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小米的三大中台建设:业务+数据+技术

    业务中台—从业务说起
    在中台建设中,需要规范化的服务接口、一致整合化的数据、容器化的技术组件以及弹性的基础设施。并结合业务情况,判定是否真的需要中台。

    小米参考了业界优秀的案例包括移动中台、数据中台、业务中台、技术中台等,再结合其业务发展历程及业务现状,整理了中台架构的核心方法论,一是企业如何共享服务,二是如何为业务提供便利。

    通过中台架构方法论和规划方法论,小米信息部提出了小米业务中台建设三年战略,包含了持续优化、构建中以及待新建的系统,纵向分为企业战略、业务执行、业务支撑、数据治理四部分。在2018年成立时,系统还是比较分散的;在2019年,主要围绕中台的架构调整、技术体系下沉,强化运营配置中心三方面,实现绝大多数的共享服务,让小米复杂的业态共享一套体系,更好的支持业务;在2020年,期望整体完善,不断的持续优化。

    数据中台—数字化转型的核心
    今天大家都在谈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是转什么?从企业内部来讲,是想如何把一切都数字化,大企业讲数字化转型是很难的一件事情,但现在有些小企业已经做得非常好。系统很简单,但是可以把企业的百十家或者几百家店铺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次上下架,甚至是每次的价格变更,每个操作人员的动作,都放到系统里面做记录。

    数字化转型,业务是基础,核心是数据。在数据分析及使用过程中,小米主要面临3大问题:

    • 数据极度分散:数据都分散在各系统中,没有形成统一共享的数据资源池;各业务域数据尚未形成统一口径,数据从指标层面上未能很好整合。
    • 数据指标混乱:数据分析功能偏重于日常统计分析,需建立完备的能支撑精细化管理需求的指标体系;需建立完备的业务分析逻辑,通过建立全面的业务分析场景,“用数据说话”,进而完成趋势预测、异常甄别、辅助决策。
    • 数据工具量少:需要一站式的访问入口、可视化和交互性更强的数据展示方式、支持移动端访问。


      小米中台架构 - 图1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数据整体来讲,一般分为数据采集、数据清洗,形成数据集市,最后数据分析员才可以在BI去做分析,并提出改进流程,提高业务发展。下图是小米数据中台的架构,底层是大数据平台的基础,在大数据的基础之上搭建了一系列的应用。为了解决以上数据问题,小米信息部成立了X DATA团队专门做数据,更方便地让分析人员在系统上直接分析全部门的任何数据、做报表。只要在权限管控内,分析人员直接得到对应的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小米想从业务端沉淀数据,在共享到X DATA大数据分析,然后发现问题在反馈到业务系统中解决问题。

    小米中台架构 - 图2
    在数据中台上还需要运用一些关键技术,包括:大数据离线计算、趋势预测、实时计算、自然语言处理、可视化分析、图像识别等。

    数据中台对业务运营产生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生产监控、日常运营、经营管理、战略管控等方面。最底层的是生产监控管理,如实时运营监控、实时风险监控等;第三层是日常运营型分析,如日常统计分析、操作统计分析等;第二层是经营管理分析与考核型分析,如商业洞察分析、人力资源分析、财务分析、部门绩效考核等;顶层是战略管控与预测型分析,如战略绩效分析、行业对标与企业经营预测分析。

    通过对数据中台的建设,小米真正意义上开始走上数据驱动的路程。数据驱动小米的设备研发、生产、供应链、销售、服务以及IOT和互联网业务,产业+互联网格局逐步成熟。数据驱动小米进步,体现在精细化运营、智慧物流探、产业互联网等方面。现在全球都在建仓,到底在什么地方建仓合适,怎么去建仓?这都是要数据分析才能得出。

    小米中台架构 - 图3
    未来,大数据是为人工智能准备的。

    技术中台—更敏捷的开发效率
    前面讲的都是偏业务线、偏分析的,但核心最终还是要回归到IT的本质,更敏捷的开发效率才是IT最终的目标。在早期烟囱式的建设中,企业拥有众多的研发团队,但团队人员的基础不一样,工具不一样,面临:重复建设、质量无保证,横向打通困难、技术栈混乱,严重阻碍业务中台建设等问题。

    小米中台架构 - 图4
    业务&数据中台拥有强大炮火群,为前台业务快速响应直接提供支援,而技术中台是为中台服务提供高度模块化零件&武器库,大幅缩短业务中台建设时间,提高业务中台稳定性。小米通过技术下沉,把最标准的东西沉淀出来,包括IaaS(容灾、机房、数据中心)、PaaS(中间件、研发平台、数据平台)、监控、开发过程的代码,全部陈列到底层,形成技术中台。
    滴滴中台建设实践

    01

    中台搭建背景—业务介绍
    滴滴业务包括:

    出行。涵盖了专车、快车、豪车、出租车、单车、点单车、代驾等等。

    车服。涵盖了加油、充电、维保、长租、短租。
    国际化。即滴滴海外业务。

    金融。金融相关创新业务。

    02

    应对多业务面临的问题

    跟许多大厂遇到的问题一样,烟囱式的业务线开发团队,在技术深度上无法做到均衡,还是以业务功能实现为主。资源投入上,会存在重复造轮子的问题。数据上形成数据孤岛,浪费资源。在用户体验上还无法做到真正的统一。

    03

    滴滴中台发展阶段

    滴滴中台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中台前。以实现业务功能为主,往上堆模块。
    The one。自上而下、⼤平台模式, 理想化的解决方案,业务发展快、变化大,有沉淀、但未达到理想效果
    出行中台。最大业务孵化,⽴足于解决问题,最合适原则,出行中台建成,孵化出部分业务中台。
    业务中台。支持多业务线,提升打通能力,赋能业务,提升创新能力,规范业务。
    04
    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

    **

    1. 业务初创期,快速支持业务最重要,中台不是必须的

    2. 基于解决问题,快速迭代,更容易成功

    3. 最大业务孵化,最适合、最小化原则

    4. 意识升级、加强沟通,平衡多业务线

    5. 稳定、抽象

    05

    中台搭建宏观思路

    中台搭建宏观思路:
    组织升级。如何兼顾既要快速开发,又要形成技术和业务的沉淀,是对组织最大的挑战。

    意识升级。从集团军大规模作战,变成特种兵为主在前线呼唤炮火的现代型作战方式。

    系统升级。系统沉淀出强大的业务能力,赋能前端业务。

    06
    中台边界界定

    中台边界界定原则:
    业务通用。把业务进行抽象,如快车、专车、出租车,其共性的接单、下单逻辑抽象。
    多业务。支持集团复杂的业务形态。

    下沉机制。将共性业务进行下沉,提升模块的复用性,逻辑统一性。

    07

    滴滴中台总体架构

    小米中台架构 - 图5
    滴滴中台总体架构,从上往下:
    业务应用层。包括出行、车服、国际化、金融业务线。
    业务中台层。包括:用户中心、passport、计价中心、订单中心、支付中心、触达等中台模块。

    基础设施层。如RPC框架、日志、监控、大数据平台、搜索等中间件。
    08
    支付中台—分领域架构设计
    小米中台架构 - 图6
    以支付中台为例,来了解领域架构设计。主要分成五块:支付产品、支付业务、支付能力、支付中心、运营工具。以此类推,其它业务中台模块按此进行架构规划和设计。

    09
    高可用、高性能技术实现

    在技术架构上,业务中台要具备高可用、高性能的技术要求。各模块以服务化的方式提供能力,有统一网关、服务治理、可伸缩、分表分库数据中间件、影子数据库等。

    10
    中台面临问题:持续交付乏力

    中台面临问题:
    1,中台做着、业务看着。中台毕竟力量有限,而且业务专家多在一线,导致交付能力不足的问题。
    2,中台排期久,业务不满。中台变成交付的瓶颈,导致业务的不满。
    3,业务自己上,中台成为摆设。在业务压力下,许多业务线选择自己上。
    11

    如何提高持续交付能力?

    提高交付能力,不外乎:加人、加班。除此之外,要考虑架构上支持持续加人,也就是说,加了人整个团队的效率是可以线性增加的。

    12
    具体解法

    这里就涉及到架构治理、IT治理了,要对业务进行抽象建模,合理划分边界,人多了不打架。
    配置化,尽量解耦。
    标准化,使得多个团队能够协作顺畅。
    插件化,把规则形成工具,强制执行。
    可隔离,各模块架构数据、部署上支持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