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 部门核心人员双周会分享材料

引言

在工作中,我们会面临各种需要做分享、培训、述职的场景,过去在这种场景里,我往往非常紧张,需要做充分的准备,并写下大段的讲稿,打印出来。但这样效果仍然不好。在去年年末,我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并开始了一系列主题学习。包括给大家分享过的《非暴力沟通》、《高难度对话》,也包括《激活你的提问力》、《如何做一次好的演讲》、《结构化表达》等等。

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是,从梁秋阳、庞颖,这些职业辩手角度,来看表达这件事。

职业辩手虽然不经常做演讲,但其中类似的地方是,无论辩论,还是演讲,权力都在观众手里。

表达的底层逻辑:不是说正确的话,而是让正确事发生

举个例子:伴侣不同意你到外地工作,怎么办?->正确的事:你想要避免伤害
想想,在这个场景里,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事?

顾客要的从来不是那个电钻,而是墙上那个1/4的洞
孩子害怕的不是黑暗,他希望的是母亲在身边

👆所以很多时候讲道理是没有用的

几个有意思的表达术:

  1. 反向沟通,可以特别容易避免抵抗情绪。但凡你问“你为什么时?”,人一定会有答案,并且会被反复强化。案例:跨部门沟通时,如果你希望推动做出些改变,你会怎么说?——我认为你应该去……-》1.卖解法不如卖问题 2.灌输思想,不如帮助归纳。3.你想说的话,要从对方口里说出来
  2. 不同的提问,不同的讲法,不同的表达方式会影响一个人
    1. 举例1:微观用因果代替比较:“我们家产品贵,但物有所值” ->“我们家产品贵,所以配得上你”
    2. 举例2:宏观用图景代替单品,不是什么,而是为了什么:“我家扫地机器人是性价比之王”->“买我家产品,是为了两口子不因为家务事吵架”
  3. 当你想要打动一个人时,不要说教,而要试着展示对立面。反面的价值对抗,才会让你想要的那个正向价值提供了逻辑和动力。
    1. 团建的名字,可以不叫团建。
    2. 当我们宣扬一个价值观时,敌人在哪里?他的对立面是什么?

清晰表达

我们的目的是:怎样保证听众听得懂,记得住,能转达

所谓的表达不清晰,内容未必有问题,只是不符合听众的认知习惯

听这件事情不能太复杂,否则就听不进去 —— 认知成本
必须要有一个能吸引人的东西 —— 认知动力

两个举例
做报告时:情景-冲突-问题-答案

  • 情景:引入需要非常非常的简单,不要沉迷大词。悬念、性感数字、minitalk等。一开始的认知成本过高,注意力就容易跑掉。开始的坡度必须平缓。
  • 冲突:那我为什么要跟你讲这件事。给出冲突后,要给出明确的问题。
  • 问题:引入明确的问题
  • 答案:所有的答案本质上是讲差异,除了讲清楚是什么,而不是什么。人的脑子是通过差异来判断出概念的。

讲授课程:

  • 引入场景:你为什么要听这节课,最好有个特别明确的场景。
  • 误区:这节课纠正了哪些问题?大多数人遇到了困难才会去学。授课的一开始要为大家创造困难。你得让听众相信,TA 真的会去这么做。
  • 知识:
    • 正确的情况是啥?知识点=差异点。
      • 关于观念的知识:大多数人会那么像,但其实应该这么想
      • 关于技术的知识:别人都会这么做,但其实应该那么做
    • 如果我们去问知识=问差异
      • 大众对你的行业误解最大的一件事是什么?
      • 在你的行业中,普通高手和顶尖高手的差别通常是什么?
      • 如果你要带着本业的一项能力转行,你会选择哪一项?
  • 迁移的模板:如何应用?所以在别的领域,也是类似的。

例子:蔡康永情商课的课程介绍片段
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自己心里面设定了一个小王国,我们理所当然地把自己当成这个小王国的国王,我们希望环绕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服务我们这个小国王。听我们的话,以我们的意志为意志,为我们服务。

很容易的,我们就会希望,爸爸妈妈最好每天都给我们零用钱;班上的同学,公司的同事,最好每一个都爱我;情人,每天都送我玫瑰花……。

很可惜,事情不是这样子的,就算是整个宇宙,都不是以地球为中心,世界怎么可能会以我们为中心呢?所以,虽然我们把自己当成了国王,可是其他人,每一个人,也都把他们自己当成是他们自己那个小王国的国王。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常会觉得不顺心。因为别人是不可能顺着我们的意思做的。别人会倒过来认为,我们怎么那么不听话?我们怎么不每天都送零用钱,送玫瑰花?每堂课都送分数?每天都爱TA?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很容易就觉得,别人会带给我们烦恼。严重的时候,我们甚至会说出“别人就是地狱”这么严重的话来……

逻辑反驳

这部分展开可以去听庞颖的《像辩手一样思考 30 讲》

反驳者的基本修养:要做批判者,而非杠精。

大多数人在试图反驳他人的时候,都会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用一个有点来反驳另一个缺点”,但事实上,这并没作用。

合理的反驳有三种思路,举例,如何反驳“我认为张三是个好员工,因为他经常帮助同事让团队更好”

  1. 事实不存在:张三真的经常帮助同事吗?
  2. 推断不成立:张三经常帮助同事,真的可以让团队变得更好吗?
  3. 结论不重要:让团队变得更好了,就真的是好员工的关键点吗?

比如:

  • 滑坡谬误:今天未经同意拿了同事办公桌上的笔,明天就会去偷钱包吗?
  • 错把相关性当成因果性,相关只能用来预测:举例我们在给员工评估潜力

一定要把你认为,最容易被质疑、最难解释的
放在前面说
避免让听众带着「可是」听完整段

—— 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出现“我后面会讲”,这样的场景。这样才会让人觉得我们说话有条理。

一起来看个科普视频:

  • 核心观点:民意没有办法决定政策
  • 论述步骤:
    • 事实不存在:普通选民真的没有办法影响大选了吗?(用了最大篇幅来讲)
    • 推断不成立:候选人只为少数人服务,与此有关吗?
    • 结论不重要:民意没法决定政策,这件事重要吗?

点击查看【bilibili】

价值渲染:怎么样才能感动人?

说话里的屠龙记,要把一段话讲到感动人。

把某一种观念推到极致,用价值观的渲染实现感动人的方式。这能让人说话有魅力。我们要明白什么叫感动,真正让人感动的不是说教。感动的是,你想说的那句话,不是从你口中说出来,而是从听众心中长出来。

第一步就是要放弃说教:

  • 冲突:要学会构建冲突,你有可能会为了什么,放弃你正在宣扬的这件事情。
  • 细节:不能是词与词之间的冲突,会没有体感。所有的东西要有力度,就要有细节。什么叫做责任,如果我不做这个事情,会有哪些糟糕的事情发生。
  • 真实:讲私人信息、自我别地、情绪触底

点击查看【bilibili】

人的认知习惯,如果一个东西没有瑕疵,那它一定是假的。我们要让人知道他的缺点、害怕什么,他在什么场景下甚至是不适用的。

真实的话语,会让人感觉真实。冲突是,你会为了一件事情,而放弃另一件事情的价值观。当不断把听众往自由逼的时候,听众越忍不住会想,真的是这样吗?

基本上,一个好的广告片,都是前面构建了大量冲突。冲突是让观众产生共情的前提。可以再来看个女权广告片

点击查看【bilibili】

人际沟通

人际沟通之中如何承担和释放情绪

  • 说服:权力在对方
  • 谈判:彼此都有一些话语权
  • 辩论:权力在三方
  • 沟通:是权力在流动

情绪会让权力的流动停滞下来,他不愿意再把球抛给你。怎么处理呢?

  • 承担情绪:对方有情绪,他的所有想法都是有道理的。唯一正确的做法,是承认和承担,承认对方的情绪是正当的,并承担他发泄的对象。
  • 挖掘答案:挖掘真正的情绪是什么?挖掘那个答案。不要简单化对方,对方的情绪可能不仅是生气,或者害羞。所有的情绪,一定是因为不得已。当你在试图理解对方时,要往复杂了想。世界上不会有那么简单的人,一定是有更纠结更具体的原因。所有非常正当的答案,一定不是答案,所有的情绪必然是某种不得已。“别人不愿意说怎么办?”那就试着去过度解读它。只有先过度解读,对方才会说出真实的想法。
  • 过度解读:道歉里最糟糕的就是,这不全是我的错,甚至你可以承担比这还大的责任时,大家会来原谅你。当你愿意承担更多情绪的时候,情绪的主人会更愿意反过来承担你。
  • 保持耐心:情绪的充分释放,等他把情绪释放完。

补偿只能改变现实的问题,还是要先去承担他的情绪,才能让事情改变。

如何释放我自己的情绪:

  • 我的情绪不释放出来,是为对方好,这是完全错的。
  • 不把情绪释放出来,会让我们在别的地方出来,动作变形,特别伤人。
  • 大家不要高估自己,你懂得再多知识,再多理论,本能的情绪就是情绪。
  • 人都是需要被照顾、被安慰的,就像地鼠一样。
  • 最好的办法就是自我袒露,直接把你的感受忠实的告诉对方。帮助他承担我的情绪。
  • 如果做不到这件事情,要自我觉察,弄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 最后,如果还是没有办法想清楚情绪、迷茫、困惑来自哪,那就设立条件。让对方知道,如果他做到什么什么事情,我就不生气了。
  • 提出条件,就变成比较思维。
  • 亲子教育里,也需要让孩子知道,“只要你现在做什么,我就不生气”

主要材料

  • 梁秋阳《深度说服》
    • 通过提问来引导
    • 让表达幽默起来:错位、释放、优越、表演
    • 怎样把道理讲深刻:它“不是什么”
  • 梁秋阳视频《表达的底层逻辑》&《公众表达》
  • 庞颖《像辩手一样思考 30 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