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MVC 模式(Model–view–controller)是软件工程中的一种 软件架构模式 ,它把软件系统分为三个基本部分:模型(Model)、视图(View)和控制器(Controller)

MVC 不是必需的,但使用 MVC 对开发的优点更多。

  • 模型(Model):程序员编写程序应有的功能(实现算法等等)、数据库专家进行数据管理和数据库设计(可以实现具体的功能);
  • 控制器(Controller):负责转发请求,对请求进行处理;
  • 视图(View):界面设计人员进行图形界面设计。

MVC - 图1

详细介绍

模型(Model)

用于封装与应用程序的业务逻辑相关的数据以及对数据的处理方法。“Model”有对数据直接访问的权力,例如对数据库的访问。“Model”不依赖“View”和“Controller”,也就是说, Model 不关心它会被如何显示或是如何被操作。但是 Model 中数据的变化一般会通过一种刷新机制被公布。为了实现这种机制,那些用于监视此 Model 的 View 必须事先在此 Model 上注册,由此,View 可以了解在数据 Model 上发生的改变。(比如:观察者模式(软件设计模式))

视图(View)

能够实现数据有目的的显示(理论上,这不是必需的)。在 View 中一般没有程序上的逻辑。为了实现 View 上的刷新功能,View 需要访问它监视的数据模型(Model),因此应该事先在被它监视的数据那里注册;

控制器(Controller)

起到不同层面间的组织作用,用于控制应用程序的流程。它处理事件并作出响应。“事件”包括用户的行为和数据 Model 上的改变。

从MVC模式的一般理解来看,视图层与模型层是存在直接联系的,并且模型层的变化会通过视图层反映出来,这确实是MVC模式的标准理解,不过在我目前接触到的实际应用中,更多的情况时,视图层与模型层是通过控制层联系起来的,两者之间并无直接的联系,三者之间的关系更类似下图所示:
MVC - 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