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库分表存在的问题。
    1 事务问题。
    在执行分库分表之后,由于数据存储到了不同的库上,数据库事务管理出现了困难。如果依赖数据库本身的分布式事务管理功能去执行事务,将付出高昂的性能代价;如果由应用程序去协助控制,形成程序逻辑上的事务,又会造成编程方面的负担。
    2 跨库跨表的join问题。
    在执行了分库分表之后,难以避免会将原本逻辑关联性很强的数据划分到不同的表、不同的库上,这时,表的关联操作将受到限制,我们无法join位于不同分库的表,也无法join分表粒度不同的表,结果原本一次查询能够完成的业务,可能需要多次查询才能完成。
    3 额外的数据管理负担和数据运算压力。
    额外的数据管理负担,最显而易见的就是数据的定位问题和数据的增删改查的重复执行问题,这些都可以通过应用程序解决,但必然引起额外的逻辑运算,例如,对于一个记录用户成绩的用户数据表userTable,业务要求查出成绩最好的100位,在进行分表之前,只需一个order by语句就可以搞定,但是在进行分表之后,将需要n个order by语句,分别查出每一个分表的前100名用户数据,然后再对这些数据进行合并计算,才能得出结果。

    分库分表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案。

    1.事务问题:
    解决事务问题目前有两种可行的方案:分布式事务和通过应用程序与数据库共同控制实现事务下面对两套方案进行一个简单的对比。
    方案一:使用分布式事务
    优点:交由数据库管理,简单有效
    缺点:性能代价高,特别是shard越来越多时
    方案二:由应用程序和数据库共同控制
    原理:将一个跨多个数据库的分布式事务分拆成多个仅处
    于单个数据库上面的小事务,并通过应用程序来总控
    各个小事务。
    优点:性能上有优势
    缺点:需要应用程序在事务控制上做灵活设计。如果使用
    了spring的事务管理,改动起来会面临一定的困难。
    2.跨节点Join的问题
    只要是进行切分,跨节点Join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良好的设计和切分却可以减少此类情况的发生。解决这一问题的普遍做法是分两次查询实现。在第一次查询的结果集中找出关联数据的id,根据这些id发起第二次请求得到关联数据。

    3.跨节点的count,orderby,group by以及聚合函数问题
    这些是一类问题,因为它们都需要基于全部数据集合进行计算。多数的代理都不会自动处理合并工作。解决方案:与解决跨节点join问题的类似,分别在各个节点上得到结果后在应用程序端进行合并。和join不同的是每个结点的查询可以并行执行,因此很多时候它的速度要比单一大表快很多。但如果结果集很大,对应用程序内存的消耗是一个问题。

    一些常见的主键生成策略

    一旦数据库被切分到多个物理结点上,我们将不能再依赖数据库自身的主键生成机制。一方面,某个分区数据库自生成的ID无法保证在全局上是唯一的;另一方面,应用程序在插入数据之前需要先获得ID,以便进行SQL路由。目前几种可行的主键生成策略有:
    1. UUID:使用UUID作主键是最简单的方案,但是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由于UUID非常的长,除占用大量存储空间外,最主要的问题是在索引上,在建立索引和基于索引进行查询时都存在性能问题。
    2. 结合数据库维护一个Sequence表:此方案的思路也很简单,在数据库中建立一个Sequence表,表的结构类似于:

    1. CREATE TABLE `SEQUENCE` (
    2. `tablename` varchar(30) NOT NULL,
    3. `nextid` bigint(20) NOT NULL,
    4. PRIMARY KEY (`tablename`)
    5. ) ENGINE=InnoDB;

    每当需要为某个表的新纪录生成ID时就从Sequence表中取出对应表的nextid,并将nextid的值加1后更新到数据库中以备下次使用。此方案也较简单,但缺点同样明显:由于所有插入任何都需要访问该表,该表很容易成为系统性能瓶颈,同时它也存在单点问题,一旦该表数据库失效,整个应用程序将无法工作。有人提出使用Master-Slave进行主从同步,但这也只能解决单点问题,并不能解决读写比为1:1的访问压力问题。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方案,像对每个数据库结点分区段划分ID,以及网上的一些ID生成算法,因为缺少可操作性和实践检验,本文并不推荐。实际上,接下来,我们要介绍的是Fickr使用的一种主键生成方案,这个方案是目前我所知道的最优秀的一个方案,并且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可以为大多数应用系统所借鉴。

    1. <br />参考资料:<br />《MySQL性能调优与架构设计》<br />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u012129558/article/details/51966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