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TCP(传输控制协议)/IP(网际协议) 简介

TCP/IP协议是一系列网络协议的总和;包括:TCP,IP,UDP,ARP等,这些被称为子协议。在这些协议中,最重要、最著名的就是TCP和IP。因此,大部分网络管理员称整个协议族为“TCP/IP”它定义了电子设备如何接入互联网,以及数据如何在它们之间互相传输。
TCP/IP协议已成为建立计算机局域网, 广域网的首选协议, 已成为事实上的工业标准和国际标准。

TCP/IP 的作用

解决了互联网中,数据怎么从一台主机传输到另外一台主机的问题。

什么是协议

网络协议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

  1. 网络协议是由三个要素组成:
  2. (1) 语义。
  3. 语义是解释控制信息每个部分的意义。它规定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与做出什么 样的响应。(表示要做什么)
  4. (2) 语法。
  5. 语法是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与格式,以及数据出现的顺序。(表示要怎么做)
  6. (3) 时序。
  7. 时序是对事件发生顺序的详细说明。(也可称为“同步”)。 (表示做的顺序)

TCP/IP四层模型

image.png

1、 链路层

有时也称作数据链路层或网络接口层
网络接口层与OSI参考模型中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相对应,它负责监视数据在主机和网络之间的交换。实际上TCP/IP本身并未定义该层的协议,而由参与互联的各个网络使用其自己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协议,然后与TCP/IP的网络接口层进行连接。

2、网络层

网际互联层对应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主要解决主机到主机的通信问题。
  该层有3个主要协议:网际协议(IP)、互联网组管理协议(IGMP)、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其中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可以用来查看当前计算机是否与某指定IP的计算机实现网络互通,利用该协议可以给指定IP发送一个数据包,当收到回复后,证明网络已经互相连通,

3、运输层

主要为两台主机上的应用程序提供端到端的通信。在TCP/IP 协议族中,有两个互不相同的传输协议 : TCP (传输控制协议) 和UDP (用户数据报协议)。

  • TCP 为两台主机提供高可靠性的数据通信。它所做的工作包括把应用程序交给它的数据分 成合适的小块交给下面的网络层,确认接收到的分组,设置发送最后确认分组的超时时钟等。由于运输层提供了高可靠性的端到端的通信,因此应用层可以忽略所有这些细节。
  • UDP则为应用层提供一种非常简单的服务 。 它只是把称作数据报的分组从一台主机发送到另一台主机,但并不保证该数据报能到达另一端。任何必需的可靠 性必须由应用层来提供。 这两种运输层协议分别在不同的应用程序中有不同的用途。

4、应用层

应用层负责处理特定的应用程序细节,对应OSI参考模型的高层,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各种服务,

  1. DNS:域名系统
  2. 端口号53
  3. DNS是因特网使用的命名系统,用来把便于人们使用的机器名字转换为IP地址。
  4. FTP:文件传输协议
  5. 端口号21用于FTP的登陆认证,端口号20用于实际的数据传输
  6. FTP是因特网上使用得最广泛的文件传送协议。FTP提供交互式的访问,允许客户指明文件类型与格式,并允许文件具有存取权限。
  7. Telnet:远程登录协议
  8. 端口号23
  9. Telnet是一个简单的远程登录协议,它也是因特网的正式标准。
  10. 但是需要注意,现在默认不开启23端口,因为Telnet协议在后台使用明文传递,只要被截获就可以读取传递的数据,甚至不需要破解,因此要尽可能的不使用23端口而使用其他服务代替。
  11.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
  12. 端口号80
  13. HTTP是面向对象的应用层协议,它是万维网上能够可靠地交换文件的重要基础。HTTP使用面向连接的TCP作为运输层协议,保证了数据的可靠传输。
  14. SMTP:简单邮件传送协议
  15. 端口号25
  16. SMTP规定了在两个相互通信的SMTP进程之间应如何交换信息。SMTP通信的三个阶段:建立连接、邮件传送、连接释放。
  17. POP3:邮件读取协议
  18. 端口号110
  19. POP3(Post Office Protocol 3)协议通常被用来接收电子邮件。

OSI七层和TCP/IP四层的关系

OSI引入了服务、接口、协议、分层的概念,TCP/IP借鉴了OSI的这些概念建立TCP/IP模型。
OSI先有模型,后有协议,先有标准,后进行实践;而TCP/IP则相反,先有协议和应用再提出了模型,且是参照的OSI模型。
OSI是一种理论下的模型,而TCP/IP已被广泛使用,成为网络互联事实上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