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由篇

从2014年开始有了想整博客的念头,想把自己学到的东西总结出来,放到网上,随时查看整理,于是就有下面的东西。
偶然间,从朋友那接触到Markdown语言,看着朋友用md写出来的东西比较简洁,学起来也简单,慢慢的就开始接触学习,然后渐渐地抛弃了一直用的word。(Markdown2004年开始推出的,我2014年才知道。。。)说实话,用word写出的东西偏正式,时间长了,越看越不舒服,给我的感觉是这样。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需要学的东西太多,需要记得东西太多,太多太多东西。。。时间长了,就变成了跟没学一样(难道是老了???)因此,决定开始折腾,改变这种现状。。。

折腾篇

1.学了东西当然要用呀,自建博客开始。网上一搜静态博客,第一个搜到的就是hexo,于是开搞Hexo博客。
当时正好玩云服务器,那时候阿里云很便宜,于是就买了一台1C1G的云主机作为博客服务器(一年好像是三百多吧,现在一年已经900多了)。安装部署过程很简单,小伙伴们可以看官网教程。唯一要注意的是hexo依赖于nodejs,要想安装Hexo,得先搞定它。值得推荐的是hexo的主题很多,Github上也有许多大神在制作更新主题,如果考虑要自建博客,第一推荐选择hexo。

20190729122835724.mp4 (5.08MB) 博客搭建完后,顺便也在阿里云买了域名,一切准备就绪后,博客上线。运行了大约半年,因为工作原因,没时间更新博客,慢慢的就放弃了。究其原因,我觉得有两点:一是当时忙于工作,经常加班,自己没坚持住。二是由于在Linux服务器上编辑比较麻烦(那时候还不知道有许多好用的md工具可以直接导出文档,然后传到服务器上),需要按照hexo的格式来对文章进行修改,效率比较低。一直到服务器到期了,博客就彻底over了。

2.个人WiKi开搞。wiki的特点是:界面更简洁,更有条理,类似于列提纲。虽然自建博客失败了,但是我心依旧。还是想继续折腾,鉴于上次的失败,就暂时放弃用hexo了。搞技术的,在没孩子之前,我想大部分时间都是泡在电脑上吧(像我这样的。。。哈哈)。有一次在逛知乎的时候,看到过一篇关于个人知识库整理的文章,是写程序员该如何整理自己的知识的(具体文章名,我记不清了。。。)里面提到过用个人wiki(类似于Wikipedia的界面那种)来进行知识库管理,更有条理之类的东西,就决定尝试,然后在GitHub上搜到了star数第一的simiki部署搭建就不说了,小伙伴想体验的话,可以看我的wiki。嗷,对了,wiki还在跑,放在github上了,不过好久没更新了,后面会讲到。

3.尝试商用博客平台。博客这种东西,还是有很大需求的,市面上出了不少博客平台(支持md的)。因为GitHub在国外,鉴于国内的网络环境,有时候自己的wiki会遇到打不开的情况,这个问题暂时无解。技术宅最痛恨的事就是网络有问题吧。。。因此慢慢的就考虑转向比较成熟的产品化的博客平台。在这个阶段,我尝试了两个产品化的平台,一个是蚂蚁笔记,一个是bitcron(不是比特币。。。)。两者都有试用版,但功能不多,付费版按月消费,几十到几百不等。先说蚂蚁笔记,总的来说体验还可以,支持多终端,打开网页和数据同步很快,但是社区不活跃,bug修复慢,主题更新也不及时,试用了几个月的付费版后,就放弃了。Bitcron是Farbox的前身,现在想要注册账号,需要邀请码,如果想要体验,你可以给他们发邮件所要邀请码。

4.开始转战在线博客平台。试用过几天的简书,但是由于它是个偏向于写作的平台,不符合我的个人知识库需求,渐渐抛弃之。2018年的时候,印象中好像是在支付宝客户端上看到有语雀的推送,就申请注册了语雀,一直用到现在。语雀中既可以将自己的写的博客公开分享,又可以将自己不想公开的文档放到自己私有的知识库中,一举两得。

总结篇

自建博客需要一定的技术功底(例如Linux基础,git等工具使用)。如果有自己的服务器,还想折腾,可以考虑此类。(用自己搭建的博客,写起文章来会有小小的成就感,哈哈)
如果想省心,网络体验又好,可以考虑用简书,语雀之类的在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