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该小节中,对文件格式字段不再做详细的说明,对应的字段描述、规则限制等信息基本和前面小节(用户信息文件)中的说明一致。
组信息文件 /etc/group
显示Linux中所有用户组的基本信息。 在Linux中每添加一个用户就会在该配置文件中生成跟用户名相同的组。
[root@localhost etc]# ll /etc/group ## 查看该配置文件的权限
-rw-r--r--. 1 root root 1045 5月 16 06:42 /etc/group
文件格式说明
配置文件中,每一行标识一个用户的基本信息,每一行有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通过“:”隔开。 该配置文件的行数即为该系统的总用户组数。 实例:
root:x:0:
第一部分:用户组名称
第二部分:组密码标志
第三部分:GID(用户组ID,唯一标识)
0:超级用户组 1-499:系统用户组(伪用户组,较新的Linux系统可能为:1-999) 500-65535:普通用户组(较新的Linux系统为:1000-65535)
第四部分:组中附加用户,多个逗号隔开
组密码作用
在Linux中,修改用户的用户组信息一般有超级用户root来操作。如果需要将该权限下放,那么就可以为一个用户组创建组管理员和组密码,那么组管理员就可以通过组密码管理本组的用户成员。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并不会使用这种方式,权限下放会导致系统安全风险,这是没有必要的。因此,也不会过多展开相关的知识, 了解即可。
组密码文件 /etc/gshadow
保存Linux用户组中,用户组密码及用户组管理员等基本信息,和/etc/group配置文件对应。
[root@localhost etc]# ll /etc/gshadow ## 查看该配置文件的权限
----------. 1 root root 836 5月 15 06:40 /etc/gshadow
文件格式说明
第一部分:用户组名称
第二部分:用户组密码,经过SHA512加密
第三部分:组管理员用户名
第四部分:组中附加用户,多个逗号隔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