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小伙伴内心最煎熬也是最期待的就是一年1-2次的晋升答辩,每次答辩大家都会觉得自己不知道该准备什么或者觉得自己已经准备的很充分了但依然无法通过。我也看了一些小伙伴的答辩ppt,最后发现了几个很典型又很统一的问题,今天先来说第一个:主观能动性的体现

    okr文档资源在文末领取

    1.什么是主观能动性
    从哲学角度讲人和动物的区别之一就是人可以主动、有意识的思考问题、做事。能够认识和改造外部环境和世界的能力。

    那么说白了就是你能否够主动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思考,对自己负责工作和项目进行优化。

    2.为什么要具备主观能动性
    区分初级和高级设计师最重要的考核点,没有之一,那就是能否进行主动思考,给业务和用户带来新的价值。有小伙伴说,诶,我来应聘设计师,不是给我什么需求,我认真完成就好了吗?在执行工作的过程中我也很认真的思考了,这个主动是什么意思?有这个必要吗?

    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主要有两点:1.挖掘该岗位更多的价值从而获得更多的收益 2.提升自我能力学习更多的知识
    **

    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我们自己是老板,我们招来的设计师确实和我们招聘需求吻合,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执行力很强,但是有一天他想要晋升涨薪,他的能力还是和刚入职的时候一样,和晋升级别需要的能力不匹配,这个时候我们作为老板你会给他晋升更高的级别吗?不会,最多只能象征性的给一点“辛苦费”。所以站在设计师的角度,很多小伙伴就会想我辛辛苦苦工作了一年,为什么只给我加这么点薪水,原因就在于我们的能力依然还停留在这个级别。

    另一点,学会主动做事,就是让自己的能力变得更强,设计师的职场能力并非单一的,除了能够做好上游的需求之外,更要学会主动寻求机会挖掘产品的问题以及其他超过自己能力范围以外的事。注意,这里是能力范围以外,并不是职责范围以外。所以我们接下来就讲一讲,如何提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3.如何提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人总是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才会进行反击,总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想要挣扎。如果现在让你自己开始创业,你会怎么做,如果哪天我们一无所有了,你会做什么?不要等到那一天,我们才开始思考和执行。

    如何提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的方法,我来聊一聊我自己是怎么做。

    1.思考工作与职业生涯的更优解
    任何一家公司,在流程上制度上或多或少都有欠缺,当我们入职一家公司后你会愈加明显的发现一些问题。例如我们平时可以多关注一些国内外的设计工具,关注设计行业的一些新的趋势,在工作协同的时候就可以对原有的工具进行替换。再比如通过一些学习,在中小企业的设计师们可以了解大大厂更规范的项目流程、工作流程,对自己团队原有的设计流程进行优化改革,提升协同的效率。

    除了帮助团队提高效率以外也要思考个人工作的效率,这也是我自己用来决解加班的问题。很多人在职场中总是觉得一天的活干不完,那是因为这几个原因导致的:

    1.1没有设置今日工作的边界。
    工作是永远做不完的,你想要有需求随时都会有,但是当你同时接到几个需求的时候,一定要有优先级,并且把每个需求的交付节点梳理清楚。

    有小伙伴会说每天工作真的做不完,不管怎么排优先级也是完全饱和。我想说难道每天都有当天必须要做完的那么多需求吗?做不完公司就会瘫痪或者拖后进度这么严重吗?如果有,那么产品规划一定是不合理的。偶尔一个月有几天能够理解,但是常年如此,说明产品就像无头苍蝇一样在试错。在互联网发展到这个阶段的时候,业务需要更加小心谨慎,前期的准备工作足够充分才能保证需求的准确性,以及设计的高质量。

    1.2.工作专注力不够
    工作饱和并不代表着充实,因为我们都知道这是在做重复工作而已,时间久了也就废了。所以我个人会每天做好工作的节点,只要整体项目的节奏不拖沓,那么中间的工作时间安排我们都可以自己去定。同时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实际工作的时间大家是否都在高效率高投入的工作,有没有一边工作一边聊天、刷朋友圈,如果有那么一定要改掉这个毛病。把注意力和精力聚焦起来这样工作效率会更高,特别是在完成那些不需要动脑子的工作上一定要速战速决,很多人的时间就是在这些地方浪费了。

    1.3出图效率太低
    我也会观察身边的同事出图的效率,别人设计一张的时间我已经完成了三张,并且是高质量完成,因为在设计之前做了更多的思考与分析,同时手活快,考虑的更全面。这也是和咱们平时的日积月累的观察和收集习惯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当我们养成了一个好的习惯之后也会大大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有小伙伴想问,那么工作都做完可以准时下班了,那和我们主动做事是不是就矛盾了?其实不矛盾,我举个例子,你在完成手头的工作后,你可以思考一下自己产品有没有什么体验上的、品牌视觉上的问题,例如现在产品的一些空状态、异常状态的插画是否还是历史遗留?在一些图标设计和运用上是不是没有统一?如何搭建自己产品的组件库?如何运用新的设计技巧和风格在产品中?现在的产品在视觉表现和品牌上有没有提升的空间?自己的审美和能力到底处在什么阶段?

    我的习惯是,下班回家之后把上面的问题都思考一遍,然后付诸实践,例如一些UI动效的表现不够自然,缺少情感化的细节,那么我们在业余时间就可以把自己动效设计的能力提升起来,并且运用在工作中。围绕工作和项目去展开相应的练习,UI、插画、动效、三维、体验方法等等,在学习的同时也在为产品增添色彩,提升个人价值。

    2.主动发现问题和机会点
    第一点很多设计师都可以做到,但是第二点会对设计师的专业有较高的要求。无论什么设计都离不开业务和用户。有小伙伴会说我们自己找需求和问题是不是在和产品经理抢饭碗了?并不是,我们找的更多的是体验上的问题和机会点,而产品则是从业务功能以及产品的角度去挖掘,和我们的工作并不冲突。

    第二点之所以比较困难是因为条件受限,因为当我们要发现问题和机会,首先要有数据源,也就是需要找到相应的渠道,来找问题和机会。例如如果产品没有进行埋点那么你怎么分析数据呢?如果产品经理没有维护用户和收集用户相应的数据我们怎么找到用户进行调研呢?

    所以想要主动挖掘问题一般的方法就是:1.分析数据 2.访谈用户 3.靠经验排查

    前两点我们需要有一定的资源,那么第三点很多小伙伴是不是就觉得自己可以了呢?也不简单。什么是经验,经验就是我们从多次实践中得到的知识和技能,例如你以前排过一颗地雷,这次你又遇到了同款,那大概率你可以排除成功。所以你是否可以找到目前产品存在的问题,前提是你曾经分析、总结过其他产品或者其他流程中出现过的问题,以及你对用户有比较深刻的了解,这样你才能对产品是否存在问题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否则你很难挖掘到问题,更不要说机会点了。

    互联网人最痛苦的就是写周报,甚至是日报。很多人一周下来想想自己到底做了什么,心里就很虚。之前我一个在大厂做运营设计的朋友就问我,他说,你们做UI设计的怎么周报上都是在写什么视觉还原,看起来都没什么工作量,不知道一天到晚都在做什么,这搞的他很看不起做UI的同事,觉得没有一点含金量,薪资还这么高。所以大家看看,在别人眼里,我们作为UI设计师的工作和工作量以及工作价值的体现到底在哪里,或许今天是这位运营设计提的,改天就是开发、产品来问,UI设计到底含金量在哪里?我们怎么回答?

    3.让自己的想法开花
    自由职业四年,这期间我接触过不少的小伙伴,我们一起共事,他们能够帮我解决一些不需要我亲力亲为的事,让我工作的效率更高。在这期间我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那就是如果你不把一件事说的清清楚楚,细枝末节的讲明白,那么很多人就会你说什么 他们就做什么,无法展开,也没有办法再有更多的想法。举个例子,比如我会让他们帮我做一张学员的统计表,差不多就包含学员的名称、职业、城市这些标签,有的人就只统计这三项,但是有的人却会思考的更加全面,一些连我也没想到点都思考进去,以及在将来如何更好的收集学员的信息,用什么工具、统计学员的流程,如何提升学员在填表报名时候的体验。

    不能说只统计三项的小伙伴不好,而是没有让领导觉得你是一个有“想法”的助手。所以一个人只是完成了工作,另一个人在完成工作的同时将事情做的更加漂亮。

    自由职业看起来很光鲜,但是当你想到没有人给你安排工作,要自己给自己安排工作的时候,会极其的痛苦。像我们做设计教育培训和自媒体的,大部分都是沉默成本,做教程、写文其实都是当下不能直接体现效果的工作,你看有些自媒体写了一年的原创文章,粉丝数可能只有几十个。可能是他不太会运营只会写作,或者写的内容并不出彩,无法引起读者的共鸣都有可能。
    想做自由职业的几个基本条件:有一个充满想法的大脑、一颗随时保持热心和好奇的心以及一个充满活力的身体,以及有一定抵抗风险的资金储备。当你满足了这几个条件之后,再考虑你擅长的领域、你的资源与渠道以及你的运营策略等等。

    总结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晋升的考核,考核的就是你是否满足下一个级别的要求,而不是你之前做了哪些工作。初级到高级设计师的分水岭就在于设计师能否主动帮助产品去增添色彩,提供新的体验价值。主观能动性不仅仅在工作中需要,在我们的职业规划中也很重要,它也将决定了我们职业天花板的高低。OKR.x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