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how index from 表名;

查看表的索引信息

Table:索引所在的表名; Non_unique:是否是非唯一索引(1or0); key_name:索引名称; seq_in_index:该列在索引的位置 column_name:列名; collation:列以什么方式存储在索引中,值为A或null;B+树索引此值为A,即排序的; cardinality:表中唯一值的估计个数;此列越接近行数越好,如果太小,要考虑去掉;同时优化器会根据这个值判断是否使用这个索引,这个值更新会有些延迟,手动触发更新使用analyze table命令,同时该值不是精确值,为数据采样值,系统自动触发条件为:数据调整1/16时或数据修改大于2 000 000 000次时。 sub_part:是否是列的部分被索引,显示列中多个字符被索引,如果索引整个列,则该字段为null; packed:关键字压缩方式,没有压缩则为null; null:是否索引的列含有null值。 index_type:索引类型; comment:注释;

expalin分析执行计划

关注核心字段

type列

system > const > eq_ref > ref > fulltext > ref_or_null > index_merge > unique_subquery > index_subquery > range > index > ALL

只针对主键索引和唯一索引来说,因为比匹配1次

const, system:mysql能对查询的某部分进行优化并将其转化成一个常量(可以看show warnings 的结果)。用于 primary key 或 unique key 的所有列与常数比较时,所以表最多有一个匹配行,读取1次,速度比较快。
eq_ref:primary key 或 unique key 索引的所有部分被连接使用 ,最多只会返回一条符合条件的记录。这可能是在 const 之外最好的联接类型了,简单的 select 查询不会出现这种 type。

针对普通索引来说,可能匹配多次

ref:相比 eq_ref,不使用唯一索引,而是使用普通索引或者唯一性索引的部分前缀,索引要和某个值相比较,可能会找到多个符合条件的行。

针对查询范围来说

range:范围扫描通常出现在 in(), between ,> ,<, >= 等操作中。使用一个索引来检索给定范围的行。

针对全表来说

index:和ALL一样,不同就是mysql只需扫描索引树,这通常比ALL快一些。
ALL:即全表扫描,意味着mysql需要从头到尾去查找所需要的行。通常情况下这需要增加索引来进行优化了

Extra列

这一列展示的是额外信息。常见的重要值如下:
distinct: 一旦mysql找到了与行相联合匹配的行,就不再搜索了
Using index:这发生在对表的请求列都是同一索引的部分的时候,返回的列数据只使用了索引中的信息,而没有再去访问表中的行记录。是性能高的表现。
Using where:mysql服务器将在存储引擎检索行后再进行过滤。就是先读取整行数据,再按 where 条件进行检查,符合就留下,不符合就丢弃。【检索完又进行了筛选】
Using temporary:mysql需要创建一张临时表来处理查询。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是要进行优化的,首先是想到用索引来优化。
Using filesort:mysql 会对结果使用一个外部索引排序,而不是按索引次序从表里读取行。此时mysql会根据联接类型浏览所有符合条件的记录,并保存排序关键字和行指针,然后排序关键字并按顺序检索行信息。这种情况下一般也是要考虑使用索引来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