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aaarrr
AARRR漏斗模型是Dave McClure 在2007提出的客户生命周期模型,解释了实现用户增长的5个指标,分别是:Acquisition(获取)、Activation(激活)、Retention(留存)、Revenue(收入)、Referral(自传播),因其掠夺式的增长方式也被称为海盗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获客和维护客户的原理.

一、获取(ACQUISITION)

1. 自然流量的获取 :
(1)某个社会现象、热点所引发的相关功能性需求。
(2)某个痛点确确实实需要解决。
(3)纯粹进行产品的体验。
2.运营推广的获取
(1)线上推广
(2)线下推广
3. 社群自传播
通过单点击破,这就需要运营团队有很好的洞察能力,找到符合产品调性的社群,通过事件引爆该社群或者社区,让社群成为你产品的拥护者和传播者。
(1)通过老带新的模式进行获取用户
(2)引爆社群
(3)参与感(社会关系绑定)

二、激活(ACTIVATION)

通过引导或者吸引使用者进行下一步操作。
1. 进入产品后的操作引导
视觉引导:包括页面元素优先级、页面元素突出强弱进行视觉上的引导,很常见的就是:在你第一次使用某个产品时,会引导使用者进行第一步第二步的操作,降低用户对产品的陌生感。
动效引导:通过页面浮层的形式教育用户如何进行操作,这也是在产品设计中,对新用户的一种引导方式,说到底就是为了消除用户对新鲜事物的陌生感和手足无措感。
2. 产品本身是否能激起用户的探索欲
3.如何激起用户的探索欲?过度营销不等于有效刺激。
产品整体视觉表现、使用流程的体验是不是够吸引人?是不是有属于产品本身吸引人的点?(当年的path效果,直接将它送上全民热潮之巅)
产品的任务流程设置是否合理?正常情况都是由简单到复杂的程度设置任务,由于用户的沉默成本,当完成一定任务后,就会沉淀下来慢慢成为产品的忠实用户。
摩拜产品是先让用户填写个人信息,最后才提示充值押金。站在使用者的角度来看,已经把个人信息都出卖给平台了,还在乎那200多块钱吗?不然你让他把流程倒过来试试,先充钱,再填信息。保证没多少人会用。
流程设置就像钩子一样,慢慢慢慢的把用户勾住。

三、留存(RETENTION)

留存时间:次日留存,三日,七日,月,年留存,计算留存率\
马尔科夫链:,转移概率.奶茶店的
(1)产品设计的活动:
如:吸引使用者定期的活动参与(每日签到打卡、参与活动计划等),这种方式能很有效的促进用户的活跃。但是也会有一定的风险,因为对于签到打卡奖励来说,必须每天都需要坚持,假设由于某天的突发情况中断了。对使用者来说,他必须重头开始进行从零开始。成本太大,会直接导致用户的流失。
吸引用户不定期参与活动(节日相关的活动,某个特定事件适合产品进行活动等),这部分的参与体验,不存在说需要用户长期养成参与的活动,而是即时性&偶然性。你会看到很多产品在为了迎合某个即将到来的节日进行活动举办,由此引爆了你的朋友圈 ,即起到了老用户的促活又起到了拉动新用户的效果。
(2)产品加入社群功能:做好用户间关系的体验
产品想要最后变现与做大,最后几乎都会向社群进行转变。获取流量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是用户精细化运营的时代。
将产品的用户最后沉淀为强关系链,看一下市场是大部分产品几乎都在往这方面做。人-场景-人,通过流量获取用户,通过场景运营用户,再通过人的关系沉淀让产品保持持续的内燃
2. 沉默用户的激活
首先我们需要对沉默的用户进行分类,打关键点。沉默用户群一般分为3类:没有特别强烈的使用需求、有需求但是忘了这个产品、根本没有相关的使用需求。
1.主动激活很简单,你每天都会见到通过优惠发放&推送和短信触达,刺激用户回心转意
2.被动激活,就是通过制造特定的场景,促使这部分用户产生需求。怎么理解,通过巨额的资金注入,寻找合作企业,定制特定的场景,可以是线下活动等,通过气氛渲染,在固定的场景中产生这个需求,引导这部分用户进行产品的使用。

四、转化(REVENUE)

1. 新产品上线后采用免费体验,送券的方式
养肥了在割韭菜
2. 产品内的变现体验路径是否足够好
路径短操作简单,拼多多比淘宝简单俩步
广告位出租收入、商品购买转化、高级服务购买转化。转化体验中,最重要的就是涉及支付购买的流程是否足够简单等。毕竟以最短路径完成转化才是王道,多一步骤就多一流失。
3. 是否在完成指定路径和操作后,能够再次继续吸引用户使用
团、饿了么当用户完成订单后就会分享获红包,促使用户再次使用产品

五、传播(REFER)

1. 正向传播
群体或个体,在特定情况下,刚好有需要这个产品解决的痛点。那么你会很乐意的将你认为最好的产品进行有效的分享。
传播分享得优惠,你越分享越获取,邀请好友获得优惠券、邀请好友帮你完成任务等。
2. 负向传播
被人际关系的绑架传播。例如:当年,转发这段话到不同的群,否则就会死XXXX。
只要作为产品方开始以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取财富时,那将给产品带来的是毁灭性的创伤,

互联网思维模型

啧啧啧222.png

人才:

当今IT行业最缺的就是拥有全局视野,更加关注项目商业价值,如何整合资源,如何在受控
环境下做出最合理的,最优雅的方案抉择。一方面是管理上的,一方面是技术上的。随着当今互联网的发展,在技术上不仅要掌握OLTP的相关技术,同时也要掌握OLAP的相关技术,
只有两者结合,才能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互联网系统和架构。在以商业价值视角的基础上,协调资源、管理项目。
结合企业业务需求合理的制定出系统架构,系统的落地方案才是作为一名牛叉程序猿应该关注的点,应该具备的核心竞争力。
程序猿的π型人才:一个以商业价值为目标的项目管理技术+两个互联网系统专业技术(即OLTP/OLAP)。
OLTP也称为面向交易的处理过程
OLAP它使分析人员能够迅速、一致、交互地从各个方面观察信息,以达到深入理解数据的目的。
在是.png

T型人才:

所谓”T型人才”,是指员工本身知识广博、经验丰富,就像是”T”字上面的那一横;而且又具有另一种独特竞争力、对某项专长特别突出,犹如”T”字中间的那一竖。以往T型人才只要拥有单一专长就可成功,可是,在这个高度竞争的信息时代,只有一种独特竞争力是不够的,这样很快会被别人迎头赶上,因此,必须拥有”两把刷子”

π型人才

是指员工本身知识广博、经验丰富,就像是“T”字上面的那一横;而且又具有另一种独特竞争力、对某项专长特别突出,犹如“T”字中间的那一竖。以往T型人才只要拥有单一专长就可成功,可是,在这个高度竞争的信息时代,只有一种独特竞争力是不够的,这样很快会被别人迎头赶上,因此,必须拥有“两把刷子”,进化到所谓的“π型员工”,培养出除了技术专长之外的多项才能,让底下两只脚稳稳站立在职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