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只知道斯蒂芬金的作品,却不知道写这些渗人作品的人是怎么样的,某次在一份写作书单里看到他的名字,让我倍感意外——居然是个会和你谈怎么写作的老爷爷?

image.png

《写作这回事》包含了作者斯蒂芬金的回忆录以及穿插在其中的写作建议,文字简练,甚至有些风趣,不故作高深,读起来很快,趣味十足。

在这本书的结尾,作者提到了这本书的创作背景和对于他的特殊意义。作者在1997年开始写这本书,通常来说,他写完一本书的初稿只需要三个月,但是一年半过去了,他只写了一半。“写小说跟从前一样充满乐趣,但写这本非小说的书每一个字都是一种折磨”。直到1999年6月,他决定把这本书写完,就在动笔第二天,他就在散步的时候遭遇了一场极其严重的车祸,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

我并不想重新开始工作。我身受剧痛,右膝盖不能打弯,走路还得靠助步架。我无法想象自己能在书桌旁坐得住,我连坐轮椅都吃不消。因为髋骨粉碎性骨折,我坐四十分钟以上就如同遭受折磨,坚持七十五分钟根本是不可能的事。而且我要写的是这本书。我一想到要写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丧气——在我的世界里,眼下最紧迫的问题是,我在吃一剂止疼药之前还能坚持多久。我在这种时候怎么能够心平气和地讨论对话、人物,还有寻找经纪人?

但也是在这一段痛苦与折磨的康复期里,作者意识到写作对于他“好像是一种坚持信念的行为,是对绝望的挑衅和反抗”。

如果不是在最后知道这个背景,我根本不知道前面的这些轻描淡写的文字是在何种环境下写出来的。再回过头去看,也就更能了解他的“苦口婆心”。

•┈┈✧┈┈••┈┈✧┈┈••┈┈✧┈┈••┈┈✧┈┈•

一、工具箱:词汇、语法、段落

一开头,作者表示为了尽最大的能力写作,需要建造自己的工具箱,并且把它带在身边。

1、词汇

用词的第一条规矩是用你想到的第一个词,只要用这个词适宜并且生动即可。除此之外,准确描述很重要。词汇可以满足于自己已经有的,不用特意去改进它。

最糟糕的做法之一是粉饰词汇,绝对不要用“酬劳”代替“小费”,绝对不要说“约翰停留了完成一次排泄行为的时间”,直接说“约翰停了上大号的工夫”。


2、语法

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是名词和动词。缺了任何一个,一组单词都不可能成为句子,因为句子的定义就是:一组由主语(名词)和谓语(动词)构成的结构。但有例外,你也可以不用写完成的句子,但是前提是,你确认自己写的很好,否则最好遵守规则。

避免使用被动语态。作者认为,胆怯的人更喜欢使用被动语态,因为被动语态很安全,主语不需要和某种烦人的行动竞争,而且没信心的人还会觉得被动语态能给他的话增添权威性。
对比感受一下:

  • 被动:青菜被约翰从厨房拿走,放到了客厅的茶几上。
  • 主动:约翰把青菜从厨房里拿出来,放在了客厅的茶几上。

副词不是你的朋友。和被动语态类似。使用副词会透露出作者担心自己无法清楚表达意思,说不到点子上,或者讲不清楚状况。

  • 举例1:他用力地关上门。可能写这句话的人是想要表达力度介于“他关上门”和“他摔上门”之间,但是他将如何关门是需要通过上下文来表述的,而如果前文已经透露了信息,再加上“用力地”就显得多余了。
  • 举例2:

“把它放下!”她叫道。
“还给我,”他哀求,“那是我的。”
“别傻了,莉莉。”大卫说。
这三句话里,“叫道”、“哀求”和“说”都是用于界定对话的动词。如果加上副词的话,效果弱了许多:
“把它放下!”她威胁地叫道。
“还给我,”他凄惨地哀求,“那是我的。”
“别傻了,莉莉。”大卫鄙夷地说。

3、段落

作者坚持认为段落而非句子才是写作的基本单位——意思在段落中连贯起来,词语有了更多的意义,不再仅仅是单词。

段落要注意留白。容易读的书里面许多短小段落——对话段落可能只有一两个词——还有许多留白。而难读的书则充满观念、陈述或者描写,看起来更壮硕、紧凑。

理想的段落以概括性句子起头,接下去的句子解释或者详述第一句的内容。类似于我们所说的总分段落。但小说的段落结构则没有这么清晰——段落构成小说的节奏,但并非小说的真正旋律。写作小说时,最好不必过多考虑何时另起一段,诀窍就是顺其自然。故事的转折和节奏决定段落的起承转合。

此外,小说的语言不需要总是西装革履、正襟危坐。小说存在的意义不是创造语法精准的语言,而是创造让读者开心的好故事,并且尽量让读者忘记他是在读故事。

二、如何写好小说?

有了工具以后,如何实践?

1、多读、多写

“如果你没时间读书,那你就没时间(也没工具)写作。”对于阅读和写作,如果不能乐在其中,就不能成器。如果乐在其中并且有这方面的天赋,作者倡导了一种hard模式——每天四到六小时,天天如此——就不会显得太艰苦。

揉合不同风格,是形成个人风格之前的必经阶段,但杂糅不是凭空发生的,必须要广泛阅读,同时不断精炼并且重新定义自己的作品。

阅读真正的意义在于,它能够让写作变得容易上手。“持续阅读会将你带入一种状态(换句话说,就是让你做好精神准备),你可以很迫切很放松地写作。阅读也会持续告诉你,前人做过什么,没做过什么,什么是陈腔滥调,什么会让人耳目一新,怎么写才算是言之有物或者死气沉沉。”

2、不受打扰的环境

你需要一个房间,需要房门,需要关上门的决心,也需要一个具体的目标。

3、想写什么写什么

“写你了解的事。”这话听起来不错,但如果想要写科幻小说,或者悬疑侦探小说,那怎么办?作者表示,他对“写你了解的事”这句话的理解是,喜欢什么就写什么,注入真实生活,结合自己对生活、友情、爱情以及工作的了解,让作品与众不同。尤其是工作,人们喜欢读关于工作的描写。你如果是管道工,又爱读科幻小说,可以考虑写本小说,说说管道工上了飞船或者到了外星球的事。

如果偏离了“写你了解的事”这条规则时,调查学习必不可少,并且可以为故事增色不少。但是要注意不要本末倒置,写的是小说,而不是论文。故事永远优先。

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一样,都是由三部分构成:①叙事,将故事从A点推至B点,最终推至Z点,故事结束;②描写,把读者带进现场;③对话,通过具体言语赋予人物生命。

作者认为在小说结构里面,没有“情节”的位置。原因是:“首先,真实的生活多半是未经构思的,我们所有的合理预警和精心计划对真实生活影响甚微;其次,我相信情节构思和真正创作的自发性是互不相容的。故事是遗迹,属于一个未被发现但已经存在的世界。作家的工作就是利用他工具箱里的工具,把每个故事尽量完好无损地从地里挖出来。”

①叙事

如果觉得叙事方法受制于提纲和写满“人物要点”的笔记本而烦恼,不妨参考作者的方法:基于情势而非故事。

“人物——开始时总是平板、毫无个性——随后出现。这些东西一旦在我的脑子里固定下来,我就开始叙事。我对于结局常会有个大致的想法,但从来不曾命令任何一群人物必须按照我的旨意行事。相反,我希望他们照自己的意思做。有的时候,结局跟我想象的一样,但大多是时候,结局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这对一个悬疑作家来说可是件大好事。毕竟我不单是小说的作者,还是它的第一个读者。”

②描写

描写可以使读者对故事身临其境。阅读虽然会有所帮助,但是只有通过大量的写作练习,才能学会如何描写场景。

开始描写之前,首先需要想象出希望读者感受的场景。描写的目的就是讲脑海中呈现出来的场景诉诸文字,令其跃然纸上。好的描写通常由少数几个精心选择的细节构成,这些细节就是首先浮上作者心头的意向,始于所见清晰,终于落笔清晰,意向清新,词汇简单。

描写需要找到适中的度,描绘不足会让读者感到迷惑,仿佛近视眼,看不清事物。过度描写则会将读者淹没在细节和意向中。分清主次同样重要,哪些事情值得多费笔墨,哪些不必。毕竟讲故事才是重点。

作者个人不喜欢那种事无巨细地描述人物外形特征及穿着打扮的写作风格,而是更愿意让读者去想象面容、身形以及衣着。如果写的过于详细,读者脑海里的形象就会被冻结。描述始于作家的想象,但最终要落脚于读者的想象中。而且相比人物的外在形象,现场感和典型特征更容易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③对话和塑造人物形象

对话赋予人物音容笑貌,是塑造人物的关键——除此之外,唯有人物的所作所为可以体现其形象,而话语自有其诡谲:他人可以从你的话语中观察到你的性情为人,而你作为讲话者对此毫无知觉。

此外,对话也不是万能的。好小说的重要法则之一就是,如果你可以将某事表现出来,让读者看到,就绝不要(用对话)明讲出来。

关于对话的一切同样适用于塑造人物形象。留心周围真实人物的行为举止,然后把所见如实写出来。虚构人物不是直接来自真实生活,至少不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最好不要让小说里的角色与现实生活中的人一一对应,否则可能会招来麻烦。

作者认为,最好的故事到头来说的总是人而非事,是人物推动故事。“你如果坚持写作就会发现,你所塑造的每个角色中都有你的一部分。你自问某个角色到了某个具体场景中会怎么做时,你的决策一定是基于你自己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做(如果反面人物该怎么做,你会取与自己相反的做法)。然后你根据观察他人所得,为这些不同形式的自我添加或可爱或讨嫌的人物特征。”

4、改稿

第一稿写给自己,第二稿写给读者。

第一稿把脑子的想法直接下载到纸上,能写多快写多快。这一稿在没有别人帮忙(或者是干预)下独立完成。

第一稿和第二稿之间有个过渡期,问自己几个问题:这故事连贯吗?如果是,如何能讲这种连贯变得顺畅?故事中有反复出现的内容吗?能不能把这些内容交织在一起,作为主题?人物动机合理吗?故事中有暗藏深意之处吗?

第二稿中加强场景和事件,以加强这种意义。

改好以后,挑选出几位读者,给他们看。如果有人喜欢你的结尾有人不喜欢,或者有人喜欢A觉得B有点过而有人觉得B真是可信而A描写过分,由它去,平局算作者赢。如果都觉得你写的不好,那要考虑一下哪里还需要再做修改。此外还可以观察你的读者,是在读到哪个场景的时候把稿子放下去做别的事情,对哪个场景会不耐烦起来。

改稿过程中,最好还有一个理想读者,就是写完以后你第一个想给谁看,这个人的意见你最在意。“关于背景故事,你需要仔细倾听理想读者哪里没看明白,然后问自己是否明白。如果你明白,只是没有交代清楚,那做第二稿时的任务就是把它交代清楚。你如果也不明白,那么你需要重新好好构思背景故事,让你笔下人物如今的行为更容易被接受。”

关于背景故事,还有两个要点:①人人都有过去;②其中大半都很无趣,留住有趣的部分,别在其余部分上多费笔墨。

•┈┈✧┈┈••┈┈✧┈┈••┈┈✧┈┈••┈┈✧┈┈•

最后,多读、多写,比什么都重要。