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地址

你好,我是李兵。

在前面的课程中,我们介绍了JavaScript中的对象是由一组组属性和值的集合,从JavaScript语言的角度来看,JavaScript对象像一个字典,字符串作为键名,任意对象可以作为键值,可以通过键名读写键值。

然而在V8实现对象存储时,并没有完全采用字典的存储方式,这主要是出于性能的考量。因为字典是非线性的数据结构,查询效率会低于线性的数据结构,V8为了提升存储和查找效率,采用了一套复杂的存储策略。

03 | 快属性和慢属性:V8是怎样提升对象属性访问速度的? - 图1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分析下V8采用了哪些策略提升了对象属性的访问速度。

常规属性(properties)和排序属性(element)

在开始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对象中的常规属性排序属性,你可以先参考下面这样一段代码:

  1. function Foo() {
  2. this[100] = 'test-100'
  3. this[1] = 'test-1'
  4. this["B"] = 'bar-B'
  5. this[50] = 'test-50'
  6. this[9] = 'test-9'
  7. this[8] = 'test-8'
  8. this[3] = 'test-3'
  9. this[5] = 'test-5'
  10. this["A"] = 'bar-A'
  11. this["C"] = 'bar-C'
  12. }
  13. var bar = new Foo()
  14. for(key in bar){
  15. console.log(`index:${key} value:${bar[key]}`)
  16. }

在上面这段代码中,我们利用构造函数Foo创建了一个bar对象,在构造函数中,我们给bar对象设置了很多属性,包括了数字属性和字符串属性,然后我们枚举出来了bar对象中所有的属性,并将其一一打印出来,下面就是执行这段代码所打印出来的结果:

  1. index:1 value:test-1
  2. index:3 value:test-3
  3. index:5 value:test-5
  4. index:8 value:test-8
  5. index:9 value:test-9
  6. index:50 value:test-50
  7. index:100 value:test-100
  8. index:B value:bar-B
  9. index:A value:bar-A
  10. index:C value:bar-C

观察这段打印出来的数据,我们发现打印出来的属性顺序并不是我们设置的顺序,我们设置属性的时候是乱序设置的,比如开始先设置100,然后又设置了1,但是输出的内容却非常规律,总的来说体现在以下两点:

  • 设置的数字属性被最先打印出来了,并且是按照数字大小的顺序打印的;
  • 设置的字符串属性依然是按照之前的设置顺序打印的,比如我们是按照B、A、C的顺序设置的,打印出来依然是这个顺序。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因为在ECMAScript规范中定义了数字属性应该按照索引值大小升序排列,字符串属性根据创建时的顺序升序排列。

在这里我们把对象中的数字属性称为排序属性,在V8中被称为elements,字符串属性就被称为常规属性,在V8中被称为properties

在V8内部,为了有效地提升存储和访问这两种属性的性能,分别使用了两个线性数据结构来分别保存排序属性和常规属性,具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03 | 快属性和慢属性:V8是怎样提升对象属性访问速度的? - 图2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发现,bar对象包含了两个隐藏属性:elements属性和properties属性,elements属性指向了elements对象,在elements对象中,会按照顺序存放排序属性,properties属性则指向了properties对象,在properties对象中,会按照创建时的顺序保存了常规属性。

分解成这两种线性数据结构之后,如果执行索引操作,那么V8会先从elements属性中按照顺序读取所有的元素,然后再在properties属性中读取所有的元素,这样就完成一次索引操作。

快属性和慢属性

将不同的属性分别保存到elements属性和properties属性中,无疑简化了程序的复杂度,但是在查找元素时,却多了一步操作,比如执行 bar.B这个语句来查找B的属性值,那么在V8会先查找出properties属性所指向的对象properties,然后再在properties对象中查找B属性,这种方式在查找过程中增加了一步操作,因此会影响到元素的查找效率。

基于这个原因,V8采取了一个权衡的策略以加快查找属性的效率,这个策略是将部分常规属性直接存储到对象本身,我们把这称为对象内属性(in-object properties)。对象在内存中的展现形式你可以参看下图:

03 | 快属性和慢属性:V8是怎样提升对象属性访问速度的? - 图3

采用对象内属性之后,常规属性就被保存到bar对象本身了,这样当再次使用bar.B来查找B的属性值时,V8就可以直接从bar对象本身去获取该值就可以了,这种方式减少查找属性值的步骤,增加了查找效率。

不过对象内属性的数量是固定的,默认是10个,如果添加的属性超出了对象分配的空间,则它们将被保存在常规属性存储中。虽然属性存储多了一层间接层,但可以自由地扩容。

通常,我们将保存在线性数据结构中的属性称之为“快属性”,因为线性数据结构中只需要通过索引即可以访问到属性,虽然访问线性结构的速度快,但是如果从线性结构中添加或者删除大量的属性时,则执行效率会非常低,这主要因为会产生大量时间和内存开销。

因此,如果一个对象的属性过多时,V8就会采取另外一种存储策略,那就是“慢属性”策略,但慢属性的对象内部会有独立的非线性数据结构(词典)作为属性存储容器。所有的属性元信息不再是线性存储的,而是直接保存在属性字典中。

03 | 快属性和慢属性:V8是怎样提升对象属性访问速度的? - 图4

实践:在Chrome中查看对象布局

现在我们知道了V8是怎么存储对象的了,接下来我们来结合Chrome中的内存快照,来看看对象在内存中是如何布局的?

你可以打开Chrome开发者工具,先选择控制台标签,然后在控制台中执行以下代码查看内存快照:

  1. function Foo(property_num,element_num) {
  2. //添加可索引属性
  3. for (let i = 0; i < element_num; i++) {
  4. this[i] = `element${i}`
  5. }
  6. //添加常规属性
  7. for (let i = 0; i < property_num; i++) {
  8. let ppt = `property${i}`
  9. this[ppt] = ppt
  10. }
  11. }
  12. var bar = new Foo(10,10)

上面我们创建了一个构造函数,可以利用该构造函数创建了新的对象,我给该构造函数设置了两个参数property_num、element_num,分别代表创建常规属性的个数和排序属性的个数,我们先将这两种类型的个数都设置为10个,然后利用该构造函数创建了一个新的bar对象。

创建了函数对象,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构造函数和对象在内存中的状态。你可以将Chrome开发者工具切换到Memory标签,然后点击左侧的小圆圈就可以捕获当前的内存快照,最终截图如下所示:

03 | 快属性和慢属性:V8是怎样提升对象属性访问速度的? - 图5

上图就是收集了当前内存快照的界面,要想查找我们刚才创建的对象,你可以在搜索框里面输入构造函数Foo,Chrome会列出所有经过构造函数Foo创建的对象,如下图所示:

03 | 快属性和慢属性:V8是怎样提升对象属性访问速度的? - 图6

观察上图,我们搜索出来了所有经过构造函数Foo创建的对象,点开Foo的那个下拉列表,第一个就是刚才创建的bar对象,我们可以看到bar对象有一个elements属性,这里面就包含我们创造的所有的排序属性,那么怎么没有常规属性对象呢?

这是因为只创建了10个常规属性,所以V8将这些常规属性直接做成了bar对象的对象内属性。

所以这时候的数据内存布局是这样的:

  • 10个常规属性作为对象内属性,存放在bar函数内部;
  • 10个排序属性存放在elements中。

接下来我们可以将创建的对象属性的个数调整到20个,你可以在控制台执行下面这段代码:

  1. var bar2 = new Foo(20,10)

然后我们再重新生成内存快照,再来看看生成的图片:

03 | 快属性和慢属性:V8是怎样提升对象属性访问速度的? - 图7

我们可以看到,构造函数Foo下面已经有了两个对象了,其中一个bar,另外一个是bar2,我们点开第一个bar2对象,内容如下所示:

03 | 快属性和慢属性:V8是怎样提升对象属性访问速度的? - 图8

由于创建的常用属性超过了10个,所以另外10个常用属性就被保存到properties中了,注意因为properties中只有10个属性,所以依然是线性的数据结构,我们可以看其都是按照创建时的顺序来排列的。

所以这时候属性的内存布局是这样的:

  • 10属性直接存放在bar2的对象内;
  • 10个常规属性以线性数据结构的方式存放在properties属性里面;
  • 10个数字属性存放在elements属性里面。

如果常用属性太多了,比如创建了100个,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其内存分布,你可以执行下面这段代码:

  1. var bar3 = new Foo(100,10)

然后以同样的方式打开bar3,查看其内存布局,最终如下图所示:

03 | 快属性和慢属性:V8是怎样提升对象属性访问速度的? - 图9

结合上图,我们可以看到,这时候的properties属性里面的数据并不是线性存储的,而是以非线性的字典形式存储的,所以这时候属性的内存布局是这样的:

  • 10属性直接存放在bar3的对象内;
  • 90个常规属性以非线性字典的这种数据结构方式存放在properties属性里面;
  • 10个数字属性存放在elements属性里面。

其他属性

好了,现在我们知道V8是怎么存储对象的了,不过这里还有几个重要的隐藏属性我还没有介绍,下面我们就来简单地看下。你可以先看下图:

03 | 快属性和慢属性:V8是怎样提升对象属性访问速度的? - 图10

观察上图,除了elements和properties属性,V8还为每个对象实现了map属性和proto属性。proto属性就是原型,是用来实现JavaScript继承的,我们会在下一节来介绍;而map则是隐藏类,我们会在《15 | 隐藏类:如何在内存中快速查找对象属性?》这一节中介绍其工作机制。

总结

好了,本节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下面我来总结下本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我们的主要目标是介绍V8内部是如何存储对象的,因为JavaScript中的对象是由一组组属性和值组成的,所以最简单的方式是使用一个字典来保存属性和值,但是由于字典是非线性结构,所以如果使用字典,读取效率会大大降低。

为了提升查找效率,V8在对象中添加了两个隐藏属性,排序属性和常规属性,element属性指向了elements对象,在elements对象中,会按照顺序存放排序属性。properties属性则指向了properties对象,在properties对象中,会按照创建时的顺序保存常规属性。

通过引入这两个属性,加速了V8查找属性的速度,为了更加进一步提升查找效率,V8还实现了内置内属性的策略,当常规属性少于一定数量时,V8就会将这些常规属性直接写进对象中,这样又节省了一个中间步骤。

但是如果对象中的属性过多时,或者存在反复添加或者删除属性的操作,那么V8就会将线性的存储模式降级为非线性的字典存储模式,这样虽然降低了查找速度,但是却提升了修改对象的属性的速度。

思考题

通常,我们不建议使用delete来删除属性,你能结合文中介绍的快属性和慢属性,给出不建议使用delete的原因吗?欢迎你在留言区与我分享讨论。

感谢你的阅读,如果你觉得这一讲的内容对你有所启发,也欢迎把它分享给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