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3/11 作者:Sramanera

大人只是在忍,只是在忙着大人们的事,只是在用故作坚强来承担年龄的重担,大人们,也会疼。

  1. ——出自《请回答1988

image.png
3月11日,小雨,今天要带小花妹妹去医院复查眼睛,早早的起床做好准备。

6点半左右从家出发去往园区的儿童医院,在北环快速路和娄江快速路出现了堵车,原本1个小时的车程,到达时花了1个半小时。

在车上按照医嘱,妈妈给小花滴了10几次眼药水,小花车上吃完奶后,一直在睡觉,滴的眼药水一直在眼角打转,妈妈还是坚持每隔5分钟滴完。

第一站:复查眼睛

到医院后,快速的登记,8点10几分,我们来到了眼底筛查室,医生让阿姨用包巾把小花妹妹手脚都裹紧,阿姨负责控制上半身,我负责摁住腿脚。

准备好后,医生用专用的夹子把小花的左眼上下眼皮撑开,小花疼的大哭起来,医生往她眼睛了滴了助于成像的半固态半液态的药物,然后用仪器的探头开始检查小花的左眼。

医生边检查边说:上次的出血变淡了,但是又出现了新的出血,靠近黄斑区。医生反复看了几次,确认了之前的判断,原本一分钟检查一只眼睛,用了两分钟以上,小花哭的声嘶力竭。

接着是检查右眼,也是反复确认是否有新出血,比上次检查花了更多的时间,检查环节终于结束了,小花还是在一直哭,小花的眼睛上眼皮和下部脸颊都有很红的印记,看着让人心疼。

阿姨先把小花抱了出去,我跟妈妈留下来,医生先是给我们比对近两次检查的结果,旧的出血在吸收但是很慢,新出血点原因不确定,建议我们去血液科查一下血,是否存在凝血问题,然后去预约两周后的复查。

妈妈对造成新出血点的原因很困惑,医生也给不出明确的解释,让我们先去查血排除是否血的原因。我们只好按照医生的建议预约了下午血液科的专家号。

第二站:皮肤、脐带检查

从眼科出来,我们分头行动,我负责交费领药、挂号,妈妈带着小花去检查皮肤。

小花的脐带出生一个月了还没有掉,这次也想检查一下,我去问了前台,说挂普外科,今天只有专家号,就挂了普外的专家号。

预约下次眼睛复查,挂了眼科普通号。

为了下午血液科专家能看到血液检查报告,按照眼科医生建议先挂了内科号,准备上午先抽血下午拿报告给血液科专家看。

交完下次眼睛复查的费用,去医药窗口领了药,然后去三楼的皮肤科找妈妈会合。

还没到三楼,妈妈来电话说,皮肤已经看完了,是新生儿痤疮,用之前的药膏涂抹就行,让我快点过去看普外科。

我赶忙去找他们会合,把普外科的挂号单给了妈妈,妈妈去看普外了,我就回到二楼内科登记,因为没有分诊单不让登记,我又返回三楼找妈妈。

到三楼,妈妈已经出来了,医生说小花的脐带再回家观察个十几天,如果42天左右还没掉,还需要做个小手术,还要住院,妈妈心情很沉重。

第三站:内科检查

我们一起去了二楼,完成了内科登记,坐到候诊厅等候,发现前面还有20几个人,后来发现想简单了。我看了一下时间,8点50左右了,我跟领导请了下午的假。

中间,妈妈给小花喂了奶,返回后叫号还是忽然30几号,然后又20几号,妈妈等的很焦急,我去问了一次,说让继续等,会叫号。妈妈也去问了一次,说前面的号有看报告的。医院的基本逻辑就是前面的号可以随时插队,登记的再早也没有用,相比科技城医院是另一套逻辑。

不管怎样,在将近11点的时候终于排到了42号,跟医生说明了情况,医生说查凝血需要查大血,这时候对大血还没有任何概念和认识。

医生说自己不是血液专业,对血液也不是很懂,建议我们下午让血液科专家开,他们更专业,万一查别的,省的小孩遭罪。

最后,妈妈说我们下午再查吧,医生就给我们退号了。

第四站:等待

中午在医院一楼的餐厅吃过午饭,妈妈带小花去喂奶,我则去医院的小卖部买了尿不湿,S号的没有了,买了M号的。

去医院二楼、三楼询问下午胡绍燕主任在哪坐诊,最后确定是在二楼的高级诊疗中心,是之前给小花看心血管的地方。需要等到1点半再能签到,妈妈和阿姨在母婴室待着,我则在高级诊疗中心等待。

等到1点左右的时候,妈妈过来会合,妈妈心情很坏。中间去签到处问了几次胡主任还没有来。

1点45左右,胡主任来了,很快开始叫号。叫到2号的时候,过了将近半小时都没有叫下一个,妈妈带小花去母婴室喂奶,我待在叫号显示屏下面等着叫号,我们是13号。

很快叫号从2号跳到了6号,3、4、5还没有来签到,6号看的时间也很慢,这个时候时间已经近3点了,我跟妈妈同步了叫号情况。

不一会,妈妈过来我们一起去找胡主任看看能不能先开单子验血。我们在6号诊室门口等待,胡主任正在给后来的3号诊断,这时候从山东赶来的8号妈妈也在门口等待。

3号结束以后,妈妈考虑到人家外地过来,先让8号妈妈进去看,我们等她看完再去找胡主任开单子。等待过程中,妈妈不放心孩子,让我去看看孩子,她在门口等着。

我按照妈妈说的和一楼位置相同的母婴室,前前后后找了几次,都没有找到阿姨和孩子,我给妈妈打电话,说没有找到孩子,妈妈这个时候已经开完单子出来了,我们一起去找,原来是找错母婴室了,阿姨不是在和一楼同样位置的母婴室,而是在侧面,这是个插曲。

第五站:静脉抽血

我们交费之后,就去采血点采血,妈妈这时候有点恍惚,我从她手里接过交费单在机器上取了采血号,很快就叫到我们了,我们进到采血区,叫的3号采血点没有人,接着叫到1号采血点,是在一个小屋子里面。

进去以后,按照医生的要求,很快就把小花放到采血床上,我正在旁边整理东西,采血就开始了,医生让阿姨摁住小花的脚,在小花的脖子处扎了一针,小花哭的声音很大,我过去看的时候,小花脸上已经通红,事后妈妈和阿姨都心有余悸,小小的孩子就遭受这样的痛。

采完血后,医生说出报告需要2个小时,我们回到高级诊疗中心继续等报告。

第六站:继续等待

因为要等近2个小时,妈妈担心胡主任今天没时间看报告,并打定主意如果今天看不了,自己明天开车来让医生看。后来,妈妈问了胡主任,如果下班了,可以去病区找她,妈妈这才放心。

等待过程中,候诊大厅几个记忆深刻的故事片段:

山东来的小姑娘:自己孤身驱车五六百公里从山东带着女儿来苏州看病,小姑娘名字应该是叫“孔德艺馨”,护士问:小姑娘你上幼儿园几班了,小姑娘回答说:没有上幼儿园,护士问:是不是因为你有出血点啊,小姑娘说:是的,昨天我还流鼻血了呢。小女孩说的很淡然,应该成为日常了吧。

失声痛哭的男孩:可能是疾病带来的肉体疼痛,抑或是对于未来治疗的恐惧,妈妈把他搂在怀里,一边给他擦眼泪,一边安慰她。

雨果说:女人固然是脆弱的,但母亲是坚强的。这句话说得没错!

换骨髓的小男孩:小男孩带着面罩,一直在候诊大厅里走动,男孩爸爸一直陪着他,看着挺健康的一个小男孩,孩子爸爸说:他刚换了骨髓,这只是表面的。无法体会这句话背后这个孩子和他的家庭经历了什么。后来,在门外听到胡主任说,这个孩子的恢复状况比她预期的要好,祝福他们!

第七站:血检结果

中间妈妈找上午眼科的医生去问新出血的原因和可能的影响,但是医生的回答并没有明确的结果。

大概4点半左右,报告都出来了,但是胡主任去开会了,妈妈坐不住,又去眼科找了三个医生看血液报告,还是没有给出确定的答复。

大概5点半左右,胡主任看了小花的血检报告,逐项解释了指标情况,都在正常值范围内,确认血功能没有问题,是个好消息!

妈妈想再去眼科找医生说,血检没有问题,但是想到意义不大,我们就返程回家了。

第八站:回家

回家的路上也很堵,还是在娄江快速路、北环快速路拥堵,到家已经将近七点了。

回家后,发现小包从早上开始流鼻滴,妈妈迅速下达了小包不准接触妹妹的要求,妹妹千万不能感冒。

吃过晚饭以后,我陪小包看了一会《哈尔的移动城堡》,在妈妈的督促下,给小包刷了牙,准备睡觉。

小包还是闹着不睡觉,我给她讲了一个临时自编的“超人爸爸化身小蜜蜂从恶魔手中勇救小包小花两姐妹”的故事,她很配合的听得津津有味。

关灯后,还是哭闹不睡觉,我开始讲《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讲了很长时间,发现没有回应,以为她睡着了,我问:小包,接下来发生了什么,试探一下她是否睡着了,小同志说:你问我干什么呀?我就继续讲,接着又讲了卡梅拉系列《魔法师》的故事,讲着讲着我自己都睡着了。

大约10点半的时候,我醒了过来,想起今天的Keep没有做,还没有洗澡。赶紧起来,来到客厅,看了一下训练内容,还有户外跑步,今天完成不了了,就在App上申请了今天休息(第一次),然后在客厅呆坐了半个多小时。

快11点半的时候,洗澡睡觉,躺倒床上已经12点了。

而妈妈还要每隔两个小时起床喂奶。

今天可能是这生命旅程上很平常的一天,随着时间的流逝关于今天的记忆也会变得模糊,谨以此作为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