且控制点的坐标系统和待纠正的tif格式地形数据不一致,直接采用录入的形式进行。
打开坐标转换工具
设置对应的坐标系:
这里控制点使用的是国家2000,中央经线123,3度分带,对应的EPSG为4550
我们录入坐标后,直接点击【Create new point**】
录入完成后可以得到下面一组矢量点
三、从待纠正数据上提取控制点的高程信息
右键图层,选中录入的矢量点
提取待纠正数据的高程点信息
双击矢量点,或者右键查看对应的点位信息,已经都有了对应的高程值
四、用提取得高程信息和控制点高程进行求差
我们把提取后的点位另存一份矢量数据(shp),便于运算,取名“待纠正地形数据控制点高程信息”
把数据加载进来,并右键打开属性表
我们新增一个字段
我们录入控制点的高程信息,录入完成如下图
进行字段运算,用cp-ele减去待纠正数据对应的控制点高程(Elevation)。
求差计算后的结果如下
五、用高程差数据构建地形数据
把求差的结果应用为真实高程数据
这里直接对字段进行重命名
这一步相当于对高程差的结果进行了差值
六、高程差地形数据成果和待纠正地形数据进行合并得到最终数据成果
选中带纠正地形数据和上一步生成的地形成果进行相加运算
合并后的地形数据如图
七:检查
用控制点从合并后的地形数据,重新提取高程点,并打开属性表
可以看到,几乎没有太大偏差了,这个偏差来自于我们做了拟合运算以及,矢量变栅格时候的精度丢失。这里是5米的格网。
如果觉得这个差值还比较大,可以用成果数据作为带纠正数据,重新走一遍这个流程。
八、数据导出
原来的数据不是矩形范围的,当前合并后的数据填充了整个矩形范围,重新裁剪一下。
提取原始数据的边界
选中矢量边界
结果如下:
导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