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介质也称传输媒体,它是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之间的物理通路。

传输媒体并不是物理层。传输媒体在物理层的下面,因为物理层是体系结构的第一层, 因此有时称传输媒体为 0 层。在传输媒体中传输的是信号,但传输媒体并不知道所传输的信号代表什么意思。但物理层规定了电气特性,因此能够识别所传送的比特流。

传输介质可分为导向传输介质和非导向传输介质。

  • 导向传输介质中,电磁波被导向沿着固体媒介(铜线或光纤)传播
  • 非导向传输介质可以是空气、真空或海水等

    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与无线传输介质

    双绞线

    双绞线是最常用的古老传输介质,它由两根采用一定规则并排绞合的、相互绝缘的铜导线组成。绞合可以减少对相邻导线的电磁干扰。

为了进一步提高抗电磁干扰能力,可在双绞线的外面再加上一个由金属丝编织成的屏蔽层,这就是屏蔽双绞线(STP)。无屏蔽层的双绞线称为非屏蔽双绞线(UTP)。

它们的结构如图下所示。

传输介质 - 图1

双绞线价格便宜,是最常用的传输介质之一,在局域网和传统电话网中普遍使用。

双绞线的带宽取决于铜线的粗细和传输的距离。

模拟传输和数字传输都可使用双绞线,其通信距离一般为几千米到数十千米。

距离太远时,对于模拟传输,要用放大器放大衰减的信号;对于数字传输,要用中继器将失真的信号整形。

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由内导体、绝缘层、网状编织屏蔽层和塑料外层构成,如下图所示。

传输介质 - 图2

按特性阻抗数值的不同,通常将同轴电缆分为两类: 50Ω 同轴电缆和 75Ω 同轴电缆。

  • 50Ω 同轴电缆主要用于传送基带数字信号,又称基带同轴电缆,它在局域网中应用广泛;
  • 75Ω 同轴电缆主要用于传送宽带信号,又称宽带同轴电缆,主要用于有线电视系统。

由于外导体屏蔽层的作用,同轴电缆具有良好的抗干扰特性,被广泛用于传输较高速率的数据,其传输距离更远,但价格较双绞线贵。

光纤

光纤通信就是利用光导纤维(简称光纤)传递光脉冲来进行通信。有光脉冲表示 1,无光脉冲表示 0。可见光的频率约为 108MHz,因此光纤通信系统的带宽范围极大。

光纤在发送端有光源,可以采用发光二极管或半导体激光器,它们在电脉冲作用下能产生出光脉冲;在接收端用光电二极管做成光检测器,在检测到光脉冲时可还原出电脉冲。

光纤主要由纤心和包层构成,光波通过纤心进行传导,包层较纤心有较低的折射率。当光线从高折射率的介质射向低折射率的介质时,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因此,如果入射角足够大,那么就会出现全反射,即光线碰到包层时会折射回纤心,这个过程不断重复,光也就沿着光纤传输下去。

传输介质 - 图3

只要从纤心中射到纤心表面的光线的入射角大于某个临界角度,就会产生全反射。因此,从不同角,度入射的多束光线可在一条光纤中传输, 这种光纤称为多模光纤,多模光纤的光源为发光二极管。光脉冲在多模光纤中传输时会逐渐展宽,造成失真,因此多模光纤只适合于近距离传输。

传输介质 - 图4

光纤的直径减小到仅一个光波长度时,光纤就像一根波导 那样,可使光线一直向前传播, 而不会产生多次反射,这样的光纤就是单模光纤。 单模光纤的纤心很细,直径只有几微米,制造成本较高。同时,单模光纤的光源为定向性很好的激光二极管,因此单模光纤的衰减较小,适合远距离传输。

光纤的特点:

  1. 传输损耗小,中继距离长,对远距离传输特别经济。
  2. 抗雷电和电磁干扰性能好。
  3. 无串音干扰,保密性好,也不易被窃听或截取数据。
  4. 体积小,重量轻。

    无线传输介质(非导向传播介质)

    无线通信已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领域,构成蜂窝式无线电话网。随着便携式计算机的出现,以及在军事、野外等特殊场合下移动通信联网的需要,促进了数字化移动通信的发展,现在无线局域网产品的应用已非常普遍。

    无线电波

    无线电波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可以传输很长的距离,所以它被广泛应用于通信领域,如无线手机通信、计算机网络中的无线局域网(WLAN)等。因为无线电波使信号向所有方向散播,因此有效距离范围内的接收设备无须对准某个方向,就可与无线电波发射者进行通信连接,大大简化了通信连接。这也是无线电传输的最重要优点之一。

    微波、红外线和激光

    目前高带宽的无线通信主要使用三种技术:微波、红外线和激光。它们都需要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存在一条视线(Line-of-sight) 通路,有很强的方向性,都沿直线传播,有时统称这三者为视线介质。不同的是,红外通信和激光通信把要传输的信号分别转换为各自的信号格式,即红外光信号和激光信号,再直接在空间中传播。

微波通信的频率较高,频段范围也很宽,载波频率通常为 2~40GHz,因而通信信道的容量大。例如,一个带宽为 2MHz 的频段可容纳 500 条语音线路,若用来传输数字信号,数据率可达数兆比特/秒。与通常的无线电波不同,微波通信的信号是沿直线传播的,因此在地面的传播距离有限,超过一定距离后就要用中继站来接力。

卫星通信利用地球同步卫星作为中继来转发微波信号,可以克服地面微波通信距离的限制。三颗相隔 120° 的同步卫星几乎能覆盖整个地球表面,因而基本能实现全球通信。卫星通信的优点是通信容量大、距离远、覆盖广、广播通信和多址通信,缺点是端到端传播时延长,一般为 250~270ms、受气候影响大(强风、太阳黑子爆发、日凌)、误码率较高、成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