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理科,一般认为应该是做一些脱离具体实现的理论性、学术性研究;通俗来说就是 学习思维技能。
    对于工科,一般认为应该是将理论应用到现实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通俗来说就是 学习应用技能。

    所以,关于工作中的学习我们到底要学什么?

    1. 一种学完立刻就能很炫酷的技能
    2. 还是一种经过长时间磨砺后内化到自己的认知体系的思维方式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1. 对于那些因掌握某项技能而取的一定的成绩的人来说,他可能会告诉你,学习一定要功利些
    2. 对于那些行业大佬来说,他可能会告诉你,基础的理论知识才是根基,根基打的牢才能走的更远

    那一个小白到一个大佬中间差距是多少?

    1. 十几年不懈努力的差距

    在这个过程中,又该如何选择?正如理科和工科都很重要一样,技能的学习和基础理论的学习同等重要;

    为什么要得出一个废话式的结论?在观察身边的几群人后,发现了一个现象:
    人们很容易走极端,要不就是固执的认为基础理论才是王道,其它都不屑一顾;要么就是极度追捧各种新技能,学完后立即炫酷的秀一秀。

    在谈论为什么要同等重要之前,先看看这两个极端的实际工作中的表现:

    1. 总是追求新技能的人,

    当你选择学习新技能时,你会发现很快获得收益;过了一段时间后,你可能会感觉对这个技能的认知就止步于各种应用技巧,当遇到一般的问题还好,根据经验 或者 网上查查也都能解决,但是也就止步于此了,
    更要命的是,你会发现不停的有各种新技术出现,而你需要不停的重复学习哪些相关的新技巧,认知水平缺总是停留在这浅浅的应用上,对应更深入的设计思想总是也能说上几句,但是听起来总感觉你好像是在书本上 或者 报纸上看到后,硬背下来的;看不到你自己思考的身影。

    1. 过于重视基础理论的人

    这部分人很明显的特征是,理论知识一套一套的,但是现实的工作中确总是无从下手,换句话来说,就是无法用他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那些劝你打牢基础知识的大佬们为啥能够运用他们的扎实的基础知识解决工作中实际遇到的问题呢?

    所以你可能会想,肯定是我的基础只是还不够,所以我要继续努力。

    事实上,你的基础知识可能不够,更重要的是,你没有将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所以知识对你来说仅仅是知识;
    任何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都需要长时间的大量重复的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不是不停的重复学习基础理论知识。

    实践不就是要用各种新技术、新技巧吗?说来说去,我们都还是要不停的学习新技能;

    我的观点就是这样的,但要有方向,首先我们需要一定量的理论基础知识,然后我们在学习工作中新技能的过程中,加深我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反过来,理论基础知识,帮助我们能够更深刻的明白这些新技能的设计思想、内部底层原理;而不仅仅是停留在使用技巧层次。

    到底该怎么做呢?以下是我的想法:

    1.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必须要具备一定量的基础理论知识,这些知识需要沉下来,花上2-3年时间,反复的磨
    2. 理论知识的学习一定要有一个程度,如果不在一个学习时间段内设定一个程度,你会发现越学越底层,东西越多,导致你陷入细节
      1. 关于这一点,我的想法是,我们可用的时间是有限的,必须学习一下整个知识概览,然后在用到某个专题的知识的时候,再进行深入学习
    3. 学习基础理论只是前提、只是具备了一些基本素养,不代表学完之后就如何了得了,
    4. 所以我们有了基本理论知识后,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对于某个特定专题的理论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