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断其实是一种异步的事件处理机制,可以提高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
为了减少对正常进程运行调度的影响,中断处理程序就需要尽可能快地运行
Linux 将中断处理过程分成了两个阶段,也就是上半部和下半部:
- 上半部用来快速处理中断,它在中断禁止模式下运行,主要处理跟硬件紧密相关的或时间敏感的工作。
- 下半部用来延迟处理上半部未完成的工作,通常以内核线程的方式运行。
网卡接收到数据包后,会通过硬件中断的方式,通知内核有新的数据到了。这时,内核就应该调用中断处理程序来响应它。你可以自己先想一下,这种情况下的上半部和下半部分别负责什么工作呢?
对上半部来说,既然是快速处理,其实就是要把网卡的数据读到内存中,然后更新一下硬件寄存器的状态(表示数据已经读好了),最后再发送一个软中断信号,通知下半部做进一步的处理。
而下半部被软中断信号唤醒后,需要从内存中找到网络数据,再按照网络协议栈,对数据进行逐层解析和处理,直到把它送给应用程序。
- 上半部直接处理硬件请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硬中断,特点是快速执行;
- 而下半部则是由内核触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软中断,特点是延迟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