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交
This photo is ©unDraw
人具有群体属性,人是需要社交的,人的社交人数是有限制的,有一个非常著名的“邓巴数字”,150。
人与人的关系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强关系指的是紧密联系的圈子,而弱关系则表示人与人的联系并不是那么紧密。
邓巴数字的背景是强关系。
在社交网络中,很多都为弱关系,比如微博、twitter、ins、简书、知乎、豆瓣等具有分享内容,获取粉丝的社交或内容分享平台;当然也有强关系的代表:QQ、微信、facebook。
小贴士:
1.在设计社交软件时,分清楚设计前提是强关系还是弱关系
2.如果是强关系,可以设计一些拉近人与人近距离接触的功能,帮助用户相互了解
3.如果是弱关系,拉近人与人关系不是主要目的
2、模仿和同情
人在参与同步活动时,镜像神经元会产生幸福感;
生活示例:结伴逛街、旅游时,会更加幸福(自己的感受)。
小贴士:
线上社交,很多都是异步活动,为了让用户产生更多幸福感,可以提供一些同步功能,比如直播、视频音频、线下活动等。
3、人参与集体活动,会更加幸福
人在参与同步活动时,镜像神经元会产生幸福感;
生活示例:结伴逛街、旅游时,会更加幸福(自己的感受)。
小贴士:
线上社交,很多都是异步活动,为了让用户产生更多幸福感,可以提供一些同步功能,比如直播、视频音频、线下活动等。
4.线上交互规范遵循线下社交规则
当登录一个软件或网站时,你期望得到的反馈或交互,可以对应到预期的人际交往规则上。
小贴士:
设计产品时,多考虑用户希望如何与它进行互动,产品的交互是否符合人际交往规则。
5、人们都爱说谎
大脑同步程度越高,倾听者越能理解对方- 镜像神经元起了一定的作用。
小贴士:
如果想用户更好地理解信息,不能只单单的靠文字阅读,
可以加音频或视频,让用户听到声音,更好的帮助用户理解。
6.倾听,沟通信息的重要方法
大脑同步程度越高,倾听者越能理解对方- 镜像神经元起了一定的作用。
小贴士:
如果想用户更好地理解信息,不能只单单的靠文字阅读,
可以加音频或视频,让用户听到声音,更好的帮助用户理解。
7.我们更喜欢联系熟人
This photo is ©unDraw
和上面说的“强关系”不谋而合
大脑对熟人反应独特,内侧前额叶皮质被激活,而这个部位是感知价值、情绪和控制社会行为的。
小贴士:
在做社交软件时,区分是联系熟人还是陌生人(强关系和弱关系),针对做不同的功能.
8.笑,是为了沟通
笑是无意识的- 笑是本能- 笑是会感染的- 笑与幽默无关- 说话人笑是听话人的两倍- 女人比男人更爱笑- 笑彰显了社会地位,社会地位越高,越不爱笑(黑人问号?)
小贴士:
1.普通的聊天和互动,会比刻意的幽默笑话,更能带来笑声。
2.线上产品,可以通过表情(笑),更好的进行沟通。
9.假笑不太容易被识别
This photo is ©unDraw
视频比照片,更能让人分辨是否假笑;
人们不仅仅通过眼睛,还通过脸部其他部分,来区分是否假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