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PA+路由分发
这种方式就是在多个独立的 SPA 应用之间跳转,通过把界面、导航、皮肤做成类似的样子,让用户感觉在像是用一个应用。
优点:
- 框架无关;
- 独立开发、部署、运行;
- 应用之间 100% 隔离。
缺点:
- 应用之间的彻底割裂,导致复用困难(比如每个应用都带有左侧和顶部导航);
- 每个独立的 SPA 应用加载时间较长,容易出现白屏,影响用户体验;
- 如果要做同屏多应用,不便于扩展。
2. 类 Single-SPA
这种模式一般分为主应用和子应用,主应用的代码一般非常简单,仅作为加载容器,管理子应用的生命周期。主应用捕获全局的路由事件,基于当前路由判断需要加载哪一个子应用。比如路由为main/vue,我们就加载 /vue 子应用;当路由为 /main/react,则加载 /react 子应用。最后,当路由切走后,也要卸载该应用。
优点:
- 框架无关;
- 独立开发、部署、运行;
- 项目自由切割,应用可以自由组合,方便复用;
- 便于自由扩展功能。
缺点:
- 子应用需要实现 mount 和 unmount 等钩子,侵入式的代码开发体验并不友好;
- 全局污染和资源竞争。
3.基座式 SPA,主从应用设计
原理和 Single-SPA 类似。不同点在于基座应用会包含应用依赖的绝大多数环境,包括基础框架、基础组件与第三方依赖包。当我们的主应用启动后,基本就有了全套的运行时环境。同时路由也有区别,子应用一般会把自己的路由注册到主应用中,并不接管系统路由,子应用更像是主应用的一个“路由模块”。
优点:
1. 这种模式打包出来的子应用只包含了业务代码,体积小、加载快、用户体验好。
缺点:
1. 基座与框架强相关。
张浩(网易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