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

与其他函数不同,构造函数除了有名字,参数列表和函数体之外,还可以有初始化列表,初始化列表以冒号开头,后跟一系列以逗号分隔的初始化字段。

有什么用

初始化类的成员有两种方式,一是使用初始化列表,二是在构造函数体内进行赋值操作。使用初始化列表主要是基于性能问题,对于内置类型,如int, float等,使用初始化类表和在构造函数体内初始化差别不是很大,但是对于类类型来说,最好使用初始化列表,为什么呢?使用初始化列表少了一次调用默认构造函数的过程,这对于数据密集型的类来说,是非常高效的。

什么时候必须用

除了性能问题之外,有些时场合初始化列表是不可或缺的,以下几种情况时必须使用初始化列表:

  • 常量成员,因为常量只能初始化不能赋值,所以必须放在初始化列表里面
  • 引用类型,引用必须在定义的时候初始化,并且不能重新赋值,所以也要写在初始化列表里面
  • 没有默认构造函数的类类型,因为使用初始化列表可以不必调用默认构造函数来初始化,而是直接调用拷贝构造函数初始化。

    成员变量的初始化顺序

    成员是按照他们在类中出现的顺序进行初始化的,而不是按照他们在初始化列表出现的顺序初始化的。

    构造函数两个执行阶段

    构造函数的执行可以分成两个阶段,初始化阶段和计算阶段,初始化阶段先于计算阶段。

    初始化阶段

    所有类类型(class type)的成员都会在初始化阶段初始化,即使该成员没有出现在构造函数的初始化列表中。

    计算阶段

    一般用于执行构造函数体内的赋值操作。

    参考

  1. C++ 初始化列表
  2. C++ 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