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的定义
数据库索引,是数据库管理系统中一个排序的数据结构,以协助快速查询、更新数据库表中
数据。 索引的实现通常使用B树及其变种B+树 ,B+Tree 索引是大多数 MySQL 存储引擎的默认索引类型
索引的优缺点
优点:
1.加快数据查询速度
2.可以创建唯一性索引,保证数据库表中每一行数据的唯一性;
3.可以将表的外键制作为索引,加速表和表之间的连接,特别是在实现数据的参考完整性方面特别有意义;
4.将随机I/O变为顺序I/O,帮助服务器避免排序和临时表,在使用分组和排序子句进行数据检索时,可以显著减少查询中分组和排序的时间;
5.通过使用索引,可以在查询的过程中,使用优化隐藏器,提高系统的性能。
缺点:
1.创建索引和维护索引要耗费时间(这种时间随着数据量的增加而增加)
2.索引需要占物理空间,除了数据表占数据空间之外,每一个索引还要占一定的物理空间;
3.当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增加、删除和修改的时候,索引也要动态的维护,这样就降低了数据的维护速度。
索引分类
主键索引
数据库表经常有一列或列组合,其值唯一标识表中的每一行。该列称为表的主键。在数据库关系图中为表定义主键将自动创建主键索引,主键索引是唯一索引的特定类型。该索引要求主键中的每个值都唯一。当在查询中使用主键索引时,它还允许对数据的快速访问。
唯一索引
唯一索引是不允许其中任何两行具有相同索引值的索引。
当现有数据中存在重复的键值时,大多数数据库不允许将新创建的唯一索引与表一起保存。数据库还可能防止添加将在表中创建重复键值的新数据。例如,如果在employee表中职员的姓(lname)上创建了唯一索引,则任何两个员工都不能同姓。
聚集索引
- 索引的逻辑顺序和表中的物理顺序相同(可以理解为使用拼音法查字)
打个比方:当我们想要找“啊”这个字,然后又想找“不”这个字,根据拼音来看b在a的后面,所以“不”在“啊”的后面
- 一个表只能包含一个聚集索引
- 与非聚集索引相比,聚集索引通常提供更快的数据访问速度
非聚集索引
索引的逻辑顺序与磁盘上的物理存储顺序不同(可以理解为使用偏旁部首法查字),非聚集索引的键值在逻辑上也是连续的,但是表中的数据在存储介质上的物理顺序是不一致的。记录的逻辑顺序和实际存储的物理顺序没有任何联系
总结
- 如果一个主键被定义了,那么这个主键就是作为聚集索引
- 如果没有主键被定义,那么该表的第一个唯一非空索引被作为聚集索引
- 如果没有主键也没有合适的唯一索引,那么innodb内部会生成一个隐藏的主键作为聚集索引,这个隐藏的主键是一个6个字节的列,改列的值会随着数据的插入自增。
- InnoDB引擎会为每张表都加一个聚集索引,而聚集索引指向的的数据又是以物理磁盘顺序来存储的,自增的主键会把数据自动向后插入,避免了插入过程中的聚集索引排序问题。如果对聚集索引进行排序,这会带来磁盘IO性能损耗是非常大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