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

Docker使用 - 图1

简述

容器的出现是为了解决环境配置的问题,虚拟机是一种解决方案,但是也有一些缺点,再后来出现了 Linux 容器,Docker 属于 Linux 容器的一种封装,提供简单易用的容器使用接口。它是目前最流行的 Linux 容器解决方案。

Docker 的主要用途

  • 提供一次性的环境。比如,本地测试他人的软件、持续集成的时候提供单元测试和构建的环境。
  • 提供弹性的云服务。因为 Docker 容器可以随开随关,很适合动态扩容和缩容。
  • 组建微服务架构。通过多个容器,一台机器可以跑多个服务,因此在本机就可以模拟出微服务架构。

    基本概念

引用自:https://www.zhihu.com/topic/19950993/top-answers

  • 镜像(Image):类似于虚拟机中的镜像,是一个包含有文件系统的面向 Docker 引擎的只读模板。任何应用程序运行都需要环境,而镜像就是用来提供这种运行环境的。例如一个 Ubuntu 镜像就是一个包含 Ubuntu 操作系统环境的模板,同理在该镜像上装上 Apache 软件,就可以称为 Apache 镜像。
  • 容器(Container):类似于一个轻量级的沙盒,可以将其看作一个极简的 Linux 系统环境(包括 root 权限、进程空间、用户空间和网络空间等),以及运行在其中的应用程序。Docker 引擎利用容器来运行、隔离各个应用。容器是镜像创建的应用实例,可以创建、启动、停止、删除容器,各个容器之间是是相互隔离的,互不影响。注意:镜像本身是只读的,容器从镜像启动时,Docker 在镜像的上层创建一个可写层,镜像本身不变。
  • 仓库(Repository):类似于代码仓库,这里是镜像仓库,是 Docker 用来集中存放镜像文件的地方。注意与注册服务器(Registry)的区别:注册服务器是存放仓库的地方,一般会有多个仓库;而仓库是存放镜像的地方,一般每个仓库存放一类镜像,每个镜像利用 tag 进行区分,比如 Ubuntu 仓库存放有多个版本(12.04、14.04 等)的 Ubuntu 镜像。

学习资料

安装

Docker 是一个开源的商业产品,有两个版本:社区版(Community Edition,缩写为 CE)和企业版(Enterprise Edition,缩写为 EE)。以下介绍社区版本的安装。

Linux(Ubuntu 系统)使用仓库进行安装


  1. 卸载旧版本
    1. sudo apt-get remove docker docker-engine docker.io containerd runc
  1. 设置仓库

在新主机上首次安装Docker Engine之前,需要设置 Docker存储库。 之后,您可以从存储库安装和更新Docker。

  • 更新apt包索引并安装包,以允许apt在HTTPS上使用存储库
  1. sudo apt-get update
  2. sudo apt-get install \
  3. apt-transport-https \
  4. ca-certificates \
  5. curl \
  6. gnupg-agent \
  7. software-properties-common

image.png

image.png

  • 添加Docker的官方GPG密钥
    1. curl -fsSL https://download.docker.com/linux/ubuntu/gpg | sudo apt-key add -

image.png

  • 验证指纹 9DC8 5822 9FC7 DD38 854A E2D8 8D81 803C 0EBF CD88 通过搜索指纹的后 8 位进行验证
  1. sudo apt-key fingerprint 0EBFCD88

image.png

  • 使用下面的命令设置稳定版的仓库
    1. sudo add-apt-repository \
    2. "deb [arch=amd64] https://download.docker.com/linux/ubuntu \
    3. $(lsb_release -cs) \
    4. stable"

image.png

  1. 安装 Docker 引擎
  • 更新 apt 包并安装最新版的 Docker 引擎和容器

    1. sudo apt-get update
    2. sudo apt-get install docker-ce docker-ce-cli containerd.io
  • 或者安装特定版本的容器

列出可以安装的版本

  1. apt-cache madison docker-ce

image.png

安装特定版本的 Docker ,下面的 <VERSION_STRING> 参数换成上面的第二列的值即可,如 5:18.09.6~3-0~ubuntu-xenial

  1. sudo apt-get install docker-ce=<VERSION_STRING> docker-ce-cli=<VERSION_STRING> containerd.io
  1. sudo apt-get install docker-ce=5:18.09.6~3-0~ubuntu-xenial docker-ce-cli=5:18.09.6~3-0~ubuntu-xenial containerd.io
  1. 验证

以下命令会下载一个镜像,然后启动容器,打印相关信息后退出

  1. sudo docker run hello-world
  1. 一些关于 Docker 的命令
  1. sudo service docker status
  2. sudo /etc/init.d/docker start

参考:

Windows

下载 Docker
https://www.runoob.com/docker/windows-docker-install.html

同时在阿里云中 https://cr.console.aliyun.com/cn-hangzhou/instances/mirrors 找到一个加速地址

使用

Docker Hello World

  1. docker run ubuntu:15.10 /bin/echo "Hello world"

image.png

  • docker: Docker 的二进制执行文件。
  • run: 与前面的 docker 组合来运行一个容器。
  • ubuntu:15.10 指定要运行的镜像,Docker 首先从本地主机上查找镜像是否存在,如果不存在,Docker 就会从镜像仓库 Docker Hub 下载公共镜像。
  • /bin/echo “Hello world”: 在启动的容器里执行的命令

以上命令完整的意思可以解释为:Docker 以 ubuntu15.10 镜像创建一个新容器,然后在容器里执行 bin/echo “Hello world”,然后输出结果。

运行交互式的容器

  1. docker run -i -t ubuntu:15.10 /bin/bash
  • -t: 在新容器内指定一个伪终端或终端。
  • -i: 允许你对容器内的标准输入 (STDIN) 进行交互。

image.png

可以在里面像运行 Linux 命令一样进行操作 使用 exit 或者 ctrl+D 退出交互

启动容器(后台模式)

  1. docker run -d ubuntu:15.10 /bin/sh -c "while true; do echo hello world; sleep 1; done"
  2. # 2b1b7a428627c51ab8810d541d759f072b4fc75487eed05812646b8534a2fe63 运行后会出现一行字符,这个代表容器的 ID
  3. docker ps # 查看后台运行的容器
  4. # 以下是运行结果

image.png

停止容器 :docker stop [ID]/[NAMES]

image.png

  • CONTAINER ID: 容器 ID。
  • IMAGE: 使用的镜像。
  • COMMAND: 启动容器时运行的命令。
  • CREATED: 容器的创建时间。
  • STATUS: 容器状态。(状态有 7 种:)
    • created(已创建)
    • restarting(重启中)
    • running(运行中)
    • removing(迁移中)
    • paused(暂停)
    • exited(停止)
    • dead(死亡)
  • PORTS: 容器的端口信息和使用的连接类型(tcp\udp)。
  • NAMES: 自动分配的容器名称。

后台运行

  1. $ docker run -itd --name ubuntu-test ubuntu /bin/bash
  • -i:交互界面
  • -t:终端
  • -d:后台运行,默认是不会进入容器的

上面这句话的意思是 运行一个 ubuntu 镜像的容器,其别名为:ubuntu-test,让它在后台运行

  1. $ docker restart <容器 ID> # 重启一个停止的容器
  2. $ docker stop <容器 ID> # 停止一个容器

进入容器的两种方法:

  • docker attach:这个容器退出以后,容器会停止
  • docker exec (推荐使用)
  1. $ docker exec -it <容器 ID> /bin/bash # 这样退出容器也不会停止运行

命令汇总

image.png

Docker命令大全.xmind

容器周期管理

run

docker run :创建一个新的容器并运行一个命令

  1. docker run [OPTIONS] IMAGE [COMMAND] [ARG...]

OPTIONS 说明:

  • -a stdin: 指定标准输入输出内容类型,可选 STDIN/STDOUT/STDERR 三项;
  • -d: 后台运行容器,并返回容器 ID;
  • -i: 以交互模式运行容器,通常与 -t 同时使用;
  • -P: 随机端口映射,容器内部端口随机映射到主机的端口
  • -p: 指定端口映射,格式为:主机 (宿主) 端口:容器端口
  • -t: 为容器重新分配一个伪输入终端,通常与 -i 同时使用;
  • —name=”nginx-lb”: 为容器指定一个名称;
  • —dns 8.8.8.8: 指定容器使用的 DNS 服务器,默认和宿主一致;
  • —dns-search example.com: 指定容器 DNS 搜索域名,默认和宿主一致;
  • -h “mars”: 指定容器的 hostname;
  • -e username=”ritchie”: 设置环境变量;
  • —env-file=[]: 从指定文件读入环境变量;
  • —cpuset=”0-2” or —cpuset=”0,1,2”: 绑定容器到指定 CPU 运行;
  • -m : 设置容器使用内存最大值;
  • —net=”bridge”: 指定容器的网络连接类型,支持 bridge/host/none/container: 四种类型;
  • —link=[]: 添加链接到另一个容器;
  • —expose=[]: 开放一个端口或一组端口;
  • —volume , -v: 绑定一个卷

使用 docker 镜像 nginx:latest 以后台模式启动一个容器,并将容器命名为 mynginx。

  1. docker run --name mynginx -d nginx:latest

使用镜像 nginx:latest 以后台模式启动一个容器,并将容器的 80 端口映射到主机随机端口。

  1. docker run -P -d nginx:latest

使用镜像 nginx:latest,以后台模式启动一个容器,将容器的 80 端口映射到主机的 80 端口,主机的目录 /data 映射到容器的 /data。

  1. docker run -p 80:80 -v /data:/data -d nginx:latest

绑定容器的 8080 端口,并将其映射到本地主机 127.0.0.1 的 80 端口上。

  1. docker run -p 127.0.0.1:80:8080/tcp ubuntu bash

使用镜像 nginx:latest 以交互模式启动一个容器,在容器内执行 /bin/bash 命令。

  1. docker run -it nginx:latest /bin/bash

start/stop/restart

  1. docker start [OPTIONS] CONTAINER [CONTAINER...]
  2. docker stop [OPTIONS] CONTAINER [CONTAINER...]
  3. docker restart [OPTIONS] CONTAINER [CONTAINER...]

启动已被停止的容器 myrunoob

  1. docker start myrunoob

停止运行中的容器 myrunoob

  1. docker stop myrunoob

重启容器 myrunoob

  1. docker restart myrunoob

kill

docker kill : 杀掉一个运行中的容器。

  1. docker kill [OPTIONS] CONTAINER [CONTAINER...]

OPTIONS 说明:

  • -s : 向容器发送一个信号

杀掉运行中的容器 mynginx

  1. runoob@runoob:~$ docker kill -s KILL mynginx
  2. mynginx

rm

docker rm :删除一个或多个容器。

  1. docker rm [OPTIONS] CONTAINER [CONTAINER...]

OPTIONS 说明:

  • -f : 通过 SIGKILL 信号强制删除一个运行中的容器。
  • -l : 移除容器间的网络连接,而非容器本身。
  • -v : 删除与容器关联的卷。

强制删除容器 db01、db02:

  1. docker rm -f db01 db02

移除容器 nginx01 对容器 db01 的连接,连接名 db:

  1. docker rm -l db

删除容器 nginx01, 并删除容器挂载的数据卷:

  1. docker rm -v nginx01

删除所有已经停止的容器:

  1. docker rm $(docker ps -a -q)

pause/unpause

docker pause : 暂停容器中所有的进程。
docker unpause : 恢复容器中所有的进程。

  1. docker pause [OPTIONS] CONTAINER [CONTAINER...]
  2. docker unpause [OPTIONS] CONTAINER [CONTAINER...]

暂停数据库容器 db01 提供服务。

  1. docker pause db01

恢复数据库容器 db01 提供服务。

  1. docker unpause db01

create

docker create :创建一个新的容器但不启动它
用法同 docker run

  1. docker create [OPTIONS] IMAGE [COMMAND] [ARG...]

语法同 docker run

使用 docker 镜像 nginx:latest 创建一个容器,并将容器命名为 myrunoob

  1. runoob@runoob:~$ docker create --name myrunoob nginx:latest
  2. 09b93464c2f75b7b69f83d56a9cfc23ceb50a48a9db7652ee4c27e3e2cb1961f

exec

docker exec :在运行的容器中执行命令

  1. docker exec [OPTIONS] CONTAINER COMMAND [ARG...]

OPTIONS 说明:

  • -d : 分离模式:在后台运行
  • -i : 即使没有附加也保持 STDIN 打开
  • -t : 分配一个伪终端

在容器 mynginx 中以交互模式执行容器内 /root/runoob.sh 脚本:

  1. docker exec -it mynginx /bin/sh /root/runoob.sh

在容器 mynginx 中开启一个交互模式的终端:

  1. docker exec -i -t mynginx /bin/bash
  2. root@b1a0703e41e7:/#

也可以通过 docker ps -a 命令查看已经在运行的容器,然后使用容器 ID 进入容器。
查看已经在运行的容器 ID:

  1. # docker ps -a
  2. ...
  3. 9df70f9a0714 openjdk "/usercode/script.sh…"
  4. ...

第一列的 9df70f9a0714 就是容器 ID。
通过 exec 命令对指定的容器执行 bash:

  1. # docker exec -it 9df70f9a0714 /bin/bash

容器操作

ps

docker ps : 列出容器

  1. docker ps [OPTIONS]

OPTIONS 说明:

  • -a : 显示所有的容器,包括未运行的。
  • -f : 根据条件过滤显示的内容。
  • —format : 指定返回值的模板文件。
  • -l : 显示最近创建的容器。
  • -n : 列出最近创建的 n 个容器。
  • —no-trunc : 不截断输出。
  • -q : 静默模式,只显示容器编号。
  • -s : 显示总的文件大小。

列出所有在运行的容器信息。

  1. runoob@runoob:~$ docker ps
  2. CONTAINER ID IMAGE COMMAND ... PORTS NAMES
  3. 09b93464c2f7 nginx:latest "nginx -g 'daemon off" ... 80/tcp, 443/tcp myrunoob
  4. 96f7f14e99ab mysql:5.6 "docker-entrypoint.sh" ... 0.0.0.0:3306->3306/tcp mymysql
名称及说明 属性
CONTAINER ID: 容器 ID。

IMAGE: 使用的镜像。

COMMAND: 启动容器时运行的命令。

CREATED: 容器的创建时间。
STATUS: 容器状态。
- created(已创建)
- restarting(重启中)
- running(运行中)
- removing(迁移中)
- paused(暂停)
- exited(停止)
- dead(死亡)
PORTS: 容器的端口信息和使用的连接类型(tcp\udp)
NAMES: 自动分配的容器名称。

image.png

inspect

docker inspect : 获取容器 / 镜像的元数据。

  1. docker inspect [OPTIONS] NAME|ID [NAME|ID...]

OPTIONS 说明:

  • -f : 指定返回值的模板文件。
  • -s : 显示总的文件大小。
  • —type : 为指定类型返回 JSON。

top

docker top : 查看容器中运行的进程信息,支持 ps 命令参数。

只有在运行中的容器才能使用这个命令

  1. docker top [OPTIONS] CONTAINER [ps OPTIONS]

容器运行时不一定有 /bin/bash 终端来交互执行 top 命令,而且容器还不一定有 top 命令,可以使用 docker top 来实现查看 container 中正在运行的进程。

image.png

attach

docker attach : 连接到正在运行中的容器。

events

docker events : 从服务器获取实时事件

  1. docker events [OPTIONS]

OPTIONS 说明:

  • -f :根据条件过滤事件;
  • —since :从指定的时间戳后显示所有事件;
  • —until :流水时间显示到指定的时间为止;

显示 docker 镜像为 python 2016 年 7 月 1 日后的相关事件。

  1. docker events -f "image"="python" --since="1467302400"

1467302400 代表时间戳的意思
在线时间戳转换工具:https://tool.lu/timestamp/

image.png

logs

docker logs : 获取容器的日志

  1. docker logs [OPTIONS] CONTAINER

OPTIONS 说明:

  • -f : 跟踪日志输出
  • —since : 显示某个开始时间的所有日志
  • -t : 显示时间戳
  • —tail : 仅列出最新 N 条容器日志

image.png

wait

docker wait : 阻塞运行直到容器停止,然后打印出它的退出代码。

  1. docker wait [OPTIONS] CONTAINER [CONTAINER...]

export

docker export : 将文件系统作为一个 tar 归档文件导出到 STDOUT。

  1. docker export [OPTIONS] CONTAINER

OPTIONS 说明:

  • -o : 将输入内容写到文件。

将 id 为 a404c6c174a2 的容器按日期保存为 tar 文件。

  1. docker export -o mysql-`date +%Y%m%d`.tar a404c6c174a2

port

docker port : 列出指定的容器的端口映射,或者查找将 PRIVATE_PORT NAT 到面向公众的端口。

  1. docker port [OPTIONS] CONTAINER [PRIVATE_PORT[/PROTO]]

容器 rootfs 命令

commit

docker commit : 从容器创建一个新的镜像。

  1. docker commit [OPTIONS] CONTAINER [REPOSITORY[:TAG]]

OPTIONS 说明:

  • -a : 提交的镜像作者;
  • -c : 使用 Dockerfile 指令来创建镜像;
  • -m : 提交时的说明文字;
  • -p : 在 commit 时,将容器暂停。

将容器 d1891e47245f 保存为新的镜像,并添加提交人信息和说明信息。

  1. docker commit -a "Leong" -m "python opencv" d1891e47245f leong/python_opencv:v1

image.png

cp

docker cp : 用于容器与主机之间的数据拷贝。

  1. docker cp [OPTIONS] CONTAINER:SRC_PATH DEST_PATH|-
  2. docker cp [OPTIONS] SRC_PATH|- CONTAINER:DEST_PATH

OPTIONS 说明:

  • -L : 保持源目标中的链接
  1. docker cp /www/runoob 96f7f14e99ab:/www/ # 将主机 /www/runoob 目录拷贝到容器 96f7f14e99ab 的 /www 目录下。
  2. docker cp /www/runoob 96f7f14e99ab:/www # 将主机 /www/runoob 目录拷贝到容器 96f7f14e99ab 中,目录重命名为 www。
  3. docker cp 96f7f14e99ab:/www /tmp/ # 将容器 96f7f14e99ab 的 /www 目录拷贝到主机的 /tmp 目录中。

diff

docker diff : 检查容器里文件结构的更改。

  1. docker diff [OPTIONS] CONTAINER

查看容器 id 前缀为 d189 的容器的文件结构更改。

  1. docker diff d189

image.png
最前面的一个字符含义如下:

  1. A - Add
  2. D - Delete
  3. C - Change

镜像仓库

login/logout

docker login : 登陆到一个 Docker 镜像仓库,如果未指定镜像仓库地址,默认为官方仓库 Docker Hub
docker logout : 登出一个 Docker 镜像仓库,如果未指定镜像仓库地址,默认为官方仓库 Docker Hub

  1. docker login [OPTIONS] [SERVER]
  2. docker logout [OPTIONS] [SERVER]

OPTIONS 说明:

  • -u : 登陆的用户名
  • -p : 登陆的密码

pull

docker pull : 从镜像仓库中拉取或者更新指定镜像

  1. docker pull [OPTIONS] NAME[:TAG|@DIGEST]

OPTIONS 说明:

  • -a : 拉取所有 tagged 镜像
  • —disable-content-trust : 忽略镜像的校验,默认开启

从 Docker Hub 下载 REPOSITORY 为 java 的所有镜像。

  1. docker pull -a java

push

docker push : 将本地的镜像上传到镜像仓库,要先登陆到镜像仓库

  1. docker push [OPTIONS] NAME[:TAG]

OPTIONS 说明:

  • —disable-content-trust : 忽略镜像的校验,默认开启

上传本地镜像 myapache:v1 到镜像仓库中。

  1. docker push myapache:v1

search

docker search : 从 Docker Hub 查找镜像

  1. docker search [OPTIONS] TERM

OPTIONS 说明:

  • —automated : 只列出 automated build 类型的镜像;
  • —no-trunc : 显示完整的镜像描述;
  • -s : 列出收藏数不小于指定值的镜像。

从 Docker Hub 查找所有镜像名包含 anaconda,并且收藏数大于 10 的镜像

  1. docker search -s 10 anaconda

image.png

  • NAME: 镜像仓库源的名称
  • DESCRIPTION: 镜像的描述
  • OFFICIAL: 是否 docker 官方发布
  • stars: 类似 Github 里面的 star,表示点赞、喜欢的意思。
  • AUTOMATED: 自动构建。

本地镜像管理

images

  1. docker images [OPTIONS] [REPOSITORY[:TAG]]

OPTIONS 说明:

  • -a : 列出本地所有的镜像(含中间映像层,默认情况下,过滤掉中间映像层);
  • —digests : 显示镜像的摘要信息;
  • -f : 显示满足条件的镜像;
  • —format : 指定返回值的模板文件;
  • —no-trunc : 显示完整的镜像信息;
  • -q : 只显示镜像 ID。

rmi/prune

docker rmi : 删除本地一个或多少镜像。

  1. docker rmi [OPTIONS] IMAGE [IMAGE...]

OPTIONS 说明:

  • -f : 强制删除;
  • —no-prune : 不移除该镜像的过程镜像,默认移除;

prune 命令用来删除不再使用的 docker 对象。
删除所有未被 tag 标记和未被容器使用的镜像:

  1. $ docker image prune
  2. WARNING! This will remove all dangling images.
  3. Are you sure you want to continue? [y/N] y

删除所有未被容器使用的镜像:

  1. $ docker image prune -a

删除所有停止运行的容器:

  1. $ docker container prune

删除所有未被挂载的卷:

  1. $ docker volume prune

删除所有网络:

  1. $ docker network prune

删除 docker 所有资源:

  1. $ docker system prune

tag

docker tag : 标记本地镜像,将其归入某一仓库。

  1. docker tag [OPTIONS] IMAGE[:TAG] [REGISTRYHOST/][USERNAME/]NAME[:TAG]

将镜像 ubuntu:15.10 标记为 runoob/ubuntu:v3 镜像。

  1. root@runoob:~# docker tag ubuntu:15.10 runoob/ubuntu:v3
  2. root@runoob:~# docker images runoob/ubuntu:v3
  3. REPOSITORY TAG IMAGE ID CREATED SIZE
  4. runoob/ubuntu v3 4e3b13c8a266 3 months ago 136.3 MB

build

docker build 命令用于使用 Dockerfile 创建镜像。

  1. docker build [OPTIONS] PATH | URL | -

OPTIONS 说明:

  • —build-arg=[] : 设置镜像创建时的变量;
  • —cpu-shares : 设置 cpu 使用权重;
  • —cpu-period : 限制 CPU CFS 周期;
  • —cpu-quota : 限制 CPU CFS 配额;
  • —cpuset-cpus : 指定使用的 CPU id;
  • —cpuset-mems : 指定使用的内存 id;
  • —disable-content-trust : 忽略校验,默认开启;
  • -f : 指定要使用的 Dockerfile 路径;
  • —force-rm : 设置镜像过程中删除中间容器;
  • —isolation : 使用容器隔离技术;
  • —label=[] : 设置镜像使用的元数据;
  • -m : 设置内存最大值;
  • —memory-swap : 设置 Swap 的最大值为内存 + swap,”-1” 表示不限 swap;
  • —no-cache : 创建镜像的过程不使用缓存;
  • —pull : 尝试去更新镜像的新版本;
  • —quiet, -q : 安静模式,成功后只输出镜像 ID;
  • —rm : 设置镜像成功后删除中间容器;
  • —shm-size : 设置 /dev/shm 的大小,默认值是 64M;
  • —ulimit :Ulimit 配置。
  • —tag, -t: 镜像的名字及标签,通常 name:tag 或者 name 格式;可以在一次构建中为一个镜像设置多个标签。
  • —network: 默认 default。在构建期间设置 RUN 指令的网络模式

使用当前目录的 Dockerfile 创建镜像,标签为 runoob/ubuntu:v1。

  1. docker build -t runoob/ubuntu:v1 .

使用 URL github.com/creack/docker-firefox 的 Dockerfile 创建镜像。

  1. docker build github.com/creack/docker-firefox

也可以通过 -f Dockerfile 文件的位置:

  1. $ docker build -f /path/to/a/Dockerfile .

在 Docker 守护进程执行 Dockerfile 中的指令前,首先会对 Dockerfile 进行语法检查,有语法错误时会返回:

  1. $ docker build -t test/myapp .
  2. Sending build context to Docker daemon 2.048 kB
  3. Error response from daemon: Unknown instruction: RUNCMD

history

docker history : 查看指定镜像的创建历史。

  1. docker history [OPTIONS] IMAGE

OPTIONS 说明:

  • -H : 以可读的格式打印镜像大小和日期,默认为 true;
  • —no-trunc : 显示完整的提交记录;
  • -q : 仅列出提交记录 ID。

查看本地镜像 runoob/ubuntu:v3 的创建历史。

  1. root@runoob:~# docker history runoob/ubuntu:v3
  2. IMAGE CREATED CREATED BY SIZE COMMENT
  3. 4e3b13c8a266 3 months ago /bin/sh -c #(nop) CMD ["/bin/bash"] 0 B
  4. <missing> 3 months ago /bin/sh -c sed -i 's/^#\s*\(deb.*universe\)$/ 1.863 kB
  5. <missing> 3 months ago /bin/sh -c set -xe && echo '#!/bin/sh' > /u 701 B
  6. <missing> 3 months ago /bin/sh -c #(nop) ADD file:43cb048516c6b80f22 136.3 MB


save

docker save : 将指定镜像保存成 tar 归档文件。

  1. docker save [OPTIONS] IMAGE [IMAGE...]

OPTIONS 说明:

  • -o : 输出到的文件。

将镜像 runoob/ubuntu:v3 生成 my_ubuntu_v3.tar 文档

  1. runoob@runoob:~$ docker save -o my_ubuntu_v3.tar runoob/ubuntu:v3
  2. runoob@runoob:~$ ll my_ubuntu_v3.tar
  3. -rw------- 1 runoob runoob 142102016 Jul 11 01:37 my_ubuntu_v3.tar

load

docker load : 导入使用 docker save 命令导出的镜像。

  1. docker load [OPTIONS]

OPTIONS 说明:

  • —input , -i : 指定导入的文件,代替 STDIN。
  • —quiet , -q : 精简输出信息。

导入镜像:

  1. $ docker image ls
  2. REPOSITORY TAG IMAGE ID CREATED SIZE
  3. $ docker load < busybox.tar.gz
  4. Loaded image: busybox:latest
  5. $ docker images
  6. REPOSITORY TAG IMAGE ID CREATED SIZE
  7. busybox latest 769b9341d937 7 weeks ago 2.489 MB
  8. $ docker load --input fedora.tar
  9. Loaded image: fedora:rawhide
  10. Loaded image: fedora:20
  11. $ docker images
  12. REPOSITORY TAG IMAGE ID CREATED SIZE
  13. busybox latest 769b9341d937 7 weeks ago 2.489 MB
  14. fedora rawhide 0d20aec6529d 7 weeks ago 387 MB
  15. fedora 20 58394af37342 7 weeks ago 385.5 MB
  16. fedora heisenbug 58394af37342 7 weeks ago 385.5 MB
  17. fedora latest 58394af37342 7 weeks ago 385.5 MB

import

docker import : 从归档文件中创建镜像。

  1. docker import [OPTIONS] file|URL|- [REPOSITORY[:TAG]]

OPTIONS 说明:

  • -c : 应用 docker 指令创建镜像;
  • -m : 提交时的说明文字;

从镜像归档文件 my_ubuntu_v3.tar 创建镜像,命名为 runoob/ubuntu:v4

  1. runoob@runoob:~$ docker import my_ubuntu_v3.tar runoob/ubuntu:v4
  2. sha256:63ce4a6d6bc3fabb95dbd6c561404a309b7bdfc4e21c1d59fe9fe4299cbfea39
  3. runoob@runoob:~$ docker images runoob/ubuntu:v4
  4. REPOSITORY TAG IMAGE ID CREATED SIZE
  5. runoob/ubuntu v4 63ce4a6d6bc3 20 seconds ago 142.1 MB
  1. $ docker images ls # 列出本地镜像
  • 启动容器,下面两句的效果是一样的

-d 后台运行
-i 交互
-t 终端

  1. $ docker run -d -i -t ubuntu:18.04 /bin/bash
  2. $ docker run -dit ubuntu:18.04 /bin/bash
  • 进入后台容器

    1. docker exec [OPTIONS] CONTAINER COMMAND [ARG...]
  • 删除/清除容器

  1. $ docker container rm [OPTIONS] CONTAINER [CONTAINER...] # 删除容器
  2. $ docker container prune # 清理掉停止的容器
  1. $ docker ps -a # 查看所有的容器
  2. $ docker ps # 查看运行着的容器
  3. $ docker container ls -a # 查看终止状态的容器
  4. $ docker container start <容器 ID>/<NAMES> # 启动一个容器
  5. $ docker container stop <容器 ID>/<NAMES> # 停止一个运行着的容器
  6. $ docker search python # 从 Docker Hub 查找 python 镜像 https://www.runoob.com/docker/docker-search-command.html
  7. $ docker pull python # 从镜像仓库中拉取或者更新指定镜像 https://www.runoob.com/docker/docker-pull-command.html
  8. $ docker container prune # 清理掉停止的容器
  9. $ docker rmi <容器 ID> # 删除本地容器 https://www.runoob.com/docker/docker-rmi-command.html
  10. $ docker tag [OPTIONS] IMAGE[:TAG] [REGISTRYHOST/][USERNAME/]NAME[:TAG] # 标记本地镜像,将其归入某一仓库 https://www.runoob.com/docker/docker-tag-command.html
  11. $

docker 命令的几对关系

save 和 export

save 保存的是镜像,export 保存的是容器

load 和 import

load 载入镜像包,import 载入容器包,但两者都会恢复为镜像

load 不能对载入的进行进行命名,import 可以

制作自己的 Docker 容器


安装镜像(以 Python 为例)

参考: https://www.runoob.com/docker/docker-install-python.html

https://hub.docker.com/_/python?tab=tags 查找对应版本的镜像

  1. docker search python # 查看可以拉取的镜像
  2. docker pull python:3.6 # 拉取这个版本的 python 镜像
  3. # 等待下载完成后,我们就可以在本地镜像列表里查到 REPOSITORY 为 python, 标签为 3.6 的镜像。
  4. docker images python:3.6
  5. docker run -it [IMAGE ID] /bin/bash # 使用 IMAGE ID 的镜像启动一个容器
  6. # -i: 交互式操作。
  7. # -t: 终端。

创建后台运行的容器
  1. docker run -d ubuntu:15.10 /bin/sh -c "while true; do echo hello world; sleep 1; done"
  2. # 2b1b7a428627c51ab8810d541d759f072b4fc75487eed05812646b8534a2fe63 运行后会出现一行字符,这个代表容器的 ID
  3. docker ps # 查看后台运行的容器
  4. # 以下是运行结果
  5. CONTAINER ID IMAGE COMMAND ...
  6. 5917eac21c36 ubuntu:15.10 "/bin/sh -c 'while t…" ...

查看容器输出(两种方法,容器ID、容器别名)
  1. docker logs 2b1b7a428627 # 后面这一串字符是上面容器的 ID 的前几个值,几位数都可以,只要保证唯一性
  2. docker logs [names]

镜像容器

https://hub.docker.com/

具体使用

安装 Python

https://hub.docker.com/_/python?tab=tags 查找对应版本的镜像

  1. docker search python # 查看可以拉取的镜像
  2. docker pull python:3.6 # 拉取这个版本的 python 镜像
  3. # 等待下载完成后,我们就可以在本地镜像列表里查到 REPOSITORY 为 python, 标签为 3.6 的镜像。
  4. docker images python:3.6
  5. docker run -itd --name [别名] [REPOSITORY] /bin/bash
  6. # -i: 交互式操作。
  7. # -t: 终端。
  8. # REPOSITORY: 镜像。
  9. # /bin/bash:放在镜像名后的是命令,这里我们希望有个交互式 Shell,因此用的是 /bin/bash。
  1. docker pull python
  2. docker run -it lsj/python:v1 /bin/bash
  3. 一系列操作 。。。。
  4. docker export -o python_opencv_container.tar d1891e # 导出容器
  5. docker import python_opencv_container.tar lsj/python_opencv:v1 # 从 tar 归档文件中创建镜像
  1. i=1
  2. while [ $i -le 10 ]
  3. do
  4. date
  5. sleep 10
  6. let i++
  7. done

docker 容器安装 vim

  1. apt-get update # 同步 /etc/apt/sources.list 和 /apt-get install vim etc/apt/sources.list.d 中列出的源的索引,这样才能获取到最新的软件包。
  2. apt-get install vim

Docker beginner

运行静态网页

  1. docker run -d dockersamples/static-site # 下载镜像并以后台模式运行容器

我们的目标是创建一个静态网页,但是我们还看不到网站、看不到在哪个端口进行运行,该如何从本机访问容器呢?

这是因为上面这条语句并没有告诉我们 Docker 引擎的发布端口,所以我们需要修改命令来添加指定参数

首先,我们需要停止上面运行的容器, docker ps 获取运行的容器信息

image.png
然后把容器停止掉并删除该容器

  1. docker stop 6816
  2. docker rm 6816

然后,使用参数重新运行一个容器

  1. docker run --name static-site -e AUTHOR="Leong" -d -P dockersamples/static-site
  • -d 后台模式运行容器,并返回容器 ID
  • -P 随机端口映射,容器内部端口随机映射到主机的端口
  • -e 设置环境变量
  • —name 为容器指定一个名称
  • AUTHOR

image.png
看看网页映射的端口是什么
image.png

打开网站 http://ip:port 『这里的ip 就是服务器的ip,port 就是 80 /tcp 端口号,在这里就是 32770,如果是 Window 系统,打开的网址为 http://localhost:32770』
image.png

我们也可以指定端口进行运行容器

  1. docker run --name static-site-2 -e AUTHOR="AICV" -d -p 6688:80 dockersamples/static-site

image.png

创建镜像并运行 Flask APP

创建一个 Flask APP

  • app.py ```python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render_template import random

app = Flask(name)

list of fox images

images = [ “https://media0.giphy.com/media/Ko5dZRMv9uJFu/giphy.gif“, “https://media.tenor.com/images/6461359b4205a95bf1f4374a3aa2acec/tenor.gif“, “https://i.imgur.com/dUBv79d.gif“, “https://media2.giphy.com/media/dvBgr7pA6FTJOMOALY/giphy.gif“, “https://images-wixmp-ed30a86b8c4ca887773594c2.wixmp.com/f/45dfcad0-23ff-4af4-8c3f-b4b68f6edab4/d5hxh3z-aac8f004-e5db-4030-8e0c-62b899b4d0ce.gif“ ]

@app.route(‘/‘) def index(): url = random.choice(images) return render_template(‘index.html’, url=url)

if name == “main“: app.run(host=”0.0.0.0”)

  1. - requestment.txt
  2. ```python
  3. Flask==0.10.1
  • templates/index.html

创建一个 templates 的文件夹,并在此文件夹下创建 index.html 文件

  1. <html>
  2. <head>
  3. <style type="text/css">
  4. body {
  5. background: black;
  6. color: white;
  7. }
  8. div.container {
  9. max-width: 500px;
  10. margin: 100px auto;
  11. border: 20px solid white;
  12. padding: 10px;
  13. text-align: center;
  14. }
  15. h4 {
  16. text-transform: uppercase;
  17. }
  18. </style>
  19. </head>
  20. <body>
  21. <div class="container">
  22. <h4>Fox Gif of the day</h4>
  23. <img src="{{url}}" />
  24. <p><small>Courtesy: <a href="https://leonglearnai.com/">AICV</a></small></p>
  25. </div>
  26. </body>
  27. </html>

Dockerfile

基于 Alpine 构建一个镜像
Alpine:基于Alpine Linux的最小Docker映像,具有完整的包索引,大小只有5mb

  1. # 基础镜像
  2. FROM alpine:3.9
  3. #因为我们需要运行 Python,所以需要配置环境:安装 Python 和 pip 到Apline Linux 中,该命令不仅会安装 pip 包,也会安装其他的依赖(如 Python 的解释器)
  4. # RUN 是 Docker 的命令, apk add --update py2-pip 类似于 Linux 命令
  5. RUN apk add --update py2-pip
  6. # 拷贝本地文件 requirements.txt(默认与 Dockerfile 同一文件夹)到 容器的 /usr/src/app/ 文件夹下,会自动创建
  7. COPY requirements.txt /usr/src/app/
  8. # 安装 所需要的 python 包
  9. RUN pip install --no-cache-dir -r /usr/src/app/requirements.txt
  10. # 拷贝其他文件
  11. COPY app.py /usr/src/app/
  12. COPY templates/index.html /usr/src/app/templates/
  13. # 容器需要暴露端口,Flask 程序运行的端口
  14. EXPOSE 5000
  15. # 运行 python程序,该命令的意思是 python /usr/src/app/app.py
  16. CMD ["python", "/usr/src/app/app.py"]

image.png

编译镜像

<YOUR_USERNAME> 是 Docker hub 的用户名
命令最后有个 . 不要漏了,其代表的含义是 Dockerfile 所在的路径

  1. docker build -t <YOUR_USERNAME>/myapp .
  1. Sending build context to Docker daemon 6.656kB
  2. Step 1/8 : FROM alpine:3.9
  3. ---> 78a2ce922f86
  4. Step 2/8 : RUN apk add --update py2-pip
  5. ---> Using cache
  6. ---> ba2fa67ca853
  7. Step 3/8 : COPY requirements.txt /usr/src/app/
  8. ---> Using cache
  9. ---> 43511e5ced4b
  10. Step 4/8 : RUN pip install --no-cache-dir -r /usr/src/app/requirements.txt
  11. ---> Running in 97289c7eda9d
  12. Collecting Flask==0.10.1 (from -r /usr/src/app/requirements.txt (line 1))
  13. Downloading https://files.pythonhosted.org/packages/db/9c/149ba60c47d107f85fe52564133348458f093dd5e6b57a5b60ab9ac517bb/Flask-0.10.1.tar.gz (544kB)
  14. Collecting Werkzeug>=0.7 (from Flask==0.10.1->-r /usr/src/app/requirements.txt (line 1))
  15. Downloading https://files.pythonhosted.org/packages/cc/94/5f7079a0e00bd6863ef8f1da638721e9da21e5bacee597595b318f71d62e/Werkzeug-1.0.1-py2.py3-none-any.whl (298kB)
  16. Collecting Jinja2>=2.4 (from Flask==0.10.1->-r /usr/src/app/requirements.txt (line 1))
  17. Downloading https://files.pythonhosted.org/packages/30/9e/f663a2aa66a09d838042ae1a2c5659828bb9b41ea3a6efa20a20fd92b121/Jinja2-2.11.2-py2.py3-none-any.whl (125kB)
  18. Collecting itsdangerous>=0.21 (from Flask==0.10.1->-r /usr/src/app/requirements.txt (line 1))
  19. Downloading https://files.pythonhosted.org/packages/76/ae/44b03b253d6fade317f32c24d100b3b35c2239807046a4c953c7b89fa49e/itsdangerous-1.1.0-py2.py3-none-any.whl
  20. Collecting MarkupSafe>=0.23 (from Jinja2>=2.4->Flask==0.10.1->-r /usr/src/app/requirements.txt (line 1))
  21. Downloading https://files.pythonhosted.org/packages/b9/2e/64db92e53b86efccfaea71321f597fa2e1b2bd3853d8ce658568f7a13094/MarkupSafe-1.1.1.tar.gz
  22. Installing collected packages: Werkzeug, MarkupSafe, Jinja2, itsdangerous, Flask
  23. Running setup.py install for MarkupSafe: started
  24. Running setup.py install for MarkupSafe: finished with status 'done'
  25. Running setup.py install for Flask: started
  26. Running setup.py install for Flask: finished with status 'done'
  27. Successfully installed Flask-0.10.1 Jinja2-2.11.2 MarkupSafe-1.1.1 Werkzeug-1.0.1 itsdangerous-1.1.0
  28. Removing intermediate container 97289c7eda9d
  29. ---> 9dbc17abb6f7
  30. Step 5/8 : COPY app.py /usr/src/app/
  31. ---> 0c69faca84cb
  32. Step 6/8 : COPY templates/index.html /usr/src/app/templates/
  33. ---> a0e7ce10250b
  34. Step 7/8 : EXPOSE 5000
  35. ---> Running in f570b863937d
  36. Removing intermediate container f570b863937d
  37. ---> ba48b6b1c4bd
  38. Step 8/8 : CMD ["python", "/usr/src/app/app.py"]
  39. ---> Running in 2a73d498ea52
  40. Removing intermediate container 2a73d498ea52
  41. ---> b64a5a0d5dd0
  42. Successfully built b64a5a0d5dd0
  43. Successfully tagged aicv/myfirstapp:latest

image.png

image.png

运行镜像为容器

  1. docker run -p -d 8899:5000 --name myfirstapp aicv/myfirstapp

image.png
fox.gif

推送到远程仓库

  1. docker login
  2. dokcker push YOUR_USERNAME/myfirstapp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